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麗娟
摘 要:曾經有位教育家說過:“沒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良好的情感基礎,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心理情感機制,也是學生對知識掌握達成度的內在心理環境。這就要求老師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創設情境,激發情感;傾注愛心,播種情感,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傳授和傳承,更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情感的優化。
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語文;實施
語文這門學科在初中階段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初中教育教學活動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倡導學生積極自主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情感教學需要教師基于初中生的內心情感,利用積極向上的情感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激勵學生,使初中生在課堂上更好的進行情感體驗,從而實現初中生全面發展。下面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途徑談幾點心得,以供參考。
一、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已越來越為有識之士所認識。在語文教學中,如果師生雙方心靈相通,則教學順利、效果明顯、目標達成;如果師生雙方情感交流出現隔膜,那教學便無好的效果可言,甚至出現相反的結果。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就是認識需要的情感表現,是對學習所抱的積極態度,是學習的內動力。在語文教學中,若師生情感相投、彼此親近,學生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并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境界,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調節學生情緒
老師在課堂上的冷漠、埋怨、煩躁等情緒,會遏制學生認知和良好情感體驗的形成。反之,若教師滿腔熱情,不斷表揚與鞭策,那學生就會產生在良好刺激中獲得知識和健康情感的體驗。所以,語文教師要充分注意這一點,并有效地發揮其積極肯定的情感來刺激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3.促進師生間雙向互動
教師在教學中表現出來的尊重、信任、理解、關心,使學生從內心產生對教師的尊敬、好感和信賴。隨之,學習語文的熱情油然而生。這種積極的情緒,使學生處于亢奮的學習狀態,求知欲增強,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明顯提高。教師接受了這些良好的反饋之后,就會自覺強化這種情感,教師也會以更大的熱情投入教學之中,并給予學生更多的愛和指導。如此雙向交流、雙向反饋,必然極大地提高學習效果,這就是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所謂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師生間情感交流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程度。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1.教師要給學生傾注愛心,讓學生感受老師的愛
語文教學看起來容易,其實是一門難教又難學的課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好的,需要教師用自己的熱心去揭開學生眼前的困惑和障礙,用一腔熱忱、一份愛心去重新燃起學生心中的希望之火,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好感,并由此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覺得學習語文是一種享受。
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學生模仿的對象,也是學生議論的焦點。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想讓學生接納你、喜歡你、親近你,就不能吝惜自己的情感,要去愛學生,用自己的真情實意去打動學生。我們不能允許學生放任自流,而應用愛心去感化學生,去鼓舞學生,去激勵學生。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找學生談心、聊天,可以請學生幫忙,只要尊重學生,讓學生知道老師是喜歡他們的,就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同時也會將這種情感態度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
2.重視教學實踐,通過討論延伸,提升學生情感認知
在運用情感教育理念的同時,初中生這類教育群體較為特殊,無論是在身體方面還是心理方面,均處于成長階段,是形成綜合認知能力的關鍵期。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引導,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情感認知。比如在學習《背影》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就文章寫作背景和同學們進行討論,讓學生們感受作者通過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感動,從平凡的事件中,體現出父親的關懷和愛護。通過課堂討論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科學的情感感知,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以此來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上,體驗語文學習的樂趣,使學生的情感來源更加真實。
3.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感氛圍進行情感教育
法國啟蒙思想家的得羅說過:“沒有情感這個因素,任何筆調都不能打動人心”,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所以語文教學中要創設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情境,讓學生打開心扉。為了創設情境,我經常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渲染,根據文章內容找到合適的配樂,這樣不僅會讓朗讀變得有聲有色,還會讓學生快速進入到情境中,去體驗文章所蘊含的情感因素,給學生智慧的啟迪,陶冶他們的情操,讓情感因素根植于學生的心靈深處。
在教學《音樂人貝多芬》時,通過多媒體放《命運交響曲》給學生聽,讓雄渾、激昂的音樂去叩擊學生的心扉,讓學生感受這位遭受命運沉重打擊的巨人身上所體現出的堅韌無比的意志力。當然要學生讀得出感情,悟得深,語文教師在課前必須廣采博覽,詳細透徹地了解作者的經歷、寫作背景,并把這一信息傳達給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和作品中的人物同喜樂、共傷悲,愛其所愛,憎其所憎,陶醉其中,達到忘我的境界。
三、結語
初中語文教學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處于基礎階段。只有充分認識到培養健康完善的情感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重要作用,并切實地把它落實到語文教學工作之中,我們才能培養出真正具有高素質的一代人才。在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作用,將有利于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思想健康、感情豐富的棟梁之材,同時也有助于我們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歐陽輝.淺析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新課程學習(中),2011(07).
[2]張龍.淺論初中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J].新課程(下),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