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菊
摘要:教育是國家萬年根本大計,一個國家的發展后勁和未來靠的是教育,創新教育理念是發展教育的關鍵。讓孩子從小就打破傳統思維模式,激活思維系統,暢通思維脈絡,克服固定、陳舊、僵化的學習模式,強化這個理論自信顯得尤為重要。這對我們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者來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批判性思維既體現思維技能水平,也凸顯現代人文精神,它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探究工具,是推動教育解放的強大力量。教育工作者要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著力點,在小學數學這門科目的教學過程中,致力于科學培養小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具有廣泛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教學;理念變革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觀事實而進行理論評估與客觀評價的能力,它不為感性和無事實根據的傳聞所左右。批判性思維是有目的的、自我校準的判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更為重要的卻是所有科學探索的基礎思維。任何涉及智力或想像的主題都可從批判性思維的視角來審查,批判性思維理念所關注的核心問題是邏輯知識與邏輯思維能力之間的關系,即知識和能力之間的關系,由此可見,培養批判性思維應從小學教育抓起并具有劃時代意義。
我國教育領域內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基礎課程改革,其主旨是在教學理念、教學觀念上進行創新。為促進新課改的更好實施,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過程中,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已成為我們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以開發學生創新能力為前提,科學地將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理念運用到小學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個人自治的能力,樹立批判意識,是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的拓展實踐。
小學數學教學應結合學科特點加強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數學思維的批判性表現在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善于根據實際情況展開創造性思考并提出獨立的見解。表現在對已知結論和他人意見不輕信、不盲從,有著檢查和評價的強烈意向并善于發現和糾正錯誤。只有當學生有能力對教師的講解和教科書上的闡述持批判態度時,他們才能真正變成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筆者認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教師要樹立批判性思維教學理念并付諸于教學實踐
孔子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不僅賦予了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還要擔負起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者。在課堂中倡導學生主動學習、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強調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形成積極主動的探究思維,而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正切合這種教育教學理念。
二、教師要善于創設合理的批判性思維教學情境
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是抽象的,由于小學生的知識存量較少,教師是不能直接把該怎樣學習知識的思路生硬地講給學生聽的,而要通過創設學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并樂于接受知識。例如 《體積和體積單位》這堂課的教學,我通過動畫演示“烏鴉喝水”的故事,讓學生思考烏鴉從剛開始喝不到水到最后喝到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啟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接著,我創設再現故事情景,讓一個學生裝扮烏鴉用手夾住大豆一粒一粒地往盛有半杯水的杯子里放,杯子里面的水慢慢地升高了直到溢出水來,讓學生之間又相互配合演示,生動形象地為讓學生感知物體占有的空間,理解體積概念提供感性認識。再通過操作演示啟發學生批判性思維:用兩個同樣大小的杯子,一個放入一定數量的大豆,另一個裝滿水,將裝的水倒入裝大豆的杯子里面,就會發現裝大豆的杯子水滿了,而裝水的杯子里的水還沒有倒完,這是什么原因造成呢?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最后課件出示電視機、影碟機、手機三件物體,讓學生比較這三件物品所占空間的大小,從而導出“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就是物體的體積”這個知識概念。讓抽象枯燥的知識生動地體現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教學才更生動趣味,學生會自覺地融入到教學情境中,從而達到外化于行、內化于心的教學目的,這樣就會為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牢固樹立批判性思維意識。
三、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尋求合適解答數學問題的方案
我們在教學時不僅只著眼于本堂課的教學,還要找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較為完整的知識系統。比如《百分數》這堂課,導入時我運用新舊知識的遷移,通過出示復習題:六年級有學生160人,已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兒童組)的有120人。達標學生的人數占六年級總人數的幾分之幾?讓學生回顧分數中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用除法計算,然后啟發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把問題由“幾分之幾”改成“百分之幾”,從而導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也應用除法計算,即解決百分數的問題可以依照解決分數問題的方法來解答。這樣編排后就為“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的教學作了鋪墊,實現了知識的鏈接。
小學生由于受到成長閱歷和認知環境的影響,在解答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誤,教師要引導學生批判地對待每一個判斷。要讓學生知道,問題即使解決了,但并不是終點,還要對思考過程加以反省,如思路的簡潔、結論的正確、可疑點的排除、書寫格式及單位標注、拓展規律、一題多解問題等等,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運用批判性思維找出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感知數學源于生活,讓所學的知識在生活實踐中融會貫通。激發學生講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啟發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萌芽創新能力。
加強小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既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我們人民教師的光榮使命,讓孩子們從小就將批判性思維根植于內心的土壤,站好“起跑線”,裝上“加速器”,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奉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美)保羅,(美)埃爾德.思考的力量[G].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張志.輕松學會獨立思考[G].九州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