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艷
摘要:化學教學是一門具有強大的知識體系的學科,其不僅具有豐富的化學知識,同時具有淵遠的歷史文化。在化學史中,蘊含著大量的能夠提升學生化學能力的素質教學資源。所以教師應該能夠將其與化學教學相結合,使其成為化學知識的載體,在培養學生化學能力的同時,也能間接培養學生的思想素質。基于此,本文將對如何在高職化學教學中運用化學史進行分析,旨在幫助化學教師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化學史;高職教學;化學教學;應用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8-0009-01
高職教學與普通的高中教學不同。高職教學的目的并不過分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及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其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同時其也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品質以及思想道德品質。雖然高職教學的核心是職業培養,但這并不意味著職業技能就是學生學習的全部內容。在高職化學教學中引入化學史,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以及專業修養。
1.將化學史融入高職生的入學教育
一般來說,每當一所學校有新生入學時,學校都會組織其進行入學培訓,而培訓的內容通常是學校的發展歷史,學校所獲榮譽以及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這些內容不僅會使學生產生無趣感,甚至會使學生對自身的未來發展產生迷茫的心理。此外,高職學生與普通學生不同,他們具有更強的思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1]。此外,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多數高職學生認為自己考取高職院校的原因是自身成績的不理想,進而會對未來產生迷茫心理,甚至,部分學生會產生放棄的心理,在高職院校中,不注重學習,認為自己的未來沒有發展的希望。此時,學校便可以將化學史中的知識融入到入學教學中,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興趣,也能夠相對提高學生的信心。
在高職生化學教材中,有一本專門講解無機化學的教材文本,其中的序言中舉例說出了許多自身是高職生,但是通過不懈努力成為化學家的故事。比如,荷蘭的著名化學家范霍夫,1869年就讀于德爾福特的一所中職院校,但是在1901年,其憑借自己的努力成為了首位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著名的德國化學家德拉澤,在17歲時進入德國布藝工廠做工,但是通過自己的研究,成為一名偉大的化學家,并為德國的染料工業做出巨大貢獻。
高職人員在進行入學教育時,可以為學生講述上述故事,并為其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只要腳踏實地,努力學習,那么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
2.在導入新課時進行化學史的植入
俗話說“倘若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自發地開展學習活動,而是過激地對其傳授文化知識,那么學生一定無法真正地理解知識,甚至會對其采取抵抗意識”[2]。根據調查顯示,當前教師深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教學中會實施師生授受的教學手段,甚至部分教師深受應試教學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實施填鴨式教學。以上兩種教學方式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提升課堂進度,維持課堂秩序,但是由于其無法使師生間產生互動,進而會降低課堂氛圍,并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將化學史的相關知識引入其中,改變這一教學現狀。
比如,當教師在講解“金屬的腐蝕”相關知識時,便可以這樣引入新課: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與兵馬俑相關的知識,并指出曾經在其中發現一把兵器,即使已經過去2000年,但是其依舊鋒利無比。經過專家檢測,該兵器表面曾經被氧化鹽處理過,但是該物質是在1971年被英國人發現的,那么秦朝時如何對其加以處理的呢?
教師以此形式引入新的教學內容,很容易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學生自行分析。
總之,化學學習是十分奇妙的,倘若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那么教學就會成為十分簡單的工作。
3.按照化學史的發展開展章節復習
通常來說,教材是按照知識難度的深淺以及連貫性進行排版的。當學生完成某一階段的學習后,就會發現知識間的聯系[3]。因此當教師在帶領學生開展復習工作時,就可以按照化學史的時間發展將教材知識組合成新的系統。這種方式不僅能夠降低復習教材內容的重復率,同時也能給予學生新的體驗,使其在面對新的學習內容時,能夠提升學習興趣,進而進入復習的最佳狀態。
4.在考試練習中加入化學史的相關知識
當教師在設計化學試卷時,通常都會按照教材中法的側重點進行設計,模塊也都大多相同。在此情況下,學生極易產生厭煩心理。因此,當教師在設計試卷時,可以適當地加入與化學史相關的人文知識點,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環節薛恒的煩躁情緒。此外,多數人文知識都會以填空或是判斷的形式出現,這種考題模板也能間接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分析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
5.重新演繹化學史中的教學實驗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意思就是說,即使教師對學生傳授幾百次理論知識,也不如帶領學生親自開展一次實驗。
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一些沒有危險性的、化學史中的實驗。這些教學內容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化學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拓展學生的化學知識面,使其了解到教材外的知識,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發展[4]。
結語
俗話說,化學能夠給予學生其想要了解的知識,而化學的歷史卻能給予學生智慧。所以教師在開展化學教學時,應注重對化學史相關知識的講解,培養學生對化學核心的認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也應該不斷地優化自身的教學水平,提升自身對化學史的了解,以此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教學服務。在高職化學教學中開展化學史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因此,各大高職院校一定要對其加以重視。
參考文獻:
[1] 于廣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加快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步伐[J].素質教育,2014,06(12):84-85.
[2] 黃忠孝.高職化學教學中所面臨的問題及有效的改進措施[J].高職教學研究,2014,02(3):85-86.
[3] 張家志.化學史在高職化學教學中的運用思考[J].化學教學,2014,07(51):41-42.
[4] 胡娜娜.化學史在高職化學教學中的運用思考[J].高考直通車,2017,06(2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