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中圖分類號:C96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4-212-01
摘要 本文總結了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進一步分析了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構建現代學徒制的可行性,以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探討了如何因地制宜,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 現代學徒制 人才培養模式
近年來,現代學徒制已經在我國許多職業院校試點。國家十分重視現代學徒制試點建設,國務院在《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中提出:要“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開展學校企業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化學徒制試點,完善支持政策,推進校企一體化育人”。2014年8月,教育部印發的《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標志著我國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進入了實質推進的階段。
一、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如“訂單班”、“廠中校”與“校中廠”、“工學交替”等各具特色的高職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并對推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起到了借鑒和推動作用,但這些模式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有待于在理論和實踐層面進一步探究和提升。
(一)物流管理專業現有課程體系設計不能適應物流崗位需求的新特點
目前,物流企業崗位需求呈現出一些新特點:一是隨著行業的整合升級,物流行業人才需求崗位層級明顯的狀況會逐步得到改善,有一定專業素養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將是物流行業人才需求的主流。二是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物流活動的系統整合能力,這意味著對物流崗位的綜合能力要求增大。一些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現有的課程體系設計不能適應物流崗位需求的新特點,缺乏崗位應用性,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缺乏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同時又過度細化了物流活動環節,課程分類過細、過窄,導致學生僅有書面零散的知識,實踐技能和綜合素質無法得到提升。
(二)物流管理專業實訓資源投入不足,實踐環節與需求仍有較大差距
很多高職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招生規模較小,導致實訓資源投入不足,與企業的崗位需求存在較大差距。同時,學校安排實踐教學的時間較短、較零散,實踐環節與企業聯系不夠密切。在學業結束后,學生走向崗位時只保留著對知識和實踐的片段記憶,沒有形成系統性的思維模式,無法滿足企業的崗位要求。
(三)“雙師型”師資結構比例較低
在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的高職院校中,專任教師來源主要是應屆本科生或研究生,從教后也沒有能夠通過掛職鍛煉、進修培訓等方式拓展自身的實踐經驗,而高職院校缺乏的正是那些具有企業工作經驗且理論知識扎實的“雙師型”教師,最終導致培養出來的物流人才專業性不強。
二、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構建現代學徒制的可行性分析
(一)企業愿意參與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通過實地調查和企業訪談,很多企業為了提升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謀求長遠發展,愿意在人才培養方面加大投入。與學校長期合作的企業通常有意愿與學校共同嘗試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并愿意提供相應的學徒崗位及配套機制,這是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先決條件。
(二)高職院校具備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考核及管理制度
在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執行方案》中,其中一個重點建設項目就是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而物流管理專業就是我院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專業。根據《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建設方案》,我院已經制定了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可操作的考核及管理制度,從而為物流管理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學生認可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學生是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參與方,學生及家長的認同是現代學徒制推行的必要條件。現代學徒制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綜合能力,而且實現了入校即入職,學生入校時,與學校、企業簽訂三方協議,畢業后直接進入企業工作,實現了“零距離”就業,這對于面臨巨大就業壓力的畢業生來說,無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學生的認可程度非常高。
三、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措施
(一)探索符合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協同育人
以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首先,成立由行業和企業專家為主體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指導委員會,發揮我院企業辦學的優勢,建立“依托開灤,多元融合,崗位引領,階梯漸進”人才培養模式。其次,構建“基于物流崗位、能力漸進”的課程體系。在三年的人才培養中以學生就業工作崗位為引領構建課程體系,第一階段課程主要鋪墊學生的崗位基礎能力,第二階段提升學生的核心崗位操作能力,第三階段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行“雙導師”和“雙帶頭人”制度
以校企共建為突破點,抓好“雙師結構”師資隊伍建設。首先,建立靈活的人才流動機制,校企互聘共用,實施學校與企業管理人員雙向掛職鍛煉,提高校內專任教師的實踐能力和企業技能人才的教學能力,強化“雙導師制”。其次,實行“雙帶頭人”制度,校方專業帶頭人能夠帶領骨干教師完成專業核心課程的開發和建設任務,出版核心課程教材,承擔省級以上教改課題;企業專業帶頭人具有三年以上物流行業工作經驗,在本專業領域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具備高職教育理論。
(三)建立體現過程性的學徒培養質量評價體系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應制定以工作內容為導向的過程性考核評價體系,將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師傅評價、企業評價相結合,將工作崗位上學習和任務完成情況納入考核內容,制定專門的學徒管理辦法和考核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