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化時代,先進科學技術得以應用在各個領域。在開展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有利于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培養其自身的音樂感知與鑒賞能力。鑒于此,基于信息技術背景下,對其作用及小學音樂課的新型教學模式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信息技術;新型教學模式
近些年來,新課程改革在小學教育中不斷深化,越來越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小學階段開展音樂教學,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其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從整體上促進學生音樂審美水平的提升。因此必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優勢。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課教學中的作用分析
(一)有利于豐富音樂課教學資源
信息時代的到來,為音樂教學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資源,對教師專業素質提出更高要求。應用信息技術拓寬了教師獲取音樂相關信息的范圍,有利于實現個性化教學,增強音樂教學的針對性。與其他學科相比,小學音樂課堂更具趣味性。教師應充分利用音樂課程這一優勢,打破傳統音樂課堂僵化的教學模式。合理巧妙地將各類教學資源融入音樂教學中,完善和優化課堂教學模式。
(二)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能夠使學生快速進入教學情境,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師應借助信息技術,選取那些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音樂素材,全面分析作品的構思,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其創設一個新奇夢幻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同時,教師應結合音樂教學的目標、內容等,靈活應用多媒體、適度使用多媒體。將其與音樂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有效銜接,使學生對本節音樂課有一個更加完整的認知,深化對教學內容的了解和認知。教師只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集聲、光、影、像于一體的優勢,通過將音樂情形再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1]。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當今時代,對于創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系統教育的基礎時期,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時,必須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而借助信息技術能夠為學生創造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學生通過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創新性地展現音樂。教師應鼓勵和引導學生按照所學歌曲的內容進行創作活動。此外,信息技術的應用需要借助各類軟件,如多媒體、繪圖、文字處理軟件等,應用這些軟件,有利于構建音樂教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進一步促進學科的整合。這一過程中,教師應激發學生思維的活躍性,使其能夠靈活地變通,在探索實踐中提升其音樂創新能力。
二、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音樂教與學模式的創新
(一)教學模式實現從“聽”到“視聽”的轉變
在以往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多采用以“聽”為主的教學模式,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與應用,能夠實現視聽化的音樂教學。使得音樂教學中一些抽象難以理解的內容更加生動具體,營造了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既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又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進行《小燕子》這節課的教學時,為了使學生熟練掌握這首歌曲,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計一個關于小燕子的情境,并配上這首歌曲的音樂。這樣學生能夠通過視聽來感受《小燕子》這首歌的韻律美以及場景美。通過視頻向學生展示歌曲所描繪的季節,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視頻中的場景是什么季節?小草和柳樹是什么顏色的?小燕子又在干什么呢?學生在回答教師問題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歌詞的理解和掌握,仿佛置身于萬物復蘇的春天。
(二)增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
將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教學相融合,探索全新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需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一步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可以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音樂課件的制作,以此種方式增強學生間的互動、師生間的互動以及學生與信息技術間的互動,在多方努力下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以先進信息技術為依托的教學媒體在音樂課堂中的應用,有利于增強師生間的互動,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便于教師及時獲取學生的反饋信息。例如在教學《愉快的夢》一課時,教師可以采取分組的方式,讓學生進行交流與討論。大家都做過哪些有趣、愉快的夢,以文字或圖畫的形式呈現出來。然后教師進行匯總,借助多媒體并結合《愉快的夢》這首歌詞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然后向學生展示。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增強其課堂參與感,還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2]。
(三)更加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一味地強調“求同”,這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素質教育要求重視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因此實現在信息技術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已成為當務之急。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過程中,借助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多元化的樂曲風格,為其創設音樂環境。讓學生結合已學知識充分發揮想象大膽地進行創作,激發其思維的活躍性,從而創造出獨具個性特色的作品。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來學習知識,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掌握水平。對于學生自主探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應積極采取措施,幫助學生解決存在的問題。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課教學中的應用,仍處于一個探索階段。為了發揮信息技術對小學音樂教學的作用,教師應加大研究力度,構建更加科學完善的應用體系,從而促進新型音樂教學模式的形成,使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所帶來的快樂,為學生的想象與創造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劉素珍.信息技術讓小學音樂教學充滿魅力[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18(3):91-92.
[2]司穎慧.關于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教育整合的教學方法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1):197.
作者簡介:陳燕娜(1983—),女,江蘇高郵人,本科,二級教師,小學音樂教育。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