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華
摘 要:長期的班主任工作過程中,堅守“一片癡心化綠蔭,無悔人生育桃李”的信念,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樣去激勵,用人格去熏陶。踐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論,指導學生從各自的生活視野和感性經驗中取題立意,激發寫作潛能,體驗寫作之樂;并利用循環日記,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捕捉教育契機,啟迪學生完善各種品格。
關鍵詞:溝通;關愛;激勵;收獲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現。“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從先生的話中我們不難領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怎樣才能使教育的過程成為師生情理互動的愉快過程,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呢?長期的班主任工作過程中,我堅守“一片癡心化綠蔭,無悔人生育桃李”的信念,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樣去激勵,用人格去熏陶。踐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論,指導學生從各自的生活視野和感性經驗中取題立意,激發寫作潛能,體驗寫作之樂;并利用循環日記,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捕捉教育契機,啟迪學生完善各種品格。
溝通:架一座心橋,育文明少年
心×是新市民中較典型的一個,三年級時,作業經常丟三落四,生活中卻爭強好勝,常常得理不饒人。幾次電話家訪后收效甚微,又因為欺負男同學而父母雙雙來校。家長答應,根據老師的建議,盡量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改變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耐心細致地配合學校活動。在家校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她的學習習慣明顯好轉。特意安排她媽媽在家長會上交流,希望能激勵孩子有更大的突破,也能帶動更多中等生家長和孩子攜手同行。
開學前,我走進心×爸爸的辦公室,了解到孩子確實在媽媽帶領下幾次去養老院服務。談到孩子這一年的變化,心×爸爸感慨萬千,慶幸當初老師能及時反饋孩子在學校的一些情況,也使他們明白:種子的生長需要陽光、空氣、水;而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老師密切配合。孩子不僅在上學期被評為進步之星,暑假還參加了田徑隊的訓練。這個夏天溫度居高不下,“燒烤模式”令一般人幾乎足不出戶。看著心×曬得發黑的臉龐,我心疼地問:“苦不苦?”她搖搖頭,興奮地告訴老師一個多月的壘球訓練,讓她比男同學扔得還遠。臨走前,心×爸爸懇切地希望老師能繼續激發孩子的潛能,希望孩子能有更強的實力,接受更好的教育,這是他們全家人的夢想。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教育的終極目標應該是教會學生做人,一位優秀的班主任,會以其創造性的教育深入每個孩子的心靈。對于班主任工作,我牢記一句話:用心才會幸福,有愛才能幸福。心×的轉變與進步讓我深切地感受到:正確使用家訪這把“金鑰匙”,架起一座心橋,與家長真誠溝通,爭取家長的信任與支持,我們的學校教育就會事半功倍。
關愛:練一雙慧眼,促快樂成長
申×,一個挺帥的小伙子,滿臉痘痘。作為新市民子女,他插班時比同齡的孩子大整整兩歲。而家長忙于生計,對他似乎也沒有太高的期望,一直任由他自生自滅。今天,他在循環日記中主動披露自己喊同桌“老婆”而挨打一事,我突然發現:孩子臉上的痘痘確實是他發育的標志之一。
日記中,他記錄了挨打的經過,并沒有意識到循環日記會不會被傳閱?而同桌會不會介意?看他不以為然的樣子,我和他開玩笑:“難道你想天天這么叫?”他居然毫不猶豫地答:“差不多!”我憋住笑,把他拉到教室外,鄭重地問:“你喜歡她?”可能是被嚇著了,他沒有回答。鼓勵他可以大膽承認,他才點點頭。“喜歡什么?”“不知道。”“那她有什么優點呢?”“我還是去寫下來吧。”
大課間,我讓他留在教室里獨立寫完。再次被雷倒:“我們經常在一起玩,抬頭不見低頭見,日久生情呀!”讓他去請夢×一起到辦公室。很顯然,夢×討厭他那么說,更不喜歡因此而被同學議論。看到夢×掉眼淚了,本來笑嘻嘻的申×才有些不知所措。我告訴這兩個同齡的孩子:年齡在增長,身體也在慢慢變化,老師理解你現在的這些情緒。但有些玩笑不能隨便開,有些喜歡也只能藏在心里。日記,先留在老師這里,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困擾。夢×的細膩、敏感使她在寫作上嶄露頭角,課堂上也能克服膽怯,主動交流自己的感受。申×更要奮起直追,讓自己足夠優秀,以便和自己的身高、年齡相匹配。
晨會課,我介紹了自己帶的上一個畢業班、現在初三的兩個新市民學生,分享了他們為改變自己命運、追求美麗夢想而發憤學習的故事。希望更多的新市民子女能明白父母背井離鄉,只為創造更好的生活、學習環境的良苦用心,勵志向學,打造自己的人生藍圖。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馬卡連柯的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我始終把了解孩子、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作為自己工作的基本出發點,人格上尊重他們,生活上關懷他們,身體上關心他們,使孩子們在和諧友愛的氛圍之中快樂成長!
激勵:灑一米陽光,待幼苗吐翠
這幾年,學校本地優秀學生陸續流失,新市民子女大量吸納,家長素質參差不齊,家庭教育嚴重缺失,使得學生整體素質難以提升。而學校教育“抓兩頭,帶中間”的傳統模式,使那些學習成績和行為習慣等方面暫時落后的中等生或因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理,或限于自己的能力和條件得過且過,久而久之,進取心消磨殆盡。如何喚醒這批“潛能生”的進取心?我通過長期的教育實踐、探索,發現必須找到“潛能生”的優點和長處,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錢老師生病住院,我們一直以為她過幾個星期就回來了,可是四年級下學期,一天也沒有見到錢老師……我不想讓老師失望,每次英語課我都會好好聽講,并積極舉手發言,一絲不茍地完成作業……錢老師,你什么時候能好起來呢?好想你能回來看看我們……”這樣一篇情真意切的日記,居然出自小×之手,讓每個孩子都刮目相看。這女孩,父母離婚后由母親撫養,母親是商場營業員,回家很晚。每次放學時爺爺來接她,總會因為她作業沒完成,等得心焦而罵罵咧咧的。只因家里有幾張麻將桌,要趕緊回去照顧客人。幾次雙休作業不完成或質量不過關,我與孩子媽媽聯系,家長也是無可奈何,有心無力。后來她放學后參加了晚托班,家庭作業質量明顯提高,我喜出望外,表揚過幾次后,她上課也能積極發言了,但作文依舊是流水賬。期末發現小×英語成績進步明顯,和同學商量后評選小×為“英語之星”。數生十過不如獎生一長。成功的體驗給小×帶來從未有過的喜悅。點點滴滴的鼓勵、贊賞,既是幫助她樹立自信心的“支點”,也是激勵她不斷進取的切入點。
這學期開學初,她主動提出:心×同學每天要去參加體育訓練,非常辛苦,她可以代替值日。循環日記的選材,她也格外用心——有對媽媽的感恩;對姑姑的祝福(希望她能長胖一點,早日懷上孩子);對同桌的建議(要愛學習,把字寫好,才能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同學的關心)。我不僅及時圈點批注,還推薦給同學傳閱、點評。
如果說智慧要靠智慧來鑄就,那么愛心就要靠愛心來成就。我有意識地引導這部分不夠自信的孩子,學會欣賞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而不是過多關注自己的缺點和劣勢。讓愛的陽光溫暖他們的心靈,讓愛的雨露滋潤他們的成長。
收獲:給一次機會,還無限驚喜
像小×這樣逐漸嶄露頭角的“潛能生”并非鳳毛麟角。“天×變了!他原來的作業寫得龍飛鳳舞,上課一點也不認真。現在他上課全神貫注,遇到難題獨立思考,字寫得很好看,也不抄別人的作業。他還積極參加學校的活動……我要超越他。”在一次以《……變了》為題的周記中,有7位學生寫天×變了。我選出三位學生的精彩片段,組合成文,發表于《起步作文》。小鵬,插班生中悟性相對高的一個,但書寫非常潦草。多次教育無效后,我突發奇想,讓他和同樣習慣較差卻非常聰明的小宇交換作業本后書寫各自的作業。兩人都寫得格外用心,小鵬的學習主動性也有所增強。這學期推薦他參加經典誦讀的選拔,開始也擔心因為他語感一般而被淘汰。沒想到居然順利入選,并認真參加排練、拍攝。通過排練,他的語感大有提升,順利參加課本劇的排演,獲得最佳表演獎。最可喜的是,畢業前夕,他不負眾望,走進市文化中心,走上光彩奪目的舞臺,參加楊舍榜樣的頒獎活動,一次又一次為頒獎嘉賓遞上獎杯,送上鮮花。他挺拔的身影,帥氣的動作,讓帶隊老師贊賞有加。
夢×,在老家時爺爺說“你只要數學考到50分,語文85分,我們就很滿意了。”就是這樣一個“靠著語文成績活下去”的女孩,曾經就連最簡單的詞語默寫也很難達到良好。這學期的循環日記寫了10篇,每篇都在90分以上。每一次都讓我很驚喜。雖然她的學科成績差強人意,英語數學還是相對落后。但只有她,能認真閱讀同學們的日記,并根據我的建議寫好點評。這次征集新年愿望,她希望爸爸媽媽能帶他們姐弟倆去圖書館看書。為了鼓勵她這學期語文學科方面的進步,我特意抽空修改后推薦給德育處,希望這個內向又自卑的女孩繼續留心觀察,發現身邊的新鮮事。用稚嫩的筆記錄童年的喜怒哀樂,珍藏一串串成長的足跡!
陶行知先生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面對一個個有著鮮活生命、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我用愛構筑希望,用智慧啟迪心靈,用等待喚醒花開。對學生少一分苛求,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指責,多一分尊重,實施科學管理,創建溫馨班集體。潛心研究教育心理,施之以愛,因人施教,點燃孩子心靈的火花。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給我一次機會,還你無限驚喜。”一棵棵幼苗正吐翠拔節,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月芳.做一片“花朵”喜愛的“綠葉”[J].讀寫算(教師版),2015(35).
[2]趙育紅.尊重學生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鑰匙[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1).
[3]祖艷杰.課堂因“愛”而精彩[J].輔導員,2013(Z2).
[4]殷翻平.用愛為教育撐起一片藍天:如何與小學生進行心靈溝通[J].新一代月刊,2013(11).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