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蓉
摘要:寫作是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水平的高低不僅體現著學生的語文技巧和寫作知識,同時也與學生的思想情感、審美等有著重要的聯系。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要注重挖掘學生深層次的情感,提升寫作教學的現實意義。基于生活教育的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生活教育
小學是奠定學生寫作基礎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小學高段寫作教學,對于學生未來發展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基于生活教育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強調解決學生寫作困難的問題,重視引起學生的寫作興趣,通過幫助學生積累生活經驗,讓學生做到有東西可寫,寫出來的內容也更加飽滿、富有真情實感。
一、基于生活教育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原則
注重聽說讀寫的整體結合。寫作是語言文字的應用活動,在教學過程中也不能脫離閱讀、口語等其它語言應用方式,將寫作與聽、說、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促進學生的整體協調發展,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注重生活化與實踐的統一。生活寫作教育要求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注重實踐。教師要結合滿足學生實際發展需求的生活化內容,引導學生在各種場合實際運用自身的語言文字能力,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注重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開展生活寫作教學的目的在于同時提升學生的寫作知識與人文修養,因此,教師不僅要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應當重視學生的情感經歷,促進學生在寫作技巧與情感態度上的整體發展。
二、基于生活教育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對策
1.設計有效的生活化活動
體驗生活是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能夠有效地促使學生產生寫作的欲望。要想讓學生寫出好的語言,就必須要讓學生體驗生活,在生活體驗中得到正確的思想和情感。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日常小事為學生設置情景,讓學生帶著目的去體驗生活,得到感悟。
比如,坐公交是學生經常體驗的一件小事,然而學生對這種場景卻并沒有什么過多的感觸,于是我先讓學生看了一段文字《有信念就有可能》,講述了作者在追趕公交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勝利的喜悅,進而產生了更多的思考的事情。學生看完以后紛紛表示自己雖然有過類似的經歷,但是卻沒有這樣的感悟。于是,我針對這種現象布置了一個體驗活動,讓學生將一周內自己乘坐公交車的經歷記錄下來,不論是什么都可以,之后在班上將自己記錄的內容陳述出來。這樣,由于每個學生的角度不同,感受也就不一樣,學生通過交流產生了更多新穎的感受,成為了寫作的重要素材。
2.提升學生對生活細節的感悟
寫作教學存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學生寫出來的東西往往都是千篇一律,究其原始是學生對生活觀察的不夠仔細,在描述時只能描述出一個簡單的輪廓,寫出來的東西難免出現雷同。因此,在生活寫作教育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在細節上下功夫,提升寫作的價值和質量。
比如,“父愛”“母愛”是我們經常讓學生寫作的一個內容,然而我發現學生寫出來的文章質量很低,沒有真情實感。于是在正式寫作之前,我讓學生首先在家中進行觀察,尋找父愛、母愛的細節。然后,在班上,我讓學生將自己的觀察內容簡短地陳述出來,有的學生說“媽媽會在我回家前特意將門打開,讓我能夠順利進家門,不用費力找鑰匙”,有的說“我的暖壺自己沒有加過水,但是里面的水一直都是熱的”……這些由學生細心觀察來的素材的切入口都很小,然而卻體現著無微不至的親情,將之作為寫作的素材,不僅能讓學生寫出具有個人特色的文章來,更能激發學生對生活、親情的感悟,提升學生的寫作動力。
3.引導學生檢驗生活素材
學生在不斷的成長中也在不斷地積累著生活寫作素材,這些素材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問題,因此,就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將正確的所見所聞寫到文章中。對話是幫助學生篩選素材的一種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將自己的所見所聞闡述出來,讓其他的學生進行點評,接著進行匯總,一起探討其中有意義的素材,幫助學生進行取舍。
比如,針對“下雪后”這一事件,學生說了以下幾個要點“打雪仗,我覺得很開心”“我忘得太開心了,摔了好幾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正在玩的開心的時候,老師將我們叫進了教室,擔心我們出事”“我和小明打雪仗,我贏了他”“操場有一塊地的雪都化了”……針對學生的這些經驗積累,我將之記錄下來,讓全班學生一起進行探討和比較,最終選擇合適的素材進行整理。這樣,通過交流對話的形式,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突破自身的思維定勢,對問題的看法能夠更加的成熟。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生活教育寫作教學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加深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提升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讓教學與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綜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良好的品德,使寫作教學真正地成為學生發展的助力。
參考文獻:
[1]劉海燕. 交際語境寫作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 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18).
[2]葛志靜. 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研究[J]. 中華少年,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