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惠娟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群文閱讀模式也逐漸被推廣和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群文的介入對傳統課堂中單篇課文的教學方式產生了一定的沖擊作用,對以單純地分析課文內容為主導的語文課文教學模式在某種意義上形成了挑戰,為僵化的閱讀課堂增添了諸多樂趣。群文閱讀主要是通過開發、提煉出一些具有議論意義的話題,再采用合理的學習模式,把群文有序地展現出來的教學形式,在此過程中,教師根據具體教學環節設計教學問題并不斷為學生滲透解決策略,不斷擴大小學生在閱讀方面的創新空間,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做好鋪墊。
【關鍵詞】小學語文 群文閱讀 教學 議題開發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116-02
1.群文閱讀的議題開發
1.1以同一內容為線索開發議題
既然是“同一內容”,我們就應該為學生多多搜尋講述同一內容的文章,例如,在執教《桂林的山水》一文時,我還同時尋找了與其同名的其他兩篇文章,其中一篇是在網上找到的,另一篇是挑選的學生優秀范文,三篇文章講述的內容都是桂林山水,鼓勵學生進行反復研讀,認真分析,最終開發出“桂林風景美如畫”這一議題,不僅能使學生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美稱的由來,還可以讓他們看到在不同作者眼中桂林山水的特點,特別是可以鍛煉學生寫景的能力。
1.2以作者為線索構建議題
我國歷史上的文人墨客數不勝數,優秀作品層出不窮,一些名家的作品可能被多次選用到小學語文教材中,這就為以作者為線索來構建議題創造了條件。比如在教授唐詩的過程中,著名唐代詩人李白的名作有很多,可以借助執教《望天門山》來聯系其他李白的詩作,將之前學習過的和以后將要學習的李白唐詩都聯系起來糅合在一起進行學習,包括《靜夜思》《早發白帝城》《古朗月行》《贈汪倫》等等,由此構建出“走近李白”的議題,有利于學生對唐詩本身以及作者寫作風格的系統理解,加深記憶。
2.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2.1能夠有效拓寬學生的閱讀面
長久以來,老師的執教活動以及學生的學習活動都受到應試教育的深遠影響,有相當數量學生的閱讀范圍都被局限在教材上,其閱讀面非常窄,只有小學生的閱讀量達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其閱讀能力以及運用能力才會產生質的進步。小學生的閱讀面本就不大,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擴大閱讀量,他們的閱讀水平也會受到禁錮。而群文閱讀模式的實施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現實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教學課時中接觸到更多的有用文章,久而久之,他們的知識面就能夠得到拓寬,在增長學生見識的同時提升閱讀能力。
2.2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基本上都是采用填鴨的單向灌輸教學方式,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該教學模式很容易使學生失去閱讀興趣甚至反感閱讀。如果采用群文閱讀模式,學生可以同時接觸到多篇內容豐富的文章,就可以大幅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此外,豐富的閱讀內容還可以刺激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相關問題可以進行小組間討論,之后再與老師進行溝通交流,此舉不僅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快速達到教學目標。
3.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群文閱讀的有效策略
3.1為學生選擇合理的閱讀文章
在應用群文閱讀模式的過程中,首先要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文章,這一點非常重要。在選擇文章時,老師要以語文教材為選擇依據,根據相應主題篩選出合理的課外閱讀材料。老師可以選擇主題相同、內容相似的文章結合在一起,這樣有助于學生進行學習和整合;老師還可以在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后及時進行群文閱讀教學,重點對教材內容進行概括,在此基礎上開展群文閱讀,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內容。另外,為了有目的性地培養學生某一方面的理解能力,如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老師可以為學生篩選出相應的閱讀材料,期間值得注意的是,在篩選材料的同時,更不能忽略小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發育階段,要為其擇選適合他們的文章,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2按照文章層次和難易進行閱讀排序
在開展群文閱讀之前,老師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為學生篩選出合理的閱讀材料之后,老師還應該將這些閱讀資料按照層次以及難易程度進行排序,以確保閱讀內容不混亂,由此引導學生從較低層次的閱讀向較高層次的閱讀延伸,進而保證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穩定提升。在實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先安排學生學習相對容易的文章,然后再組織學生閱讀難易程度和層次與之對應的組合文章,并允許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自主討論及分析,最后鼓勵學生表達出文章講述的主要內容以及作者抒發的思想感情,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3橫向聯合群文,巧妙設計問題
學生思維的發展源于問題的產生,設計問題也是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群文閱讀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它需要單篇文章作為閱讀基礎,打好基礎之后,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整合信息。在展開群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個整體,并同時設計具有沖突性、遷移性、比較性特點的問題,把這些文章進行橫向聯合,這樣做的目的是對學生創意、評鑒、重整等高層次閱讀能力進行培養。我們以在群文閱讀中設計具有比較性的問題為例進行說明,鑒別是建立在比較的基礎上的,比較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比較的形式有很多,包括精細比較、粗略比較、不同點比較、相同點比較、形式比較、橫向比較、縱向比較等等。比如學生在閱讀完《七顆鉆石》《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小壁虎借尾巴》三篇童話故事之后,老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這三篇童話故事在情節上是否有相同之處,相同之處是什么?學生很快就會意識到所有童話故事中都具有情節反復性的特點,這就是群文教學的優勢,小學生能夠在比較的過程中快速解決實際問題。
3.4綜合剖析群文,積極滲透策略
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小學時期非常重要,是培養各項能力的基礎階段,群文閱讀也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有效手段。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老師沒有必要帶領學生就某篇文章的字詞進行詳盡理解,而是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在大量閱讀信息中提煉有效信息的能力,期間有目的地滲透信息整合策略,不斷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歸納、概括、綜合、比較等方面的閱讀能力。
4.結束語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事業步伐的不斷推進,群文閱讀教學必然是未來閱讀教學的發展方向,群文教學的優勢較為明顯,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但是,群文閱讀是一件價值巨大又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對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種考驗,因此,教師必須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充分落到實處,長期堅持下去必然會取得理想效果。群文閱讀是一種閱讀形式上的變革,它能夠起到一定的思想解放的作用,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從個體學習向集體構建發展,從知識灌輸向尋求共識發展的過程,與此同時,該教學模式也為老師教學方案的實施拓展了空間,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夯實了基礎,對老師教學能效以及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余國霞.淺析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和策論[J].未來英才,2017(23).
[2]黃文金.淺析小學語文閱讀策略[J].速讀旬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