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洋
摘 要:作為我國重要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高職院校的學生綜合素養還有待提高,一般來說,通過課程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很多高職院校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高職院校對于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切入點之一。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一帶一路”的建設,英語已經逐漸成為了國家人才培養的重要訴求。因此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轉變課程模式,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下提高英語課程的課程供給問題,讓英語教學真正在學生培養發面發揮作用,提高學生的總和素養,滿足國家發展和學生自身的知識需求。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職英語;教學供給側
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英語已經逐漸成為了我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由于英語學科本身的特性,所以在進行高職院校英語的培養過程中具有發展核心素養培養的基礎,但是更大的意義在于,英語學科是學生接觸國際、拓寬眼界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的英語課程自實行以來,就以實用性作為課程內容選擇的重要指導,在課程設置和教育教學方法上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隨著我國的發展和“一帶一路”的建設,英語已經成為了我國與沿途各國交流溝通的重要途徑,因此也對高職院校對于人才的培養和英語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就必須要從供給側的角度轉變教學模式,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當前我國高職院校英語課程供給質量分析
(一)高職院校學情分析。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年齡普遍較小,從小受到家里人的關懷照顧,生活十分富足,因此在獨立生活和勞動鍛煉的能力上也比較缺乏,所以他們普遍意志力較差,不能夠吃苦受累,同時,他們的自我中心意識較強,不會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同時傳統的應試教育對這些學生的學習模式產生很大的影響,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學習成績一般,因此他們對于學習存在著懈怠和排斥的情況。
(二)高職院校與課程供給現狀。課程供給的主要構成要素有三個,分別是教師、課程產品和教學服務,而在這三個要素當中,教師是最關鍵的部分。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對于課程品質的高低和教學質量的評定產生著非常關鍵的作用。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發展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水平普遍有待提高,同時在課程產品和教學輸出方面也都具有較大的進步空間。作為一門國際語言的教師,應該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和語言文化涉獵,但是在調查當中,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普遍缺乏出國留學的經歷,具備相關經歷的教師數量不足所有教師總數的20%,甚至60%以上的教師沒有經歷過真實的對外接待或者談判,除此之外,大部分的高職院校教師在國家戰略和方針的了解上也存在著問題,僅有不足10%的教師能夠清楚了解“中國制造 2025”和“一帶一路”的含義和內容,甚至超過40% 的教師表示從未關注過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在當前我國的高職院校當中,英語教師的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二、核心素養培養下提高高職英語供給側水平的措施
(一)提高教師素養,在多層次角度下提高課堂對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滲透。作為英語教師,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國際視野和住哪也水平,同時也要注意學習和理解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在管柱國際大事的基礎之上也要關心國家大事,只有這樣兼具國際視野和國家情懷的教師才能夠被稱得上是真正的優秀教師。在課程講授上,教師要注意英語課程的實用性,幫助學生未來能夠更加適應社會和工作,英語教師要學會終身學習,不斷完善自身,并將這種能力傳授給學生,營造多層次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從多方面提高課堂供給的質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英語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新時代學生的學習訴求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創設豐富的課程活動,將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英語教學的核心。英語課程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綜合性語言學科,因此教師要注意在教學的過程中設置多種多樣的課程活動,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的提高。課堂活動的內涵有兩種,即課內活動和課外活動,對這兩種活動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教師要注意將信息檢索、語言知識學習、自主表達等核心素養合理安排到課堂活動當中,在學生的親身體驗當中全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高職院校要注意在英語課堂的構建當中,將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英語課堂設置的主要目標之一,通過多種手段和多種方式提高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改善課堂供給方式,改善核心素養培養的環境。課堂供給的方式和途徑也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影響,因此高職院校若要改善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環境,就必須要改善課堂供給的方式。比如說,將學校硬性配給式的課堂轉變為學生自主選課的模式。高職院校的學生在英語基礎上普遍比較薄弱,同時不同的學生在興趣愛好方面也存在不同,采用傳統的學校硬性供給的制度不僅不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成績和核心素養,反而會降低學生對于英語課堂的期待,降低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將英語課程轉變為一門允許選修的多元化課程,能夠促進學生個性化需求的滿足,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通過這一舉措的實施,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效果和核心素養的提高。
三、結語
總體來說,教師的課堂供給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影響因素,也是英語課堂供給側改革的主力,因此要注意選擇合適的課程目標,將英語教學轉變為核心素養培養下的學生綜合能力全面培養的應用型學科,將英語的教學理念與核心素養的培養全面融合,幫助高職院校的學生成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高水平、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莫兼學,賀新元.高職英語教學供給側結構優化的思考[J].河北職業教育,2017(01):90.
[2] 李翠英,孫倚娜.國外英語教師能力標準對我國英語教師發展的啟示[J].外語界,2014(01):62.
基金項目:文章為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一般規劃課題 《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高職英語教程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H17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