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娜
摘 要:數學實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嚴謹的數學實驗教學,切實增強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小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并充分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興趣。教師在小學高年級數學實驗教學中要做到幫助學生找出疑惑,解決問題,切實使學生重視數學實驗探究,帶領學生感受數學世界的奇妙,帶領學生探索未知,綜合提高學生的認知和個人素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實驗;實踐
數學學科中的大部分概念理論都來源于實驗,不少的數學家都從數以萬次的實驗中獲得靈感、獲得成果、總結經驗并進行結論驗證,所以說從小學開始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實驗探究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擁有正確的教學理念,進行合適的實驗指導,才可以真正發揮數學實驗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作用。如何進行有效的數學實驗教學成了大部分教師的一大難題,本文將從實驗性教學的現狀和對策研究兩個方面進行探析,提供一些教學經驗及方法對策幫助教師開展教學任務。
一、數學實驗性教學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1.重視度不夠,學生易于輕視
學生和教師對于數學實驗模塊沒有清晰、正確的認知是現階段數學實驗教學開展受阻的一大元兇,要想徹底改變這一現狀,就要先綜合提高教師以及學生的思想覺悟,對癥下藥。小學高年級數學實驗設置的難度系數并不高,部分教師也往往因此易于忽視數學實驗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而不用心去教授,造成了教師不重視、學生太輕視的實驗教學現狀。也有部分教師還沒有深刻認識到實驗性教學的重要發展意義,只是單純地進行實驗教學,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素養。除了教師本身的問題意外,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數學實驗的結論學生在做實驗前早已知曉,導致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不認真進行自主探究,而是套用直接的結論,略過思索鉆研的過程。
2.實驗過程單一,學生積極性不高
現階段小學生數學課本中設置的數學實驗探究并不多,且較為單一。例如角的驗證實驗中要求學生實驗是否15°的角在放大十倍后仍為15°,或者角度也會隨放大倍數成倍增長。學生在實驗中量取完以后,得出一個簡單結論——角度不會隨放大倍數的變化而變化,然后實驗就告終,這樣學生難免會覺得無趣,長此以往就會出現學生對于數學實驗積極性逐漸降低的現象。這其實就是教師在教學環節的設置上出現了問題,教師未能引導學生去探究問題的本質,未能很好地引導學生做到知識拓展,使得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的過程單一,進而造成了學生于數學實驗掉以輕心的教學現狀。
二、關于數學實驗性教學的對策分析
1.如何有效提高學生對于實驗的重視程度
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實驗課的重視度是改變現狀的根本方法。一方面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前應在學生面前聲明實驗性探究學習的重要性,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為學生敲響開門磚。出于學生的安全考慮,教師應在教學開始前向學生仔細說明實驗中應遵守的紀律以及注意事項,提高學生的警覺,切實為學生著想。另一方面教師在開展實驗性教學前要做好充分的授課準備,包括實驗中學生可能會發生的突發狀況。每一個實驗過程中的細小環節教師都應該做好設置,在實驗過程中為學生普及數學實驗常識,拓展擴大學生的知識量。教師應正確認識到實驗教學是要通過實驗教授學生科學探究問題的方式,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去質疑、驗證、探究、發現,進而提高學生對于實驗的重視程度。
2.實驗過程中的趣味性拓展
數學實驗教學的設計目的不僅是讓學生去驗證某一個單一理論以加強概念記憶,而應該是由一個實驗現象或結論引發學生逐步深入探究的過程。教師為達到課標對于實驗教學的要求,在課堂上應充分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切實以開發學生思維能力、智力水平為目標完成實驗教學。數學實驗教學與課堂教學具有明顯的區別,其更強烈要求學生通過親身探究去獲得知識,親身體驗來理解、驗證數學原理。這種教學方式更注重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創新精神。教師在實驗性教學中可以采用小組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與教師講解相協調配合,引導學生由閉門造車到開放合作,讓學生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見解,并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與建議,促進學生多角度看待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并培養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以此完成數學實驗教學的趣味性拓展。
實驗課程的有效開展,通過教師指導演示,讓學生動手操作并親自體驗,有效開發學生的智力和思維,使學生擁有數學實驗思想和模式,進而促進學生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教師作為實驗課堂的引領者,要切實提高自身教學藝術,加強數學實驗教學水平,為學生展現繽紛多彩的實驗結果,為國家的發展培養出具有探究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的棟梁之材而努力。
參考文獻:
[1]陳惠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高年級教學的實驗初探[J].學苑教育,2018(2):96.
[2]鄭順娣.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2018(8).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