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寫作是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我們學生的寫作能力普遍都比較弱,而且都保持很反感的心態。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的靈感培養。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對寫作的喜歡和興趣。故此,本文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的靈感培養做出簡單的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教學 靈感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080-01
目前看來,我們小學生對寫作持有的態度是排斥的。但是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都是因為學生對寫作的誤解以及老師在教學生寫作時造成的誤差。因為寫作是需要真情實感的。只要有豐富的情緒,作文才會寫得有血有肉。但是在小學生的寫作理念中,很多的寫作都是模仿和抄襲。這就使得學生失去了對作文創作的靈感和寫作沖動[1]。也因此使得學生的寫作思維和寫作態度變得敷衍起來。而這樣的寫作態度對于學生來說,是完全不可取的。因此,小學語文老師一定要注意對學生的寫作靈感培養,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寫出有思想、有血有肉的文章。
一、培養學生寫作靈感的具體措施
首先,寫作是要求學生多去觀察和思考。但是在小學階段,教師應該去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也就是說,老師在提出某一個作文題目時,應該引導學生去接觸和觀察這些事物。比如說,遇到寫物的課題。老師就應該統一一樣物品。類似于植物、動物等等。然后再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描述。而且,在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著寫作的素材。而且,生活中也隱藏著很多的寫作靈感。而這就是需要學生自己去觀察去感受以及去發現了。
其次,老師應該多要求學生閱讀寫作書籍。在很多的書籍上,還是有很多優秀的小學作文的。而且,對于小學階段來說,寫作的內容和方面其實范圍都不大。因此,老師也可以很好很簡單去對學生進行教學。而這就需要老師去要求學生和學生家長多看一些寫作資料和書籍。這最起碼能夠保證學生可以通過書籍去接觸到各個當面的寫作素材。
最后,改變傳統的寫作教學方法。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一提到寫作,教師的教學方法就是多讓學生看作文書。雖然這種方式是正確的,但是也是不可取的。雖然學生會去看作文書,但是這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靈感培養是起不到作用的。反而,會導致學生遇到寫作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看作文書[2]。其實教師要求學生多看作文書,是希望學生去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和詞匯運用,而不是照搬照抄。所以,在傳統的寫作教學模式上,老師一定要注意對學生的抄襲的控制。抄襲是抄襲,而學習和感悟才是對學生靈感培養的重要方法。
二、對小學生寫作靈感培養的重要性
現在的學生對寫作持有的態度都是抵觸和反感。其實寫作一點也不難。甚至還很有樂趣。作者拿著筆,可以用筆去描繪出各色各樣的風景,寫出各種各樣的故事。或恐怖或溫馨或有趣。而這樣都是出自筆者的內心世界。但是如果學生領悟不到寫作的快樂,那么他是無法體會到寫作的意義的。靈感在寫作的過程中,其實是稍縱即逝的。不是每個文章都是突發靈感。但是靈感在寫作中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在小學生剛接觸寫作的時候,要想學生能夠喜歡和愛上寫作,一定要培養學生的靈感才能夠保證學生的興趣。
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的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對寫作除了保持反感態度,還保持些許的好奇心。畢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對寫作感到抵觸和反感。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巧妙的利用學生這一心態,對學生進行寫作的正確引導,以及靈感的培養和激發。這樣以來就能夠使得這些學生可以將好奇心充分的利用起來,創作出更好,內容更為新穎的小學作文,于此同時還能夠讓學生發現寫作的魅力和有趣,從而喜歡和愛上寫作那種自我沉醉的感覺,讓自己成為寫作的主導者和創造者。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綜上所訴。對小學生寫作靈感的培養,是現在寫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提起學生的興趣才能夠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寫作輔導。而寫作靈感是整個寫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3]。所有好的作文都是在迸發的靈感下才產生的。因此,對小學生的寫作靈感培養,在小學語文過程中是極為重要的。
參考文獻:
[1]朱曉從.解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對學生的靈感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8):99-100.
[2]張益平.神“思”飛揚 ——小學高年級作文的思路指導[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7,(9):44.
[3]張露.如何在農村小學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J].科學咨詢,2017,(27):130.
作者簡介:
羅麗英(1973年9月-),女,廣西都安縣人,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從事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