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敏
摘要:眾所周知,高中地理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學好高中地理,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取得較為理想的高考成績,走入自己心儀的學校,更重要的是,高中地理知識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從而在生活中能夠具有更高的方向感,對自然環境的變幻有一個更為清晰的了解。而地圖教學是地理教學中尤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應該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鑒于此,本文主要針對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中訓練讀圖能力的方法進行相關淺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訓練;讀圖能力;方法
前言:
地圖是高中地理學習中的重要工具,掌握較好的識圖和讀圖能力,能夠有效降低學生對于高中地理知識學習的難度,也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拓展自己的視野和知識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價值。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在讀圖能力方面還存在欠缺。為此,我們必須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情況,采取靈活的教學模式,強化對學生讀圖能力的訓練。
1當下高中地理新課標地圖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還是有很多教師只注重對學生進行文字方面的說明和理論知識的灌輸,而不注重對學生形象思維的積極培養,這樣就導致很多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比較欠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1對于讀圖能力培養的認知不足
任何行為的展開都需要以一定的認知為基礎,讀圖能力的培養也是如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教師對于讀圖能力的培養認知不夠全面,片面地認為這是一種輔助學生進行地理學習的感知途徑,為此,教師在進行讀圖訓練的過程中,只是強化對學生直觀感覺的培養,認為感知能力的獲得才是關鍵。但是這種思維是存在一定誤區的,地理圖像有其自身的語言形式,是對整個客觀世界的高度概括和形象的展現,為此,教師是可以通過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來進行讀圖的。
1.2對于讀圖訓練的重視程度不足
讀圖能力的形成不能僅僅依靠感知和思維,它是由地理圖像知識和基本的讀圖方法結合而成的。然而,在當下的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喜歡用文字來替代圖片,更加注重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機會去對相關的知識重點進行提煉和討論,這樣就無法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和訓練。針對于這些問題,教師必須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實現對教學模式的有效突破。
2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中訓練讀圖能力的有效方法
2.1強化學生的辯圖和記圖的能力
要想使學生能夠看懂地圖,那么學生就要先去看地圖,學生應該從整體性的角度去對地圖進行觀察和了解,當遇到障礙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從多個角度去對其進行觀察和思考。在觀察地圖的過程中,不能夠僅僅是從某個點或者某條線來對相關的內容進行觀看,其也需要站在一個整體性的角度,對地圖進行綜合性的觀察。例如:在思考鐵路途經區域的過程中,我們就需要結合其當地的地形以及該地區的經濟和人口狀況等等。通過多個方面來觀察地圖,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更為系統的思維模式,促使學生沿著綜合性的方向發展。
2.2強化學生對于地圖的分析能力
要想讓學生能夠具備對地圖進行分析的能力,那么首先就要保證學生對書本上的知識進行一個全面和充分的掌握,將相關的地理原理熟稔于心。但是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僅僅是死記硬背,記憶之后,也很難理解。針對于這種情況。我們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學會從辯證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注重知識之間的聯系。在對地圖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用一種辯證的動態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并且引導學生去嘗試對各個地理知識之間存在的規律進行摸索,與此同時,教師更要注重對一般性和特殊性問題進行著重區分。例如:澳大利亞的氣候問題常常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雖然其大陸面積較大,但是其與其他大陸之間仍然存在較大的區別。教師如果不幫助學生對此個別問題進行區分,那么學生就很容易將其歸類到南半球的大陸氣候,進而出現認知性的錯誤。除此之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思路進行拓展,這樣才能夠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為學生讀圖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學尤為重要,地圖教學更是學好高中地理知識的關鍵。為此,相關人員應該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和教學現狀,對其中存在的重要問題進行認真的研究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對相關的問題進行解決,對不足之處進行彌補。可以通過強化學生的辯圖和記圖的能力和強化學生對于地圖的分析能力等多種途徑去強化學生的讀圖能力,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后期學習和生活創造更多積極的因素。
參考文獻:
[1]葛志余. 正遷移理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及應用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2]吳婉暉.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讀圖能力[J].考試周刊,2017(A3):144+146.
[3]陳靜. 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