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嵐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培養其理性思維和綜合素養成為教育界的新任務。對核心素養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方法、方向進行分析,以期為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道德與法制;高效課堂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有效適應其終身發展以及現代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必備品格和相關能力。初中學生雖然年齡不大,但其對事物的理解與分析等情況有了自己的思維想法,對于價值觀、社會觀等也開始有了一定的認識,故而這個階段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觀念的重要時期。本文就核心素養下初中道德與法制高效課堂構建的意義進行分析,探討構建策略。
一、核心素養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構建的意義
核心素養主要是在學生從小所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所逐漸形成的一種素養,也是學生個人未來發展或者能否適應整個社會發展需要所必須的一種重要因素。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分別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以及社會參與,另外,其又以人文底蘊、科學精神以及健康生活、學會學習、責任擔當和時間創新等素養為綜合表現。核心素養雖然是一種認知,但其已經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對日常所學知識的認知,其還包括其他。如,在感情上或者道德價值觀上的表現。因此,通過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養,不僅能夠培養其自主能動性,還能夠提供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滿足自我學習和生活需求,對于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培養其正確認識和對待問題的能力,提供其自主處理事情的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核心素養對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提出的要求
1.教學要具備靈動性和創造性
核心素養對于教學目標有著明確的要求,其要求新時代背景下教學要向著“為能力而教”轉變,這其中就包括了對目前初中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故而在此要求下,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需要增加教學創造性,加深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等方面的理解。同時日常教學還需要結合常見的一些問題,針對初中學生思維模式和教學中所存在的矛盾,運用創新性思維進行相關內容教學。這就需要提高教師的創新思維能力,能夠以全新的視角提出有預見性的見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
2.為教學創建一個愉悅的課堂環境
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課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為學生創建出一個愉悅的學習環境,教學時應適當放寬學習環境,降低課堂環境對學生學習的影響,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其在學習過程中敞開心靈,暢所欲言。通過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地思考與發言,使其充分感受到成功,體會到被尊重和認可的感覺,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未來的預期,培養其理性思維能力,促進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提高教學效能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改變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避免學生出現“讀死書、死讀書”的情況,也需要防止課改后常發生的“滿堂熱鬧卻低效”的情況出現,從根本上實現高效課堂,進而向智慧課堂所轉變。基于此目的,教師需要重新設立教學目標,充分體現出新課改的優勢,將各類教學資源有機地整合到一起,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理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4.注重傳統文化的結合
近年來,中華傳統文化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也應重視對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品德培養。在培養過程中,應多引入優秀的傳統文化經典,在日常案例教學等活動中多安排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在對傳統文化教學中,不僅需要引經據典,還要探索將這些優秀的內容融入現代生活中,在展現優秀文化精髓的同時,賦予這些文化新的生命活力。
三、基于核心素養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
1.提高對學生核心素養形成的重視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均處于萌芽狀態,故該階段核心素養形成的關鍵就在于教師的正確引導和教育。為了有效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教師首先要形成正確的核心素養發展理念,樹立高尚的職業榜樣,以自身為教學范例,言傳身教,帶動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自身核心素養。同時根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要求,加強對初中學生法律領域內容的教學,關注法治生活體驗,促進青少年法律信仰,成為新時代下法治中國建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2.理論結合實際,創建情景教學課堂
道德與法治課堂是培養初中學生樹立正確是非觀的主要部分,其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在教學時,教師應將理論與實際生活相互結合,將案例引用到教學中,創建情景教學,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
3.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創建情景教學課堂,對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與學習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應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作為教學重點之一,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初中是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養,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由于該項教育起步較晚,在教育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在未來的時間里,需要教師進行更多的研究和努力。
參考文獻:
[1]張麗麗.淺談如何提升初中德育教育的實效性[J].好家長,2017(9):123-132.
[2]沈莉伊.基于核心素養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以浙教版《道德與法治》第一冊教材為例[J].中小學德育,2017(1):18-2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