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晶
摘 要:素質教育的逐步推進,使得人們在關注學生知識學習的同時,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體現在初中道德與政治的課堂上,要求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以及認知規律,結合當前的教育教學形勢,采取一定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結合新課改的內在精神,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實踐等方面入手,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初中課堂;道德與法治;高效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以及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教學的重點不再只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是更深層次的素質與理念的探索。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師能夠改變當前的課堂教學現狀,轉變教師主導課堂教學的局面,剔除單一、落后的教學方法,那么具體應該從哪些方面做起呢?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創建高效課堂:
一、轉變教學觀念,營造師生平等教學氛圍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在初中道德與政治的課堂上,教師長期占據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被動地學習知識,不平等的師生地位阻礙了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能夠深刻把握新課改的內在精神,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開展營造平等的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在承擔責任中成長”一課的教學中,根據本課內容可知,本課的重點內容是培養學生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承擔對社會的責任,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將重點內容進行分類,可以發現,其中關鍵部分為集體、社會、公民三個指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自身角度出發,列舉事例,分析其中的內在關聯。如有的學生講道,要保持好教室的衛生情況,只有這樣才能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它需要班級的每個人都盡到自己的責任。雖然僅僅是教室衛生這一件小事,但是從中能夠看到學生的責任感,進而感受到學生的成長。
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傳統的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通常是教師主講,學生主聽的教學模式,學生作為學習的“客體”,參與教學的主動性不高。教師要能夠結合時代的發展,引進和豐富教學方法,將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分層教學、小組合作探究教學等教學方法,引入到初中道德與政治的課堂上。結合學生的興趣點以及不同教學內容的特點,選取適當的教學方法,使單調枯燥的教材內容變得生動形象,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對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展開教學。如四大發明在傳承中華文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漢語的誕生和發展,少數民族的文化發展等。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發展中,體會和感悟民族精神,進而引申出對民族精神的認知和討論。幾千年來,中華文明雖歷經滄桑、飽受磨難,卻綿延不絕,歷久彌新。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搜集史料,展現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民族精神的事跡和貢獻,使學生能夠在相對生動形象的氛圍中,學習中華文化,感受民族精神,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三、理論聯系實際,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從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學科特點可知,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學的重點不再單單只是知識的講授,更重要的是理念和觀點的認同,使學生在掌握一定知識的同時,能夠將其中蘊含的觀念和價值觀,內化為自身的品質,指導自己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關注社會熱點事件,通過還原熱點事件的真實場景,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討論,將自己掌握的學科知識用于事件或現象的分析中,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從教學的廣度和深度著手創建高效課堂。
例如,在“選擇希望人生”一課的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可知,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逐步樹立人生理想,激勵自己不斷超越自己,感受自身價值的喜悅。通過自我分析與學習名人事例,找到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掌握實現理想的方法與途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一場討論會,講述自己的理想與當前學習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實現理想,需要對人生作出規劃。規劃盡可能長遠,這樣就不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因為找不到目標而迷方向;規劃盡可能具體,可以按時間遠近、重要程度劃分為若干個階段性目標。引導學生將在課堂學習中掌握知識和價值觀,指導學生走出困境,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教學的開展,首先需要教師正確理解和把握新課改的內在精神,轉變教學觀念,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營造師生平等的教學氛圍。結合時代發展,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引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關注教材內容與社會熱點事件的聯系,用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解析社會現象,從中得到感悟和啟發,進而達到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促進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教學的開展。
參考文獻:
[1]鄧宗友.淺探構建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有效方法[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29):41
[2]張蕊.運用信息技術打造高效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淺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