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要】伴隨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以移動終端、互聯網為代表性的將媒體技術獲得了快速大力的發展,而且對于我們的生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對于大學生其黨支部的建設工作也有了更加苛刻的標準要求。大學生的黨支部建設其在內容方面需主動的開發出與移動終端更加匹配的紅色內容和產品,還需線上線下相互結合的創建黨支部團體組織平臺,同時還需開發創設自媒體空間,引導學生提出意見代表,以此促進新媒體下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 高校大學生 黨支部建設
因為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新媒體的形成與生產形勢正在逐漸發生著變化,多媒體時代已經到來,主要表現于互聯網+方面,人們都希望得到的不只是資訊,而還包含產品、信息、服務等很多內容為一體的結合體。以往的互聯網模式現已無活與現時期大學生黨組織的需要相適應,如大多高校內的紅色網站與黨建的專欄大多屬于政策性文件、會議的的記錄、工作報告匯總等,網頁的設計也都比較簡單并且存在應付了事的情況,完全無法激起大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對黨性的教育與增強黨組織凝聚力根本沒有任合實際的效用。所以為了能夠與新媒體的發展方向相適應,對大學生的黨支部建設進行創新,己成了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首要問題。
一、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黨支部建設存在的難題
(一)大學生的黨支部建設環境產生了變化
新媒體所特有的開放性對以往媒體的局限性起到了沖擊,人們信息獲得的來源和途經變得越來越多,通過媒體獲得信息的形式更為靈活和便捷,在網絡中獲得有價值信息的時候,還會接觸到很多負面和不真實的信息,如此會對現時期的價值觀形成沖突和矛盾。尤其是對在校的大學生來說,其人生觀和價值觀及世界觀都還處在形成時期,大龐大的信息量會加快多元價值的對立和分化,讓大學生本身的思想變得更加復雜。然西方的資本意識形態的滲入,屬于一種信息的污染,很可能會使一些意志力不穩固的學生黨員其喪失黨性。所以,現時期的大學生其黨建工作的實施環境已從簡單、嚴肅變得更加開放和復雜。除此之外,現時期大學生都成長在網絡環境下,對于網絡的依賴非常的大,很多人都愛在網絡世界當中找刺激和樂趣,在虛幻社會當中求得認可,依附電子產品,從而忽略人和人相互間的交流和溝通,明顯的使大學生黨員相互間的交流越來越少,黨組織的活動只流行于表面形式,多數大學生的黨支部并沒有核心性、號招力和凝聚力,黨支部組織的作用無法良好的發揮本該有的作用。
(二)以往的工作事項己與現時期的青年需要不相符
現時期,有一些大學生的黨支部組織其活動的方式還使用的是以往的老套模式,在大學生的群體當中所產生的影響非常的小。如有些黨支部在實施活動的時候主要是以黨員的發展大會為主,對于學生各自入黨以前與入黨以后的相應教育與培養通常形式都較單一,并且交果也不是很明顯;有些黨支部的活動則是以對黨內文件的學習和聽報告及講座等一些理論性的講說為主,只單一性的對政策進行解說和講解,如此會讓學生感覺生疏;有些黨支部活動的內容具有重復性和較簡單,活動的程序和活動的地點每年都是一種模式,沒有什么創新性,很難激發嚳一黨員對黨支部活動參與的熱情,同樣也會對黨支部的號召力和凝聚力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大學生的黨支部工作的內容在設計方面一定要與時代的發展相符,最大程度的提升黨支部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此才可以良好的激發大學生黨員的主動性和熱情,讓大學生的心理更加愿意接愛和認同,以此使黨支部可以真實的成為學生黨員們的情感和心靈上的歸屬。
(三)以往的工作模式面臨新的沖擊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讓信息形成爆炸性的傳播,現時期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權利認識和平等認識與主體認識,對權威性不再偏執,有的還會產生評批或是質疑,如此對于平等性、獨立性和個性化的發展更加重視,重點追求自我價值的提升與確定。然以往對于黨員的教育大都較單調,很多活動只單單傳達文件的精視,多數網站只具有瀏覽的功能,對于互動性和交流性非常的缺少,造成占擊次數降低,訪問和瀏覽的機率明顯減少,最終便失去了其存在的作用。一些黨支部在開展黨內活動的時候,也只能簡單性的將學生黨員當作是被管理與接受教育的對象,實施單向性的信息傳達或是理論知識的灌輸,無法認清學生同樣也是教育和學習的主體,對于活動的設計缺少互動性和平等性,造成學生黨員對于黨支部活動失去興趣,無法主動和熱情的參與,只是一味被動形式的參與,很難切實的激與大學生自身的潛能,對組織活動的有效性形成影響。現時期,網絡已完全步入新時代,然新時代的重心便是互動,所以大學生的黨支部能夠利用新媒體,重視大學生主體意識,將單向互動變成雙向互動,讓黨員實施公平的交流,提升大學生黨員活動的參與性。
二、新媒體下大學生黨支部建設創新措施
(一)需主動及時的開發與移動端紅色內容相符的產品
我國移動終端的用房其規模現已得到快帶的增長,信息從以往的PC端轉向于移動終端,完全進入到全時、全城、全民傳播的新媒體時期。對于大學生來說,以微信、視頻和客戶終端現已成了現時期人們生活工作的新重點。所以需對黨員教育面不斷的擴大,促進大學生黨去部組織的充分發展,一定要大力的開發與移動終端更匹配的工作內容,以此促進黨建的信息化建設。例如,以微信公眾號為基礎來進行宣傳,固定時期的為訂閱者發送黨建信息。開發移動終端的APP客戶端,如此大學生能夠對移動網絡終端進行訪問,將信息傳遞、移動辦公,和宣傳教育這些功能實施整合,擴寬黨支部工作空間,并且也可最大程度的得升學生黨員的學習積極性。建立微信群,實現資源的有效共享,黨務工作人員利用上傳全新政策和動向提升黨員教育效果,也可為黨組織的管理提供方便。對微博平臺進行完善,通過學生黨員各目的微博可以對其思想動向有所了解和掌握,及時發現變動并進行解決,同時還可利用發布的資訊,對新活動進行及時的通知,以此形成有效及時的交流和互動。
(二)線上線下同時創建黨支部團體組織平臺
社群組織,確切的說指的就是地群人的集合,這一組織具突出統一的社交屬性。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社群這一組織被全新定義,其屬于互聯網不斷發展變化的一種產物,與社交平臺是存在差異性的,屬于平臺內人群的互動和集合,空間的位置與線下的強關系成了社群相互關聯的全新紐帶。針對大學生的黨支部其建設而言,創建線上和線下相互結合的社群組織平臺屬于提升黨支部號招力和凝聚力的主要方式,利用線下的強關系來推動線上的充分互動,再利用線上的互動提升線下黨組織成員相互間的黏合性,例如,構建網上的黨支部,進行網上黨組織活動,構建網上完善的社區系統與資源。互聯網內的黨支部工作并不是在網絡上構建虛擬的黨支部,而是依托于現實生活中的黨支部,促進學習類社群組織與活動類社群組織網絡社群的構建,利用線上活動更深層的提升實際黨支部的核心力與凝聚力,達成實際生活和網絡生活的有效良好銜接,指引學生充分的通過互聯網來完成黨支部教育管理、團隊協作、資源共享等工作,實現網絡結構和質量都良好的狀態,以此促進提升大學生黨員的積極參與性,使大學生黨支部的作用能夠獲得充分有效的發揮。
(三)積極創設自媒體空間,引導學生推出意見代表
意見代表指的是在網絡的人際傳播當中,時常為別人提代信息,并且對別人產生影響的活躍性黨員,其在對于大眾傳播效果的過程中會形成較重要的紐帶作用或是過濾性作用,通過這些活躍性黨員把信息傳播到受眾人群中,實現信息傳播的兩級傳遞。現時期,伴隨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代表性媒介應當是微信公眾號和微博,其具有平民性、廣泛性、自由性、私人性的傳播特點,受青年人群的喜愛,其影響力在不斷的擴大,被稱作全新的社會輿論平臺。黨內工作人員需善于利用新媒體的特有優點,主動對自媒體空間進行開發,在大學生黨員當中,創建屬于自己的公眾號和微博,固定時期的發表一些有關社會當下的熱信息和積極性的熱點言論,展現正能量,對大學生黨支部教育的作用進行充分的發揮。
三、結語
總體來說,伴隨現時期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學生運用網絡的機會非常的多,新陳媒體技術是現時期互聯網技術中新興趣的一種媒體,在人際溝通和團隊的管理主都起到了較為主要的作用。在新媒體下,大學生的黨支部建設工作也需緊跟上時代的步伐,充分展現新媒體所特有的作用,高校內黨務工作需主動的廣泛應用多媒體技術,積極引導大學生中的黨員骨干主動的應用新媒體技術來對黨的理念進行學習,同時對黨的教育工作進行大力宣傳和有效執行。新媒體技術會在以后大學生黨建工作中起到較關鍵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小平,邵雅.網絡時代下的“90后”大學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創新[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
[2]劉功成.關于創新大學生黨支部設置模式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2).
[3]羅小林,溫金英.創新大學生黨員的培養教育途徑之我見[J].山西青年,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