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東
摘 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歷史教學的根本任務,也為歷史教學指明了方向。文章從注重分析歷史事件、追尋正面歷史人物、探究歷史現象等方面,對挖掘歷史內涵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研究。
關鍵詞:歷史內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歷史課程;歷史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31-0023-01
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尤其是黨的十九大之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世界的今天是從世界的昨天發展而來的,要想發展好今天,必須去對照昨天,因此才有“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的千古箴言。因此,歷史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歷史所承擔的崇高使命和重大責任,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挖掘歷史的內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指明方向。
一、分析歷史事件
要想把握歷史發展的脈絡,懂得歷史發展的規律,就必須從分析歷史事件開始。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探尋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評論它的是非曲直。這一過程,應該是教師向學生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用科學嚴謹的態度、求真求實的精神,引導學生分析每一個重大或非重大的歷史事件,向學生滲透國家意識,讓學生形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價值觀。例如,在“鴉片戰爭”一課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鴉片戰爭的原因,利用圖表的形式對中英兩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進行比較,在比較中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清政府的落后和西方國家綜合實力的強大。鴉片戰爭失敗以后,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它的簽訂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明確“落后就要挨打”的慘痛教訓。
鴉片戰爭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歷史事件,它有中國人的屈辱,更有中國人的抗爭,它給中國人的教訓非常沉痛。它讓中國人牢牢記住:國不富強,國不民主,哪里有人民的幸福與安康。
二、追尋正面歷史人物
歷史是社會的歷史,社會是人的社會,每一段歷史都有歷史人物出現。其中正面歷史人物或是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或是杰出的革命家、軍事家,或是家喻戶曉的科學家、文學家,他們愛國、愛家,他們在追求自由、平等的道路上前赴后繼、不怕犧牲。教師不能忽略這些正面歷史人物的重要作用,要注重挖掘這些正面歷史人物身上的閃光點,用他們來影響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例如,在“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一課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到: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中首先提倡民主和科學,“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然后蔡元培、胡適、魯迅等緊隨其后。教師應該精選史料,向學生證明這些偉大的先行者在追求科學、民主道路上做出的突出貢獻。接下來是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李大釗率先舉起社會主義旗幟。教師要著重介紹這些正面歷史人物的事跡,用生動的故事引導學生發現他們身上閃耀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之光。
魯迅、李大釗、毛澤東都是我們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歷史教育不應該讓這些偉大人物成為歷史書上的文字,而要讓他們鮮活起來,讓學生以他們為榜樣。
三、探究歷史現象
每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每一個歷史人物的出現,都有其發生、出現的歷史背景,這個歷史背景就是歷史課程所要探究的歷史現象。相對于一個歷史事件,一個歷史人物,歷史現象更能反映歷史的本質,更具有宏觀的、普遍的歷史意義。在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特定歷史階段的特定歷史現象,在這種現象中探尋能夠對樹立核心價值觀有用的東西。例如,在“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實現了我國歷史的偉大轉折,思想、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都實現了撥亂反正。本節課,學生要掌握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要內容,分析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意義。如關于什么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師可以引用鄧小平對“兩個凡是”的批判,提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又如,關于農村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方面,課文重點提到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的分配制度,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義。這些內容,會對學生的價值觀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歷史教師要抓住機會,不僅讓學生掌握這些歷史知識,還要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通過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培養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的高尚情操。
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是一定歷史時期內出現的經濟現象,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分析特定歷史階段的經濟表現,更要引導學生研究這段歷史對人們思想的影響。
四、結語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意思是說歷史中有天道,有人事,有世界的發展演變,有朝代的興衰更替,這其中蘊含著真善美,也沉積著假惡丑。在歷史課程教學中,教師的責任就是引導學生分析歷史事件,追尋正面歷史人物,探究歷史現象。要引導學生撥開歷史的重重迷霧,認識天道、把握人事、明確發展規律、懂得興亡成敗,摒棄假惡丑,留下真善美。
參考文獻:
[1]梅紅海.高中歷史教學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方式分析[J].中學政史地,2018(01).
[2]高小兵.高中歷史教學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模式的研究[J].黑龍江教育,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