茅玲華
摘 要:近幾年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人工智能技術先后兩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2017年人工智能已經提升為國家發展戰略計劃。人工智能技術也越來越深入會計領域,給會計行業帶來新的活力與生機的同時也對會計行業造成了不小的沖擊。人工技能技術提高會計工作效率、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改變會計的基本職能、變革會計的人才需求結構、改變會計信息的呈現方式的同時也出現信息安全性等問題。人工智能技術已是大勢所趨,應對這場變革需要會計職業人、會計教育界乃至整個會計行業共同努力,積極應對。
關鍵詞:人工智能技術;基本職能;人才需求;信息安全
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現狀
2017年5月開始,會計行業前沿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德勤、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分別在各自的領域相繼推出財務機器人,并與多家企事業單位合作,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實踐工作中。四大的財務機器人被認為是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利用智能化的財務軟件替代財務流程中重復率高、系統化的手工操作,優化了財務處理流程,提高了整體財務服務水平,是人工智能技術在財務數字化領域的初級應用。2017年10月,金蝶推出了智能機器人小K,與四大的機器人相比,小K將從感知能力、計算能力、認知能力三個層面來推動智能財務的應用,更加智能科學。2017年12月,用友的財務機器人正式亮相第四屆互聯網大會,用友財務機器人綜合運用了人工智能的多項最新的技術,如圖像識別技術、語音識別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語義解析技術、規則與流程引擎技術、機器深度學習技術等等,為企業提供多場景全方位的智能財務服務。
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對會計行業的影響
會計核算工作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分別是會計手工,會計電算化以及正在發展過程中的人工智能階段。手工階段是全部由人工完成賬務處理流程,電算化階段是運用財務軟件自動生成財務報表,但是在賬務處理過程中,大部分基礎財務工作如原始憑證的審核、記賬憑證的填制與審核等等依舊需要人工進行操作。無論是會計手工階段還是電算化階段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從事基礎的會計核算工作,而人工智能階段利用智能化的財務軟件實現會計的確定、計量、報告,解放會計勞動力,提高會計工作效率,整合企業的人力資源,節約人力成本。與自動化的財務軟件相比,會計人員進行賬務處理的時候會出現一些難以避免人為的失誤,甚至出現故意篡改或造假的舞弊問題。降低人工在會計處理過程的參與度,提高智能化軟件的使用范圍和深度,可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證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如果說會計電算化代替會計手工階段是會計工作效率的提高,那么人工智能代替會計電算化是一種質的轉變,帶來的是會計功能的提升、結構的變化。
1.促使會計基本職能的轉變
經濟的發展是會計職能轉變的內在驅動因素,科技的進步為會計職能轉變提供了外在動力。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核算和監督,實踐工作中大部分的會計工作都是圍繞這兩項基本職能展開的。人工智能技術通過語音錄入,自動化掃描和智能化的財務軟件,自動高效地完成會計核算工作流程,使傳統的會計核算人員從繁瑣的日常財務工作中解放出來。更多的財務人員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結合數據挖掘系統、專家系統、智能決策系統發揮在財務規劃、資本運作、資源配置、管理控制、風險預測等方面的財務管理職能,將實現會計核算職能向管理職能轉變。
2.會計人才需求結構發生變化
人工智能技術在財務數字化領域的應用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自動化、智能化的計算機軟件取代了傳統繁重的基礎核算工作,將基礎會計人員從繁瑣復雜的核算工作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財務領域的深度研究和應用,會計流程上涉及原始憑證的審核,記賬憑證的錄入,財務報表的生成,報表簡單分析等傳統財務處理工作將會被人工智能技術逐步所取代,相應的從事該類工作的財務人員將會逐步被替換。市場上對會計人才的需求數量和性質將發生轉變,簡單從事記賬、算賬、對賬以及編制財務報表的基礎核算人員需求量逐步減少,而人工智能技術暫時還無法進行替換的預測決策管理會計的需求將增加。
3.會計信息呈現方式改變
傳統的財務會計是以財務報告的形式為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債權人、管理層等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反映的是企業過去的某一時段或者某一特定時點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狀況。財務報表出具的時間都是固定的,月報、半年報、年報,屬于事后監督。財務機器人的出現使會計信息的呈現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會計人員可以隨時隨地利用智能技術生成會計報表,財務信息的使用人可以利用各種智能化的財務軟件按照自身的需求進行數據的再加工再處理,為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使決策更加智能化和理想化,保證了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和相關性。
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代表的財務機器人的發展迅速引起了整個會計行業的關注,給會計領域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危機風暴。財務機器人主要是通過基于計算機編碼以及規則的自動化財務軟件運行,其內部的工作流程都是計算機技術人員結合財務人員預先設置,由人進行編程和運行,所以依舊會出現不恰當的人為干預給企業的內部控制帶來特定風險的行為,而且危害比手工和電算化階段更加巨大。計算機程序某個細節的設定漏洞,一般的財務人員沒法察覺,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是全面覆蓋的。人工智能時代企業越來越多的信息通過電子檔案進行儲存和傳遞,在一定的程度上給企業財務信息的安全性帶來了挑戰,一旦出現黑客或者技術問題,企業的財務信息更加容易泄露。而且人工智能發展的初級,關于財務機器人的職業道德規范和法律制度還沒有跟上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腳步,一直處于研究階段還沒有成型。法律的不完善,職業道德規范的不完整使一部分別有用心的會計人員有機可乘,容易造成行業混亂,對日常的會計處理產生不利的影響。
三、應對人工智能發展的策略
目前而言,人工智能技術在財務數字化領域的應用暫時還處于初級階段,從財務機器人在企業的試用情況而言,僅僅是大型企業小規模的試驗,財務機器人、智能財務機器人更多的停留在理論的研究上,離真正的人工智能階段尚有一段距離。但是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是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必然產物,是時代不可逆轉的潮流。會計從業人員、會計教育行業,乃至整個會計行業必須保持警惕,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審時度勢,積極應對,努力跟上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腳步,在這場變革中處于優勢地位。
1.會計職業人:終生學習是每個會計人職業要求
未來人工智能時代,扎實的財務會計知識和熟練的實踐操作能力只是基礎,高效率的掌握和應用各種智能化的財務軟件是每個會計職業人的必備技能。而掌握數據挖掘技術,計算機編程技術,能夠和計算機專業人員合作開發財務軟件,看懂軟件的漏洞及時防范風險的財務人員才是未來企業所緊缺的高素質財務人員。所以財務人員必須全面認識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給會計領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更要明確人工智能時代的人才需求轉變方向,及時做好職業規劃和職業轉型,在這場變革中掌握主動權。
2.會計教育行業:變革會計人員教育制度
人工智能技術在財務領域的應用給會計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前所未有的變革,會計人才培養的源頭——會計教育行業應意識到時代的使命,積極變革會計教育制度,培養社會需要的會計人才。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核算和監督,傳統的會計教育教學便是圍繞著這兩個基本職能展開的。而人工智能時代,財務機器人可以取代大部分會計核算人員,基礎的會計核算人員已經沒有市場需求了。會計教育行業應及時調整自己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育方式、教師團隊,為社會輸送符合市場需求和時代發展的會計人才。
3.會計行業:加強行業監管力度
人工智能技術引入到會計行業,海量的財務數據利用網絡進行信息處理,互聯網的對數據的提取、處理、儲存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會計行業應該結合有關部門加強行業監管力度,提高數據處理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人工智能技術暫時處于初級應用階段,財務機器人的法律地位還處于灰色地帶,財務部門作為企業最重要的部門之一,財務數據對于企業而言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應該加快財務機器人法律制度和職業道德規范建立的步伐,從法律和道德兩個方面雙重約束財務機器人的編程人、使用人、監督人等等。
參考文獻:
[1]黃柳蒼.人工智能發展對會計工作的挑戰與應對[J].教育財會研究,2017,28(02):3-8.
[2]李秀蘭.新時代下會計發展趨勢展望[J].會計之友,2018(14):158-160.
[3]余應敏,王彩淋.財務機器人對會計行業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J].會計之友,2018(07):54-56.
[4]陳兆芳.智能化時代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的思考[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18,17(01):55-5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