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靖
摘 要:新課改的發(fā)展與推廣使得師生關系、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體育作為提升小學生身體素質水平與運動能力的基本課程,關系著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應重新思考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角色地位與作用,樹立全新的學生觀。將從小學生是體育課堂的學習主體、小學生是落實“終身鍛煉”的主體、小學生是實施教學評價的主體三個角度,來分析新時代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所應樹立的學生觀。
關鍵詞:小學體育;新時代背景;學生觀
常規(guī)的體育教學通常是以教師講解并演示動作,學生模仿練習的方式展開的。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快速引導小學生掌握運動鍛煉技巧,但是練習的單一性與重復性導致許多小學生都失去了運動興趣。另外,由于小學體育教師看重的是體育技能的訓練,很少講解參與某項體育運動對身體的好處,也沒有考慮小學生個人對體育運動的需求,所以無法讓小學生意識到體育運動對優(yōu)化他們身心健康與心理品質的積極作用,使得小學生將體育學習看成一項枯燥的學習任務,限制了體育教學的長遠發(fā)展。新課改著重強調了小學生作為“人”的需求,重新規(guī)定了師生關系,建立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雙主”模式。在這一背景,小學體育教師也應以新型學生觀來組織體育教學。
一、學生是體育課堂的學習主體
一直以來,小學體育教師都十分重視教學計劃,慣于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案來組織體育鍛煉。但是,小學生的身體發(fā)育水平?jīng)Q定著科學訓練的強度,如果忽視實際學情,不僅無法發(fā)揮體育教學對提升小學生身體素質的積極作用,還會對小學生的身體產(chǎn)生損傷。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突顯小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是要讓小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把握鍛煉的主動權,保證體育教學符合小學生的身體發(fā)育特點。
為了保證小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筆者通常會在每個學期組織兩次身體測試,了解小學生的身體發(fā)育狀況,以小學生的學情基礎來確定體育課程的教學起點。在體育課堂上,筆者也鼓勵小學生充分展示個人運動才能。就如在“原地運球”一課中,筆者便將小學生以6人分為一組,希望小學生可以在小組合作中掌握原地運球的動作技巧,保證基本站姿、雙手持球動作的規(guī)范性。以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組織運動訓練,可讓每個小學生接受針對性的運動輔導,加強生生合作與交流,提升小學生的運動水平。
二、小學生是落實“終身鍛煉”的主體
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教學以“終身鍛煉”為終極目的,認為教師需培養(yǎng)小學生的運動興趣,教給小學生科學運動的方式方法,使小學生養(yǎng)成勤鍛煉的生活習慣。要想達到這一目的,教師便應設計趣味性的體育運動,以游戲、比賽等保證體育訓練的多樣性與豐富性,使小學生始終對參與體育鍛煉保持濃厚的學習熱情。小學生是一群直觀、單純的孩子,他們的感官直接影響著他們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必須要意識到小學生才是落實“終身鍛煉”的主體,保護小學生的運動熱情。
筆者便常常以趣味性游戲來組織運動訓練,希望利用小學生愛玩心理來保證小學生的運動興趣。就如,足球、籃球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而這兩項運動本身屬于競技性團體運動,所以筆者會以足球比賽、籃球比賽組織球類運動教學。小學生喜歡爭強好勝,以比賽來組織體育學習,能夠在體育課堂上營造激烈的競爭氛圍,使小學生自覺思考球類技巧的應用。再如,在“立定跳遠”中,筆者便以“袋鼠跳”這個游戲引導小學生展開立定跳遠比賽。小學生需以4人為一組,展開“袋鼠跳”接力賽,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這個游戲趣味性十足,深受小學生歡迎,以此來組織“立定跳遠”教學就有效提升了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當小學生感受到運動的快樂之時,他們便會自發(fā)在生活中進行體育鍛煉,而這也能為“終身鍛煉”做好準備。
三、小學生是實施教學評價的主體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基本組成部分,影響著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的進程。常規(guī)的小學體育教學常常是以教師單向考查小學生的運動技能為主的,小學生的身份是“被評價者”。然而,新課改認為,學生自評、他評是新型評價的基本組成部分,這就要求小學體育教師將小學生的自評與他評納入到體育評價體系之中,發(fā)揮小學生在教學評價中的能動性。
每一輪課堂教學結束之前,筆者都會留出5分鐘時間組織學生評價。一開始,筆者認為小學生年齡較小,并不具備自我評價與評價他人的能力,但是事實卻讓筆者十分驚訝。比如,在“立定跳遠”一課中,本班小學生便客觀評價了自己的立定跳遠水平。有的小學生認為自己起跳動作不夠規(guī)范,有的小學生認為自己在“袋鼠跳”游戲中拖累了小組的整體成績,有的小學生則認為切實提升了自己的跳躍能力與身體協(xié)調能力等。本班小學生的自評結論都十分客觀,這就說明小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評價能力,而教師則應利用小學生的反思與評價能力來完善小學體育評價教學活動。
總而言之,新課改給小學體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小學體育教師必須要深入分析符合新課改要求的學生觀,學會尊重學生、鼓勵學生、賞識學生,構建生本化的體育課堂。
參考文獻:
[1]周俊華.運用生本理念探索小學體育教學改革[J].運動,2015(15):110-111.
[2]王仁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體育教學探究[J].現(xiàn)代交際,2017(4):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