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宏
摘要:目前,我國貧困地區農村因病致貧、因殘致貧的現象還比較普遍,醫療扶貧是精準扶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而解決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問題,不能僅僅依靠疾病發生后的醫療救助,應該確立包括醫療衛生科普、送醫療下鄉、打擊非法行醫等多方面內容在內的廣義醫療扶貧觀念。
關鍵詞:醫療扶貧 因病致貧 精準扶貧
“辛苦奮斗十幾年,一病回到解放前”,這句飽含無奈的戲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農村因病致貧、因殘致貧現象的嚴重性。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雪峰曾描述過農村貧困戶認定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當村子中申請貧困戶的農戶之間沒有存在十分顯著的經濟差距時,村干部和普通村民都傾向將患有重大疾病的村民認定為貧困戶:盡管有的時候患有重大疾病的貧困戶可能比其他未被認定為貧困戶的村民生活水平還要好。這一現象凸顯了醫療扶貧在精準扶貧中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筆者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下派到遼西地區某貧困村,據筆者了解的情況,該村貧困人口無一例外都是因病致貧或因殘致貧。雖然目前農村合作醫療(新農合)以實現很高的普及率,但一場大病,例如:癌癥、心腦血管急癥、腎衰竭等,其不菲的花費,還是會給普通收入的農民家庭造成災難性影響。在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的貧困地區,普通農民患病后一般只能就地到所在鄉鎮衛生院、或縣級醫院就診。而由于農村基層醫療設施、醫療水平有限,部分農民在患病后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這些嚴峻的現實,迫使我們認真思考、探索農村實行醫療扶貧的有效方式和路線。
目前,隨著醫學科學、特別是預防醫學的發展,“預防勝于治療”已經成為不爭的定論,各種養生節目、保健產品的流行,即是明證。但是。由于我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在農村地區,人們的衛生知識、衛生理念還較落后,不良生活習慣還很普遍。
以筆者派駐的鄉村為例。村中成年男子幾乎人人吸煙,一般吸煙量在每天20支左右,嚴重者能達到每天60支;東北地區飲食普遍高鹽、高油,且有使用腌制酸菜和熏烤肉類等亞硝酸鹽含量較高食品的習慣。這都使得村中罹患肺癌、腦卒中的患者人數長期居高不下。此外,人畜糞便不能得到很好的消毒處理,也時常引起各種急慢性消化道疾病的發病。尤其是慢性寄生蟲感染。
不良的生活習慣本就使得貧困地區的衛生形式趨于嚴峻。而對基本健康體檢的忽視,無疑更是雪上加霜。筆者所在鄉村,除個別貧困戶外,一般農戶年收入遠在貧困線以上,購置了私家車、大型農用機械的富裕戶也不罕見。而該地區市級醫院的普通體檢套餐,均價在400.600元之間,按理說,大多數農戶還是能夠承擔得起家庭成員每人每年一次健康體檢的費用的。但據筆者了解的情況,定期體檢的農戶可謂少之又少。有的農民甚至在發生重大心腦血管事件之前,十多年沒有測量過血壓。這樣.使得很多可防、可治的疾病常年潛伏、發展,最終嚴重發病,給一個家庭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導致貧困。
不良的生活習慣構成了慢性重大疾病的危險因素。對健康體檢的忽視又使得諸多危險因素長期不能被發現、糾正,而在疾病發生后,卻仍有少數農戶不去正規醫療機構尋求治療,而是自己尋找偏方土法,甚至求助于巫醫等迷信活動。
上述這些現象如果不能得到扭轉。單純依靠加大衛生保障投入等措施,農村因病致貧的現象很難得到有效改善。因此,筆者認為:1.醫療扶貧在精準扶貧、以及避免脫貧后返貧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亟待予以加強;2.為了使得醫療扶貧更加精準,更加高效,必須超越單純增加財政報銷比例等狹義概念上的醫療扶貧,建立外延更加廣泛的立體式醫療扶貧理念,具體措施可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提高村醫業務水平。充分發揮村醫在衛生科普方面的作用
建國后,通過在農村地區培訓大批所謂“赤腳醫生”,迅速扭轉了農村落后地區醫療人員匱乏,有病無人醫,小病要人命的嚴峻局面。但是,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起源于“赤腳醫生”的農村基層衛生工作者,其業務水準已經逐漸不能滿足農民群眾對更高水平醫療服務的需要。更有甚者,少數村醫自身能力水平有限,且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素養,與部分制售假冒藥品的違法分子同流合污,成為危害農民健康的不利因素;
二、在基礎教育階段。大力推廣健康生活方式
目前。我國貧困地區農村年輕勞動力外流、人口老齡化現象普遍比較嚴重。留守村中的老年人,本身常患有多種疾病,但由于其所受教育有限,往往成為不良生活習慣的“重災區”。這一現象在部分承擔撫養“留守”孫輩的老年人那里則更為嚴重,由于祖父母缺乏基本的衛生知識,導致未成年兒童成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有鑒于此,可在基礎教育階段,對學齡兒童進行基本的健康衛生知識普及。進而反饋影響其家庭。改變惡性循環;
三、整合各級醫療資源。定期送醫療下鄉。進行惠民義診
各級醫療機構基本都會定期開展送醫療下鄉等惠民活動。但是其缺乏穩定性、周期性,一直沒能充分發揮其在醫療扶貧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后對于這些惠及廣大群眾的醫療扶貧民心工程,應該力促其規范化、定期化:
四、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尤其是借醫療之名的封建迷信、甚至邪教活動
由于多數貧困農村地處偏遠,嚴格的醫療行政執法難以有效發揮作用,部分農村成為了非法行醫、假冒偽劣藥品的重災區,嚴重損害了本就處于弱勢地位的貧困農民的切身利益。少數違法分子,利用農民群眾缺乏相關衛生知識等弱點,坑蒙欺詐,大搞封建迷信活動,甚至傳播邪教,必須加大打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