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遇青
摘要:最近幾年來,伴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實施,美術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然而小學美術作為指導學生走進美術的重要階段,要不斷的創新教學方法,才能夠真正的實現美術教育的真正目標。下面本文就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如何開展美術教學進行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策略;美術教學
引言:
美術教育與音樂、體育課程一樣,都是素質教育的構成課程,在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提高學生對美術的理解與欣賞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可是,依然有許多人并沒有正確的認識到美術教育的意義,并沒有將美術和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放在同等關鍵的位置上,大部分小學生都是在課堂上進行美術知識的學習。所以,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怎樣提高美術教學的整體水平,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成為目前美術教學的主要內容,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美術老師的關注。
結合小學生生理以及心理發展的規律來看,目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創造能力處在一個發展的黃金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十分的活躍,動手操作能力比較強,特別喜歡參加游戲。所以,小學美術老師可以結合小學生這些基本特點,在美術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游戲中來。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也會提升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美術教學質量。下面本人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對如何開展美術教學提出幾點意見。
一、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開展美術教學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在教學中,并且顯現出了十分大的優越性。然而美術是視覺與思想的結合體,其形象、空間、顏色、線條等全都是通過視覺感動人。從某方面來說,美術是利用媒介渠道得以形象化的學科,然而多媒體技術是表現美術生動性的最佳方式。所以,小學美術老師應該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圖片、音頻、視頻等信息內容的展示,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美術課堂中,讓美術課堂更加的生動形象,對美術有一個生動的認知,進而獲得創造靈感,最終創造出有特色的美術作品。例如,在學習《戲劇臉譜》這一課堂的時候,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中國臉譜文化的展示,通過這種形象的展示,極大的提升學生對臉譜的認識度,升華學生的審美性,讓學生對中國臉譜有一個更加準確的認識。在教學中老師通過圖片、視頻的臉譜展示,一動一靜的呈現在學生面前,讓美術教學更加的具有趣味性。從而引導學生進行臉譜的繪制,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因材施教,開展差異化教學
因為每個小學生的生活環境、學習習慣、美術能力以及自身能力各不相同,所以老師應該全面的掌握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差別化教學設計,努力的創造各種特點學生的基本需要,真正的實現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每一名小學生在美術課堂中找到自身的價值,才能夠更愿意參與到美術教學活動中來。例如,在學習嶺南版小學美術《自己做鎮紙》這一課的時候,美術老師能夠結合學生的各種興趣與自身能力,引導學生發揮自身優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同學們有得做青蛙鎮紙、小兔鎮紙、瓢蟲鎮紙,讓學生充分的結合自己的喜好,感受鎮紙文化,觀察、體驗、激發學生創作的積極性,最終完成美術教學任務。所以,要想全面的優化、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整體效果,推動學生形成創新性、發展性思維,就要全面的了解學生的自身特性,深入的分析教學的目標,之后設計出多樣化的教學方案與方法,讓學生可以自由的選擇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美術能力。
三、開展小組合作性學習
從某個方面來說,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的根本,就是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溝通交流以及探究美術理論知識以及繪畫技能的全過程。只有給學生創造良好的交流與合作機會,才能夠讓學生彼此之間的智慧形成良性的交流環境,才能夠充分的激活畫面的美感,才能夠捕捉到全新的繪畫內容。這就要求小學美術老師應該全面的尊重學生的課堂教學地位,積極主動的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合作學習載體,進而讓他們在分享知識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的創造能力與繪畫能力。例如,在學習嶺南版《小橋、流水、森林》這一課程的時候,老師就能夠運用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開展課堂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欣賞高山、大海、江河的美麗景色,感受大自然雄壯的氣勢。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談談這些類型的美景有什么特點,與前課的有什么不同?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些自然風景的認識,增進學生彼此間的友誼,增進彼此的了解,從而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在現實美術教學環節,老師可以先把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自主確定繪畫的內容,只要在這一題材的范疇內即可。在美術教學課堂中,一些小組畫出了高俊的山峰,潺潺的流水里還有的小組畫出了成片的森林等。通過這種合作式的學習,增強學生彼此之間的友誼。在完成作品制作后,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講解本組所畫作品的初衷與作品蘊含的思想感情。通過多項調查研究發現,把合作教學方法融入到美術教學課堂中,能夠充分的借助集體道德力量,推動學生形成想象力與創造力,有利于優化與提高學生繪畫能力與合作能力。所以,在之后的美術教學環節中,老師可以適當的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方法,獲得不錯的學習成果。
四、結語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在核心素養的基本觀念下,聯系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與教學設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對美術的喜好程度。
參考文獻:
[1]孫佳星. 探析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策略[J]. 美術教育研究. 2018(08)
[2]劉麗. 小學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策略分析[J]. 黑龍江科學. 2018(11)
[3]許蓉. 巧手繪出多彩未來——淺析小學美術課堂的興趣培養[J]. 美術教育研究.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