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健偉 鐘華燕
摘 要:初中體育教學的三大核心素養為運動能力、健康行為與體育品德。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初中學生的具體特點,利用適合的方法進行有效培養,使他們能夠在今后的發展中獲得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發展。介紹初中體育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具體培養措施,試圖為廣大初中體育教育工作者描繪出一條有效的核心素養培養路徑,希望能夠對大家的教育教學帶來幫助。
關鍵詞:初中體育;核心素養;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獲得身體素質發展,我們利用50米接力跑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為了讓學生掌握健康行為的概念,我們利用體育與健康的講座培養學生的健康行為;為了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我們通過組織體育比賽來發展學生的體育品德。我們基于體育課程特點,有效發展和培養了學生的三大體育核心素養,使學生能夠在今后的終身發展中獲得收益。以下就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況分別進行介紹。
一、利用50米接力跑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
初中時期是學生體質發展最為旺盛的時期,為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我們采用50米接力跑的形式進行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體來說,在50米接力跑的過程中,我們將全班學生分為4組,每組學生分為兩隊,每隊呈縱隊相距跑道對面50米站開。50米接力跑的開始,由一隊隊首的學生持接力棒,向本組對面的隊伍做快速跑,之后將接力棒傳遞給對面隊伍隊首學生,對面隊伍隊首學生持接力棒繼續進行接力,直到每組學生都完成50米快速跑即為結束。在50米接力跑的過程中,4組學生同時展開接力,讓他們可以進行速度的比拼。學生在接力過程中,需要注重跑步的節奏控制與接力棒的傳遞過程,以便讓本組學生更快地完成接力。學生通過50米接力跑的訓練,不僅能夠有效提升運動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其團隊精神,使學生獲得了全面的發展。
二、利用體育與健康的講座培養學生的健康行為
健康行為是讓學生理解體育與健康的關系,并在生活中養成利用體育運動促進健康的行為。我們為了培養學生的健康素養,充分利用體育與健康的講座,幫助學生獲取健康知識。
例如,我們在對學生進行的慢跑講座中,介紹了慢跑具有預防肥胖、預防心血管疾病、增強體質、愉悅心情等功效,并從慢跑的熱身運動開始,為學生介紹了慢跑的注意事項,并重點為學生介紹了慢跑的身體姿勢,如腳部著地姿勢、臀部頭部姿勢、手臂姿勢、膝蓋姿勢等,讓學生能以健康的方式慢跑。我們要求學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天進行慢跑鍛煉30分鐘,以促進自身生長發育,預防疾病。學生在認識到慢跑的好處,理解慢跑的要點之后,紛紛開始慢跑。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慢跑,身體更健康了,有的還達到了減肥的目的。
三、組織體育比賽發展學生的體育品德
體育品德是在體育運動中,參與運動者所具備的道德品質以及內在修養。體育品德作為初中體育三大核心素養之一,是初中生努力培養的重要素養。為了培養學生的體育品德,我們利用體育比賽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的體育品德得到了有效培養。
例如,我們在4×100米接力的比賽中,通過比賽情景的創設,就有效培養了學生們的體育品德。首先我們在比賽之初,為學生們介紹了4×100米接力的比賽規則,之后讓參賽學生每4人分為一組準備參加比賽。在比賽開始之前,我為學生介紹了“頑強拼搏”“團結互助”“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等體育品德,并讓各小組的學生相互握手問候,以發展友誼。之后我用音響為學生播放了《運動員進行曲》組織學生進行入場儀式,學生紛紛將精力集中到了比賽上。比賽開始時,我一聲令下,學生紛紛拿起接力棒開始了4×100米接力。學生為了小組取得更好的名次,紛紛努力奔跑,竭盡自己的力量為小組爭光。在交接棒的過程中學生密切配合,盡量提升交接棒的速度,體現出了團隊協作的精神。比賽過程結束后,我根據學生小組的名次,在《頒獎進行曲》的伴奏下,為學生舉辦頒獎儀式。頒獎儀式過后,我又讓全體參與比賽的學生相互握手問候,培養了他們“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精神。這樣有效培養了學生的體育品德。
總而言之,學生的核心素養關乎學生的終身發展,是我們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應當足夠重視的教學方向。我們在初中體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結合學生實際體育與健康的發展需要,分別進行了核心素養培養,使學生具備了終身發展必需的品格和關鍵能力,實現了體育教學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黃裕明.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體育課堂評價策略[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15(12):68.
[2]張吉君.初中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形成及培養途徑[J].教育,2017,2(8):62.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