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仕華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有著自身的規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自己遵循的教學模式。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模式,需要我們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者,因人而定,因時而定。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導入;拓展;環節
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統稱為數學思想方法,這是教育界的共識。同時,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簡單地說,數學方法是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應用的作題方法。例如,數學學習中的列表法、作圖法,公式法等,而數學思想更具有抽象意義,講究的是做題的思維,數學思想是數學方法的進一步概括和提煉。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導入—拓展—實際運用這三個階段。
一、開展多元導入學習
對于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首先應該注重對學生感知數學思想方法的引導,這個過程注重的應當是提出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在預習的過程中,讓學生潛移默化的理解數學思想方法的內涵和意義。想要達到導入學習的深刻作用,必定是離不開教師的努力,教師必須做到熟悉掌握課本知識,加強學習,刻苦鉆研教材,深入理解數學課本的教學目標和內涵。從而做到在數學教學中提出精煉,有意義的問題,方便學生預習和掌握重點做題思想方法,以此達到教學相長,提高學生成績的效果。在教授青島版小學六年級下冊《圓的面積》時,講課之前,我先安排給了學生預習的任務,我通過提問:我們五年級的時候已經學習過了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大家都應當還記得吧,那么現在我們應該怎么辦才能求出圓的面積呢?這時通過點撥,大多數的學生都會主動進行思考是不是能夠把求圓的面積轉化成其他的圖形來計算呢?但是要轉換成什么圖形呢?到了講課時間,我先請同學們說自己的想法,很多同學有說將圓的面積細分成平行四邊形,也有同學說將圓的面積細分成長方形,當作到分割的足夠細小的時候,也就和這兩個圖形十分接近了。基本可以確定學生的思路是對的,他們基本懂得運用化曲為直的思想方法。我進一步進行引導:假如我們把圓形進行分割,當分割的足夠細小的時候,所拼成的圖形與長方形會十分接近,因此就把圓形的面積轉化成了長方形,再進一步根據長方形和圓形的關系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通過這種啟發誘導,學生很容易的就理解了極限的思想,并且學會了如何去運用它。因此,可以認識到導入的方法并不十分容易把握。同時,導入的方法學習數學思想方法又與學生們長期的數學基礎和積累密不可分,這也要求學生做到打好數學學習的基礎要常常溫故而知新,通過這個過程讓學生潛移默化的理解數學的精神和品質。
二、開展循環拓展學習方法
循環拓展學習簡而言之就是讓學生對于之前學習的知識進行二次學習和深入理解,之前的導入學習讓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和感悟了該種思想方法,循環拓展學習的重點教學目標在于初步認識,理解學科思想方法。在教授青島版小學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這一課,之前已經學過計算周長的方法,然后我要求計算長30米寬15米的籃球場的周長,分別列出方法,通過之前學習的方法大家列出30+30+15+15=90米,第二種方法30+15+30+15=90。同學們通過對已有知識的拓展和反復應用運用了作兩次乘法再做加法的第三種方法,30×2=60米,15×2=30米,60+30=90米。同學們通過原有基礎上的方法又得出了第四種方法,讓30+15=45米,45×2=90米,在多種算法的轉換和運算之間,同學們通過自主的探究和交流,得出了計算步驟少,而且不容易算錯的方法,使用長和寬相加,再乘二,也就得出了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這種在學習基礎知識后,對已有知識進行循環計算拓展研究以得提示學生,對數學計算進行一題多解,求同存異,不斷地得出做題最好的方法,在教學中滲透了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學會把蘊藏在數學表面之事中的內涵,思想方法做出一定的歸納和總結,并且將這種思想方法進行提煉,從而可以做到靈活應用這些知識
三、教學環節的具體運用
1.開展情境設置,調動學生積極性。在教授青島版五年級下冊數學“一元一次方程”時,我先通過小學所學知識,結合學校的運動會,自編一些“運動會上的數學”題。學生通過對算術方法求解和列方程求解的比較,感受到列方程解應用題的優越性,同時也為學生學習新知識“解一元一次方程”掃清知識障礙。感受學習的連貫性,使學生循序漸進地獲取知識性、整體性和實用性,從而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
2.組建學習小組,啟迪學生思維。創建學習小組,使學生在群體學習中,閃現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碰撞。通過小組討論和交流,讓學得好的學生為學得慢的學生進行講解,與學生的語言更加容易接受同時呢對于學習學得快的同學,可以在講解的過程中也是對自己的知識加以鞏固和深化,又可以使學得慢的同學盡快跟上進度。
3.開展自我點評,進行總結歸納。探究數學學習方法的導學模式,主要的內涵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教師在這個環節里主要起到的是引導作用,在學習完一課時的數學之后,學生必定會存在很多的難題。在這個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將自己并沒有完全明白的問題提出來進行課堂的討論,在討論之中進行問題的解決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這個環節實現的重點在于教師盡量為學生提供一種寬松的討論環境,使學生有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而且還要認真地聽取其他同學的觀點和想法,而教師要對學生大膽發言予以鼓勵和支持,并對他們展開引導和評價,主要應當做到鼓勵為主,以正面評價激勵同學自主學習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