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關鍵詞】 高效課堂;預習;設計作業;教學手段;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 G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2—0076—01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向課堂要效率更是我們教師一直關注并執著追求的目標。教學活動展開的主要場所是課堂,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課堂教學都是我們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主要途徑。課堂教學效率就是師生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教學任務,即投入的時間、精力與“產出”的關系,它是衡量課堂教學實效的一個重要指標。用盡量少的時間與精力,讓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學習效益的課堂教學,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素質,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根本所在。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如何構建高效課堂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課前預習,培養自學能力
課前預習是很好的學習方式,它既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而如果具備了較強的自學能力,就能獨立地探究新的科學領域,索取新的知識。《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因為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和學習方法,自主探索,能夠激發學習興趣。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高、求知欲強的學生,他們的探究欲望就更強,思考就更敏銳,他們的思維也就更有深度。課前預習可以為學生在課堂中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又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
二、充分了解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工作的實踐使我們深信,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養一代新人的任務,首先要了解每個學生的這種差異性。”
1. 了解學生個性。大多數的學生在學習中最愛得到老師的夸贊,因此,經常開展一些小型競賽活動,可激發其學習興趣,增強其競爭意識,讓學生在競爭中共同發展。
2. 了解學生原有認知基礎。任何人在學習新知識時,舊知識總是要參與其中,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含量,也消除了課堂上的無效空間,減少了學生的學習障礙。教師應盡可能地從生活實際中引出問題,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應用于生活實際,從而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時,教師也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從日常生活的具體事例中提煉出數學問題,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
3. 了解學生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和有針對性地進行團體學習輔導和個別學習輔導,搞好培優輔差工作。
三、精心設計作業,提高創新思維
要想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必須要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條件,有針對地創設一些開放性的作業,讓學生能夠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引導他們主動學習,使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創新性和敏捷性能夠真正得到鍛煉。一是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彈性作業。比如,對于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可以讓學生免做作業,從而留出更多的時間去探究知識,提高能力。或者針對那些學習上確實有困難的學生,可以給他們單獨開小灶,適當為他們留一些難度較低的作業,讓這些學生能夠在做作業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習的信心和勇氣。二是布置一些探究性作業。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可以給學生多布置一些探究性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探究和創新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師要重視探究性作業的實施,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到更扎實的知識,增強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的發展對課堂教學產生的巨大影響是有目共睹的。為此,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使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有機結合。這樣不僅能充分體現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以及所具有的優勢,而且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 從而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五、注重教學反思,提高教學質量
“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所以教師每上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規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我們反思的主要內容有:對思考過程、解題思路、分析過程、運算過程、語言的表述、教學的思想方法進行反思等。教學作為一種有明確目的性的認知活動,其高效率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