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蓓
摘 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保障大學生的就業創業質量,是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目的。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不斷深入,將“互聯網+”的便利和優勢充分利用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當中,將更好地幫助大學生了解創新創業思維和培養創新創業精神,從而更好地促進大學就業創業。本文針對“互聯網+”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影響,指出了“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一、“互聯網+”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影響
(一)使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內容更豐富。傳統教學一般是學生被動接受教師對知識的講解,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對于具有較強的理論性的知識的理解有較大的難度。而網絡的飛速發展,也使高校課堂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教師在創新創業教育課堂上,可利用多媒體課件在大屏幕上、在班課上展示較難理解的問題,加深學生的理解。另外,當前大學生大都對新媒體的應用能做到熟練的掌握,所以網上創業可擴大其發展的空間,可進一步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的時效性。
(二)對改革該教育方式起促進作用。“互聯網+”模式的發展,也使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堂的改革指引了方向。大學生創業課堂以新媒體為基礎的多模式結構集圖像和視頻為一體,擺脫了單純的演示文字的單一教學。同時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堂還面臨著有效的運用微信等現代社交平臺使教學實效性得以增強等問題,因此高校創新創業工作者應該實時轉變和改革教學思路及教學方式,與時俱進。
二、“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路徑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秀的師資隊伍是實現教學效果和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建構全新教育模式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提升教師素養。一方面,學校層面要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應積極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相結合、“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幫助創新創業教師更新知識儲備、掌握網絡教學方法和提升教學開展能力,為適應互聯網時代,做好創新創業教育做準備。同時,逐步更新師生教學所需的軟硬件設備也相當必要。另一方面,創新創業教師應樹立與時俱進、終身學習的意識,除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學習培訓外,還應掌握互聯網及其延伸性的教學工具的應用方法,并大膽利用這些新工具、新方法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理論和案例的學習和分析,進行課程教學和改革,從而更貼近信息時代學生的特點進行創新創業教育。
(二)促進“教+學”融合。高校在“互聯網+”背景下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應重視教與學的有效結合。隨著時代的發展,填鴨式教育已根不上我國教育改革的步伐和學生需求的變化,并且產生的建構主義和關聯主義教育理論互相補充,這兩種理論非常有力地推動了高校教育的發展與改革,讓“互聯網+”背景下的教與學有效融合。“互聯網+”時代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既要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引起重視,還應該對該時期市場的現狀和變化進行準確詳細的分析和預測,并對不斷變化的市場所需的知識體系和能力技術進行積極有效探索,以作為搭建全新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依據。另外在搭建體系的過程中,利用互聯網便捷有效的整合知識碎片和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全新的知識學習平臺,使學生能在深入了解當前市場需求的基礎上朝著目標努力,揚長避短,使就業創業質量得到提升。
(三)打造“互聯網+”課堂。在“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課堂必須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制約。全面創新課堂,以互聯網搜索方式呈現知識和信息,主要使學生通過對互聯網應用進行學習。當前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主要是通過互聯網,因此高校應改變傳統創新創業教育的模式,師生都應該在開展教育和學習的過程中以互聯網為依托,對國外先進的創新創業教育經驗進行學習和借鑒,創新和改革教學模式。傳統的創業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在課程教學中把創新創業教育單獨拿來教學,和把創新創業知識合理的滲透在各專業課程中兩種。然而在“互聯網+”背景下,應通過對全新教學模式如微課、慕課等的運用,向學生更生動、直觀呈現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和實踐案例,使學生對創新創業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進而針對自身薄弱環節,合理的確定目標和計劃,為創業就業做好充分準備。只有將網絡教育和在線學習的優勢充分發揮,才能采用全新的教育模式對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模式進行全面的培養。
(四)搭建“互聯網+”實踐平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離不開實踐,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通過對互聯網工具的合理利用來搭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進行培養的主要目的是對其就業創業提供支持和鼓勵,進而提升其就業創業的質量。那么,學校應加強自身建設,并加強與企業合作,利用互聯網將學校和企業深度融合,為學生搭建了學習、發展、就業、創業的實踐平臺,提升了其就業創業能力和質量。同時,也使學校內部改革的動力得到激發,促使其通過對校企合作的布局進行合理優化和調整,從而使學校得到進一步發展。
總之,時代的發展決定了國家對人才需求的新方向。當前,高校教育工作者應該根據互聯網時代的需求,通過對互聯網、高科技的充分利用,創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和實踐平臺,使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更加豐富,并使學生的創新欲望得到有效的激發,從而為社會培養出真正具有價值的可用之才。
參考文獻:
[1]王舉.“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路徑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4).
[2]史娟娟,劉立琴.“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1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