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韻添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完善,民間生產積極性對財富的不斷挖掘,我國從已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抽離,轉向無限光明的正確的經濟發展路線之中,而在這市場與資本涌流,經濟發展水平井噴的時代,最基層的勞動人民,一切發展的真正創造者,他們的普遍生活水平是否跟上了高樓大廈建設的步伐,他們的實際勞動報酬是否得到了合法合理的增長?勞資雙方訴求對立,矛盾的日益激化,最能直接維護他們權益的,是他們所參與的基層工會組織,工會讓工人更具備自主發言權,更能凝聚工人力量表達訴求,作為所有職工的代表,工會組織在調節市場關系、穩定市場有著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中國工會在維護工人權益方面的作用,進而提出如何維護工人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中國工會;工人合法權益;勞資矛盾;改革開放;實踐
1 中國工會應維護職工的哪些權益
工會最為基本的職能就是維權,在新時期下,依法維權的核心內容是依法維護職工的勞動權益、民主權益。
維護勞動權益可以分為4個層次:1)監督,保證職工最低勞動標準、條件得以實現;2)代表并幫助職工獲取合法利益,在立法、政策、規章制度層面上代表并維護職工合法利益,讓企業改革、發展與職工承受度相結合;3)對于特困、困難職工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4)代表職工群體和企業協商,簽訂合理的合同,并參與到勞動爭議當中。
維護職工民主權益也包括4項內容:1)維護職工參與民主管理的權益;2)維護民主監督權益;3)維護職工的決策權益;4)以公會為平臺參與民主決策權。
2 中國工會維護工人權益的具體作用與實踐案例
2.1 協調勞動關系,維護合法權益
中國工會組織的首要任務就是協調勞動關系,無論是從工會產生原因,還是工會組成成分,工會的存在就是為了協調勞動關系而形成的。特別是在現代化企業發展當中,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企業發展所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職工也會從自身利益出發,并提出一些實現性非常強的要求,工會在面臨員工此類要求時,需要從協調關系層面出發,判定工人權益與要求是否合法,之后再做出相應的行為。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企業的大規模破產以及止損的措施激化了其與勞動者的矛盾,勞資糾紛不斷,眾多問題的倒逼下,政府與企業都推動建設和完善了企業的工會組織與各種群體性勞資糾紛調處預警機制,其中公有制企業中各項機制運行的相對較好,公有制企業中工人的合法權益基本上都得到了有效落實,而在非公有制企業,尤其是私有制企業中,工會與各協調機制對勞資矛盾的解決甚為疲軟無力,就以富士康這一著名的加工企業來說,過半數的工人不知道自己作為工會會員有選舉與被選舉為工會代表的權利,近九成工人不知道對自己負責的基層工會小組長是誰等等嚴重的問題,這說明了私有制企業中普遍存在的工會權力被架空、工會選舉流于形式、工會領導官僚作風的現象,這、根源還是在于“強資本,弱勞工”的勢力不對等,工會繼續深化細化改革,刻不容緩。
2.2 為職工排憂解難
中國工會在宏觀上來看應該處于企業與職工間的中立地位,但是在實際勞動關系當中,職工處于弱勢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這就需要發揮中國工會的積極作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在職工面對困難、問題時為其排憂解難。工會需要將維權工作落實到實處,避免形式化的工作。在我國相關法律所規定的內容中,其中最為基本的內容就是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作為維護群眾權益的組織,工會成員必須要全面落實自身的職責,做到為職工排憂解難,掌握職工的實際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在解決問題時需要面對的客觀事實,從而獲取升級領導的支持實現最終目標。很多職工因為有工作、生活上的壓力,在工作中也十分壓抑,工作效率較低。而為職工排憂解難則可以滿足職工內心需求,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例如富士康“N連跳”事件,在2010年富士康連續出現了9名職工墜樓(跳樓)事件,引發了社會上的軒然大波,就在9名職工跳樓風波沒有消除時,又出現了13名職工相繼殞命,網頁也稱富士康為“死亡工廠”。這些跳樓的職工都是一線職工,平均年齡二十多歲。這些一線員工除了加班獲取多余的薪酬外,基本待遇都是在最低水平,面對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再加上富士康要求員工簽署自愿加班切結書,如果員工主動辭職需要支付大量的違約金。而通過調查結果表明,富士康雖然是著名加工企業,但是缺乏工會組織,也沒有任何組織或任何人負責一線職工權益,之所以出現了“N連跳”事件,是缺乏一個有效的聯結工人與企業家的橋梁,缺少一個合理的和平的有效的表達訴求的渠道,缺少一個真正能夠使工人保護自己,自主發聲的平臺,一個是工人內部更團結更積極生產的“家庭組織”,若是工會這一組織能夠理想的穩定的運行,那此類事件必定會得到解決,也會在制度上帶來勞資矛盾的和解,共同促進企業發展,也使企業更多造福于工人。
3 強化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措施
3.1 將維護職工權利作為立會之本
中國工會雖然是黨+群眾的模式,但是黨最終也是維護群眾利益,也可以說工會就產自于群眾,并存在群眾中。工會存在群眾之外還是群眾之上都是立場問題,同時也是方法問題。工會維護職工群體利益需要樹立鮮明的旗幟,明確站在職工群體中,從而創造多種溝通、多渠道的環境。同時也要在黨委領導以及相關法律約束下,從中調解問題、化解問題,作為政府、黨委、企業之間的調節劑。實現國家、企業、群眾利益的一致關系,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3.2 工會干部要樹立群眾觀、維護觀
工會干部是工會的中堅力量,這就需要發揮工會干部的積極作用。1)通過各種形式、手段,融入到群眾集體當中,全面掌握職工的情緒、思想、愿望;2)按照相關法律標準做好維護職工權益的工作,做到不畏權勢的威逼,敢于挑戰官僚腐敗。同時也要注重所使用的方法和策略,善于維護群眾利益;3)干部要起到帶頭作用,除了要學習好《勞動法》、《工會法》等法律與規章制度,同時也要帶領廣大職工學習相關法律標準,讓群眾懂法、守法,提高工會干部和群眾職工的維權意識和維權水平,可以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營造一種維權的法律氛圍;4)遵循工人運功與工會工作規律,在實際工作當中做到實事求是,提高工會工作的針對性、特色性、實用性,把工會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立足與職工維權方面,將群眾對工會是否滿意作為工會日常的檢驗標準。
3.3 完善各項運作機制,工作重點向群眾轉移
在確定了體制、立場、觀念之后,怎樣開展工會工作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完善工會工作當中的各項運行機制是加強工作作用的重要渠道,特別是要從根本上保證為群眾維權。在新時期下,工會工作必須要能夠從工會內部、外部建立民主制、責任制、協商制、參與制,這樣才能夠落實工會工作,工作重點不斷的朝向群眾轉移。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國工會對維護工人權益有著極大的作用,這就需要工會工作人員面對現實,不斷擴寬自身的視野、養成敏銳眼光,以清晰的思路與實踐和探索,樹立群眾觀、利益觀、維權觀,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工會價值,維護職工利益。
參考文獻
[1]羅曉泉.基層工會維護職工權益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7(8):55-56.
[2]陽萬雄.發揮中國工會的特色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J].中國職工教育,2013(8):4-5.
[3]楊潔.新時期工會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作用機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5.
[4]江廣平.中國工會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努力維護工人權益[J].人權,2010(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