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彬
【摘要】安全教育是學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線,體育課的安全是校園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現如今的農村小學,尤其是比較偏遠的鄉村學校,沒有專職的體育教師,教學制度不健全、常規管理不嚴格、體育課理論安排、內容選擇、活動開展不科學,加上學校場地窄小等種種條件限制,體育課的組織形式基本上都是“放羊”式,其中的安全隱患尤為令人擔憂。廣大農村體育老師應該擔當起這個安全責任,確保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推動農村小學體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 體育教師發;安全組織;農村小學
安全教育是學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校園安全教育歷來作為學校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體育課的安全是校園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德育和智力是教育的重點,體育教育也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根本。良好的身體素質與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樣重要,在過分強調智力開發的今天,兒童的健康成長已經不能片面地側重于智力水平的發展了,只有德、智、體的全面發展才是真正小學階段素質教育的成功之路。然而,現如今的農村小學,尤其是比較偏遠的鄉村學校,沒有專職的體育教師,教學制度不健全、常規管理不嚴格、體育課理論安排、內容選擇、活動開展不科學,加上學校場地窄小等種種條件限制,體育課的組織形式基本上都是“放羊”式,其中的安全隱患尤為令人擔憂。
我校屬于偏遠鄉村學校,沒有專職的體育老師,沒有專門的體育器材室,在校生157人,其中三分之一的學生是寄宿生,80%的學生是留守兒童。農村的很多家長文化水平不高,而且大部分村民都是靠外出務工維持生計,一年四季家長幾乎不在家,疏于對孩子的管教,孩子的安全意識十分薄弱。加之我們學校只有一至四年級學生,學生年齡小,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就很弱,再加上他們對體育課的錯誤認識,認為體育課就是“放羊”,體育課就可以任意妄為,上課時更不會把“安全”二字放在心中。我校的體育老師,正規體育院校畢業的只有一名,其他的都是沒有參加過體育專業知識的培訓,學科的不專業化使得他們對體育場地、體育器材、體育訓練項目等的安全警惕性普遍不高。學校的體育場地雖也經過水泥硬化,但平整度也不達標,而且比較窄小,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活動也是隱患重重。體育活動中的安全隱患已嚴重地威脅著我校的教學安全,規范體育課的教學,提高體育活動的安全性迫在眉睫。
那么,如何在農村小學體育課中確保學生安全地活動呢?筆者認為,廣大農村體育教師就應擔當起這重要的角色,確保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推動農村小學體育事業的發展。
一、體育教師的安全意識必不可少
所謂體育教師安全意識,就是體育教師頭腦中建立起來的體育課必須安全的觀念。體育教師在組織體育活動中,對各種各樣可能對自己或學生造成傷害的外在環境條件的一種戒備和警覺的心理狀態。
可見,安全意識是安全防范的前提。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尤其是農村體育教師,首先,要對自己所處的學校環境及學校日常工作對體育課的管理所存在的安全隱患有一定的認識,這是產生戒備和警覺在基礎; 其次, 周全考慮每一節體育課中器材、場地,甚至是天氣情況,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在備課時,就要做好預測,想好防范預案,以備萬一之需;防范意識增強,體育教師在體育施教的過程中,安全意識會始終在人的大腦里跟隨,時刻清晰地感知到現有的教育教學環境下隱患之所在。并在意識形態中不斷地提醒自己注意防范,降低甚至消除體育課中的不安全因素,做到安全地組織體育活動。
二、體育教師的安全措施重中之重
所謂體育課安全措施,就是體育老師為了達到保障師生生命安全、維護學校秩序穩定、防范體育活動安全事故發生為目的而采取的舉措與行動。體育課體育教師要確保活動的安全,就要根據不同的活動項目和訓練特點,預測隱患的存在,安全措施預案要提前做好。例如常態化的體育課,除了要對紀律進行強調,還要求學生不帶鋒利硬物小刀、胸針、不留長指甲,活動期間不嬉戲取鬧、做危險動作等這些都是安全隱患。活動場地存在的安全隱患是引發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體育老師對學校體育場地的使用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做到安全而充分地利用現有的場地。開課前仔細檢查好場地和器材的安全情況,尤其在農村小學要特別注意現有的場地是否適合項目的訓練,發現不安全因素要及時采取措施排除隱患,確保安全再組織教學。同時,作為一名農村小學體育教師,更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詳細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在進行有一定強度的某項鍛煉時,要充分考慮特殊體質的孩子的訓練強度,可以讓優者優練,體質特殊的降低到適合的強度練習,這樣既可以照顧全體,安全操練,又能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同時,在農村學校,學校校設差,活動范圍小,學生的安全意識比較差,在活動時學生極易相互撞倒摔傷,體育老師事先要有防范意識,及時發現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減少、防止意外的發生。
例如,我校是馬山縣周鹿鎮南邦小學,一所村級小學,體育場地非常窄小,每次在上體育課前,體育老師都會先仔細地研究好操場規劃,一是為了更合理地得到利用空間,最大化地發揮小場地的作用,二是為了及時排除安全隱患。例如我們學校只有一個籃球場地,足球、羽毛球、彈跳等場地是沒有的。要完成這些項目的訓練任務,又要保證訓練過程的安全問題,我們經常是采取一場地多使用的措施:籃球場今天變成小小足球場,第二天變成羽毛球場的訓練基地,第三天是跳高跳遠的好場地等。場地雖小,但是方便教師觀察和指導,存有不安全因素也能及時發現并排除,有效地避免了運動損傷,做到安全運動。
三、體育教師的素質修養是安全活動的保證
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比較落后,這就要求農村體育教師更要加強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爭取讓即使是處于農村環境的孩子,也能受到高質量的教育。一個有崇高的人品修養和專業化素養的教師才會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高素養會驅使教師自覺擔當職業責任,自覺戰勝工作中的困難和挫折。高素養會讓體育老師深知增強學生體質,培養跨世紀人才是已任,校園安全、體育課安全重中之重。高素養會使體育教師全心全意對待體育教育事業,愛崗則會愛生,愛生則會綜合考慮體育活動中的各種安全隱患,讓學生在安全中學有所得。愛是相互的,因為有愛,體育老師會創設各種有趣的活動形式,學生也會在愛的感染下喜歡體育教師,從而喜歡體育這門學科。興趣是和諧活動的基礎,高素養成就高和諧,高和諧更是促進高安全。這就是教師的高素養人格的魅力所在,其對安全活動的影響則是潛移默化的,這種影響遠遠大于反反復復的口頭安全強調。
四、體育教師的創新意識是安全活動的臂膀
在農村學校,由于體育器材短缺,場地不足,確實會給體育課帶來嚴重的影響。但是一個有創新意識的教師辦法總會比困難多,創新意識是智慧迸發在源泉。
我校經濟條件差,沒有足夠的資金補充體育器材的短缺,教師只能發動學生從身邊找器材。農村孩子的身邊可當體育器材的材料可豐富了,一根牛繩就可以用處多多,可以當跳繩跳高用,還可以將兩棵樹一綁就可以變成練習羽毛球的場地。農村竹子很多,收集竹竿就成了竹竿舞的器材等,這些器材身邊隨手可得,都是極其安全的,使用起來方便又有趣。讓學生把自己準備的器材用于體育課,上課的積極性十分高漲。有時我們還組織學生創新簡易器材,如:寫完了的作業本紙張團起來就可以當作壘球用,紙張一撕成條形再捆綁起來就是簡易的毽子等。沒有沙包,學生就自己制作,沒有接力棒,學生自己會制作,學生也能用竹條做滑呼啦圈等。廢舊的球可以制作成實心球;用木樁可以制作成“山羊”;磚頭、水泥、石塊砌成乒乓球臺等。這些器材都是教師和孩子們創新的成果,學生使用起來更會愛護,安全活動自然就得到了保障。創新精神與安全活動共存,既彌補了體育課上器材的不足,又充分展示了體育學科教學的特點。
總之,體育課中的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廣大農村體育教師要根據本學校的實際情況,高度重視體育活動的安全性,切實落實體育課安全措施,并充分挖掘農村體育場地優勢,合理利用資源,創設安全有效的活動,使農村少年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新浪博客. 淺析農村學校小場地體育教學的開展[EB/OL]. 2009-03-18.
[2]姜娟. 教師要加強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EB/OL]. 2011-12-15.
[3]如何在場地、器材短缺的情況下上好體育課[EB/OL]. 2012-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