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靜
摘 要:“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化處理、互聯網傳播推動了信息化管理的理論發展與技術應用,企業管理會計工作向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發展,融合了信息技術與管理會計多方面的理論知識,有利于管理會計工作信息化管理的創新及改革。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設立與應用,提升了企業管理會計工作的效率,為管理會計工作提供了基礎數據,實現了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為企業企業經營方式、生產模式的升級轉型做好前期準備,為企業內部全面財務管理機制的建立,提供了路徑方法。下文中,筆者將結合本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應用情況,分析基于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財務共享中心功能與框架設計,總結確保財務共享中心運行質量的策略及建議。
關鍵詞: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財務共享中心;互聯網技術;信息數據
在建立財務共享中心以后,應通過共享中心將管理會計的工作內容逐次與企業業務、價值鏈的單元、模塊、領域相結合,以財務共享中心作為財務管理的方法工具,將生產經營與管理會計工作結合起來,為企業管理層、部門領導制定經營策略提供信息參考。在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下,眾多的財務數據可以及時更新、跟蹤,實現共享,加強了財務信息化與企業經營生產間的聯系,促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一、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的功能與設計
確立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的應用目標,存儲加工信息流,輸入數據源,共享整合企業的財務數據信息,建立云服務、中央大型數據庫,實現財務數據信息的交互,同時把人工干預降到最低,確保財務數據信息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優質。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中包括:管理會計報告、投資、績效、預算、成本和其他功能設計。
1.輸入功能設計
企業在管理會計信息化管理中,將高速接觸和收集到大量、多種形式的數據,它們具有強大的商業利用價值。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使用云計算方法對半結構化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建立票據影像管理系統和電子智能報賬系統,將財務數據上傳并保存在云服務上,便于不同部門之間的隨時共享、查閱、下載。使用財務共享中心的云端數據處理功能,連接數據接口,實現數據采集整理的自動化,也可以手動修改、錄入數據信息,智能與人工的交互管理,對管理會計相關數據做出補充和調整,并建立鏡像數據庫,備案重要財務信息數據。
2.處理功能設計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云計算、大數據挖掘、圖文轉換、模式識別、移動互聯等新一輪的信息技術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提供了技術支持,從數據的源頭開始,采取統一處理、統一標準、統一核算、統一管理,對大量碎片化的數據進行實時篩選、處理、分析和存儲,使數據雖同出一源,但可以實現在系統內部的及時共享,提高數據相關性,經由服務層和應用層的決策分析技術,將大量混雜的數據轉變為企業管理層所需要的信息。利用硬件與軟件設備,建立一個云端的數據處理層級,提高數據處理效率,實現信息傳遞的高效性、準確性、大容量。利用數據挖掘、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數據進行虛擬化管理,采用管理會計工具和方法對數據進行綜合的查詢、分析和統計,以滿足企業戰略和決策的需要。
3.輸出功能設計
共享中心作為數據中心,信息應通過權限設定在不同的終端間共享,將管理會計融入共享數據庫中,管理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即各終端用戶可以靈活地進行信息共享。企業的成本管理系統通過作業標準等預定義的規則,選擇具體的分析方法,按要素、期間、作業等對成本進行合理的分攤,匯成各責任中心的成本績效報告,以便進行企業總體的成本管理效果分析以及各責任中心之間的比較,并進行合理的成本預測。企業的預算管理系統能夠編制多期間、多情景、多維度的預算計劃,實現全過程的信息化,全面落實全面預算管理。企業能夠進行全面的財務與業務監控,實現預算系統與各業務系統之間的實時數據交換,及時根據標準修改偏差,實現從預算到計劃執行再到績效反饋的全過程的監控與評價。
二、加強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優化財務共享中心運行效果的策略
1.以管理會計理念、信息化管理理念為指導
新時代背景下、新常態經濟建設中,市場主體的運作模式由勞動密集型中逐漸向技術型、網絡化、集約型、多元化模式過渡與轉變。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應用,符合企業經營模式改革與生產發展的需求,是提升企業管理會計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為企業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靈活應對市場供需、國家政策調整,更新升級財務管理方法及工具,提升科學技術實力,提供了有利環境與幫助。
但從現實情況來看,一些企業的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工作存在諸多問題,追究其原由,缺乏科學的管理會計理念、信息化管理理念,是財務共享中心沒有達到應有效果的主要原因。作為企業的管理層、經營者,應當認識到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對于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在企業內部開展關于會計信息化管理的知識宣傳、理論學習活動,幫助企業員工認識到管理會計、信息化管理對生產經營的指導、參考及調整管理意義,協調各部門主動配合管理會計信息化工作。
2.企業內部環境需有利于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
良好的企業內部環境,將大大提升管理會計信息化工作的質量效率,具體需要企業做好下述工作:繼續提升企業的運營管理水準,實現財務業務結合、業務流程重組、規章制度的一體化管理制度;依據利、責、權的責任劃分原則,建立并實施管理會計信息化工作評估與考核制度,確保各部門對管理會計信息化工作給予積極配合與協作。
3.落實信息系統的安全風險管理
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下的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其運行管理中應當確保企業財務賬目、信息數據的安全性,防范企業信息數據被竊取、被篡改、被毀損,防范網絡黑客對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發動技術攻擊,防范企業會計信息化系統發生故障和癱瘓等技術問題,確保企業數據信息的完整、機密、安全。
一是,為財務共享中心設置登入、訪問的賬戶及密碼,確保得到權限授予的工作人員才能夠訪問、查看、修改相關信息數據;二是,采用軟件登錄,網絡加密等安全管理技術,多層面實施對賬戶、數據的安全監督及管理,防范企業系統被攻擊、信息被盜取和修改;三是,做好財務共享中心的互聯網安全維護、軟件更新、功能升級,建立風險指標及識別體系,加強對風險因素的監控、反饋與有效防范。
4.培養掌握信息管理技術的專業會計人才
企業開展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需要大量懂得信息管理理論與知識、技能的會計人才。管理會計的工作人員需要掌握云服務、信息系統、財務管理等多方面的業務知識,并實現管理會計、業務、戰略的融合轉型。企業應當從人才儲備、資源配置等方面,為財務共享平臺的建立做好充分準備,并與我國各地高等學校進行教育合作,在會計專業中增加信息技術、互聯網應用等方面的課程內容,為企業培養、選拔優秀的工作人才。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處理技術,加速了企業運作、生產模式的改革,企業逐步向虛擬化、網絡化、專業化、扁平化方向轉型。為了順利開展財務共享服務,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應當認識到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現實意義與作用,加強對互聯網、信息管理技術的研發、升級與創新應用,實施精細化的財務管理,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嘉琦.“互聯網+”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探析[J].中國市場,2018(19).
[2]高菁.淺析跨國集團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未來前景與發展危機[J].中國商論,2018(18).
[3]梁凱.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下的財務與業務融合[J].經貿實踐,2018(13).
[4]孟然.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以城市軌道交通集團企業為例[J].經貿實踐,2018(13).
[5]趙晶.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財務人員轉型的影響[J].中國集體經濟,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