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文領
【摘要】生本課堂理念是一種集合作性、探究性、自主性于一體的新型課堂理念。而物理學科則是一門集合作性、探究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學科,因此生本課堂理念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就和給窗子裝上玻璃一樣,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關鍵詞】生本課堂 初中物理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157-02
傳統課堂大多是以老師為中心的課堂,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吸收,而且容易造成學生厭學、棄學等問題。而生本課堂的理念的則是與傳統課堂理念完全相反的“以學為主”、“以學定教”。在這一理念引導下,教師走下神壇,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陪伴者。那么生本課堂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又是如何應用的呢?下面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1.以學定教,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教師在生本課堂理念的指導下,采用“以學定教”方法,針對本班學生的學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摩擦力》時,我采用角色翻轉的方式,讓學生變成出題人出一份20道題的小型試卷,再將收上來的作業,打亂順序,分發給有別于出題人的其他學生解答,回答結束后再將試卷交回出題人手中進行評判,隨后將評判后的試卷返還給做題人修改,最后統一將試卷交回到老師手中。隨后我對學生的出題情況和學生的作答情況進行了系統的分析,發現學生對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方面存在盲區,便針對該點進行細致的講解。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只是一個引導者和參考者,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由學生自己完成的。讓學生巧當出題人,然后根據學生出題質量和難度了解學生對知識點掌握情況,進而準確把握教學進度。這是 “以學定教”理念在物理課堂中的應用,也是我對物理課堂模式的一次探索和創新。
2.重視實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實驗課一直是物理教學的薄弱環節,出于對學生安全、實驗用具、實驗經費等問題的考量,大部分老師大多對實驗課程一帶而過不加重視,根本不給學生切實感受物理課堂魅力的機會。而生本課堂是一個合作探究的課堂,而實驗是一個合作探究的過程,因而提倡生本課堂理念,便要將實驗課堂看作物理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有機會走出課本,走入實驗室,切實感受物理的學科魅力。
例如:在教學《串聯與并聯》時,我先將學生以每四人為一組的方式進行劃分,然后將學生列隊帶至實驗室外,宣讀實驗室基本使用規范,隨后將學生帶入實驗室進行實驗。
首先我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本次實驗的實驗內容:比較串聯和并聯情況下的光亮強度
使用器材有:安全電源、開關、導線、燈泡等
組織方式為:小組合作、教師指導式
驗收方式為:填寫實驗報告
然后對學生實驗小組進行編號隨后對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實驗注意事項進行系統的講解,隨后組織學生開始實驗。
學習是孩子的天性,當教育者真正做到寓學于樂時,孩子們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再加上,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對以后學生的發展也會有很大的幫助。而引導孩子進行實驗探究,既是對孩子們動手能力的培養,也是對孩子們自主學習能力的發掘,有利于孩子養成遇到困難能思考、會思考的好習慣。
3.源流式教學,發掘學生的探究興趣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源流式教學是授人以漁的教學方式,是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它有別于傳統的灌輸式、截流式教學,源流式教學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發現知識、產生知識,讓學生體會到“創造”的喜悅和成功的快感。
例如:在教學《電生磁》時,我并沒直接開始教學新課而是先和同學們一起做了個實驗。
實驗步驟如下:先將以小磁針放置水平桌面使其指示南北,然后請一位同學拿磁鐵靠近小磁針,隨后拋出問題:小磁針發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隨后引導同學總結的出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即:磁鐵周圍的磁場對磁極有力的作用,磁極間相互作用力相反,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隨后將磁鐵換成電路,閉合開關,觀察磁針方向是否偏轉?引導得出電生磁的結論,然后將課堂還給學生,通過實驗引導學生進一步共同探究電流方向與其產生的磁場間的關系。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所有的結論都是老師引導下學生們“創造”出來的,是學生們自主探究的結果。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源流式教學就是要求教師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變“我要學習”為“我想學習,我會學習”,通過不斷制造“麻煩”的方式,引領學生不斷探索物理學的奧秘。
總之,要建設生本課堂就要將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理念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去,以學定教、重視實驗,采用源流式教學方式,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參考文獻:
[1]李陽.淺談構建初中物理生本課堂的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05).
[2]楊淑敏.低成本實驗構建初中物理“生本課堂”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