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英
摘 要:語文作為我國的語言文學學科,不僅要關注到書面語言的教學,也要關注到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在小學階段,學生開始形成對世界更清晰的認知,語言習慣等也在此時形成。在小學語文高年級階段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需要幫助學生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對話興趣、走出課堂視野拓展口語交際范圍等,全面實現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也是當前教育中經常被忽視的因素。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作為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與目標,關注到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培養。現階段,雖然我國各學校教育已經關注到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并且專門在課堂中予以體現,但是尚未形成體系,仍然需要在實踐中進行不斷的探索,逐漸促使口語交際能力體系化。
一、提升對口語交際課程的認知
在我國當前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逐漸引發了教師的關注。但是,綜觀我國當前的口語交際課程的發展,課堂教學中對口語交際的重視程度仍不高,也沒有完整的體系加以指導,即使隨著新課改逐漸進入課程中,在教材中也僅僅占據了一小部分,缺乏教學的體系與意識。在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推進口語交際課程,需要從教師的教學思想著手,提高對口語交際的認識。在日常語文課程教學中,逐漸滲透語言魅力,引發學生對語言本身的興趣與關注;意識到語文學科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承載著我國傳統語言文化的學科責任,主動將口語交際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進行呈現。作為教師,要加強對新課標精神的領悟,以更為開放的心態著手于語文教學,將口語交際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進行推進。
二、調動學生提升口語交際能力的興趣
充分調動學生提升口語交際能力的興趣,是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看似就是日常的說話,但是在教學中卻存在著諸多問題,比較突出的就是學生的實際重視程度與積極性不高。也有一些地區,由于從小說方言,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的練習會有不習慣之處,甚至學生會感到害羞等,不愿意參與到練習中。在教學中,教師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其一,為學生創設民主、平等的對話環境,盡可能地鼓勵全體學生參與其中。這樣的環境能夠使學生真正地放松自我,而口語交際也正是處于這樣的狀態下完成的。其二,尋找學生“有話可說”的話題,尋找到讓學生能夠有話可說的話題,而不是部分學生能說一點的話題,盡可能地貼近生活,從學生的生活中找尋靈感。
三、為學生創設多元情境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也要嘗試在情境創設上著手,積極挖掘素材。教師在口語交際練習中立足教材,充分在課外挖掘素材,從學生的生活著手,全面實現現代化建設的發展,給學生帶來更多的關注。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多元情境。在情境之內可以以豐富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交流,除了基本的對話交流,還可以進行現場解說、導游介紹、角色扮演等,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也能給學生帶來多元的體驗。
四、在生活中尋找交流環境
在生活中尋找交流的環境,拓寬學生的視野。小學階段,學生的視野還不算開闊,生活環境也主要集中于學校、家庭的兩點一線,但是與社會的交流還比較少。但是口語交際能力的運用,最終也是要在社會中運用。小學進入高年級,學生也需要更為開闊的視野使自己成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逐漸增加社會的相關話題,打破課堂的界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可能,全面推進學生的成長。實現校園與家庭的聯動,將學生的學習與家庭相結合,除了課堂的練習,可以增加與家長、在生活中的交流溝通,并且嘗試以作文、家長會等形式反饋于課堂。
五、為學生口語交際作出指導
為學生口語交際作出準確的指導,也正是口語交際教學的意義所在。規范學生的口語交際用語,學生在日常說話中往往比較隨性,不似在書面表達上的重視,教師要及時為學生進行指正;引導學生通過看電視、聽廣播等形式,進行語言素材積累,不斷規范自身的語言。在日常課文中,遇到口語交際的內容,也要進行挖掘,為學生找到學習口語的靈感,看到口語對話與書面語之間的差異等。在焦急過程中,除了規范語言,也要及時為學生規范相應的禮儀禮貌,語言交流畢竟是一項綜合事宜,除了準確得體的用語,還要關注到禮貌,甚至是交流的手勢,這些都是教學需要關注到的。
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關注高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教學發展的重要體現,也是語文學習應當承擔的責任所在。在教學中,全面關注到口語交際能力培養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加以探究與發展,切實實現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陳貴梅.口語交際教學改革初探[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16(2):121-122.
[2]高梓梅.論語文教學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南都學壇,2000,15(1):109-110.
[3]王曉虹.口語交際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03,22(1):31-33.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