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壯
【摘要】“問題學生”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是經(jīng)常可見的。隨著心理成長,“問題學生”往往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有可能因為家庭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導致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發(fā)生偏執(zhí),形成學習上的一些壞習慣。對此,文章從融洽師生之間的感情,激發(fā)學習興趣,訓練有度,耐心教育以及和家庭相結合這五方面入手,探討了教育“問題學生”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問題學生;教育策略;激發(fā)興趣
“問題學生”通常紀律散漫,不思進取,厭學,成績較差等。對“問題學生”的教育和轉化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課題,也是教師工作的一大難點。筆者在教育教學工作調(diào)研中非常注重這項工作,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和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筆者認為教育“問題學生”除常規(guī)的正面引導外,還需要對其進行感化,概括起來有四個方面的策略。
一、用愛心打造感情融洽的朋友關系是教育好“問題學生”的催化劑
“問題學生”所帶來的麻煩,致使不少教師無論如何也愛不起來,有的教師動不動就“翻舊賬”“揭老底”,一葉障目,輕則批評、指責,重則訓斥、挖苦,用“你真笨”“你是倒數(shù)第一”“無藥可救”“朽木不可雕”等言語刺激后進生,草率地下結論,更有甚者以停課、處分、轉班、轉學等相脅。家訪也成了“告狀式”或“送鞭子”。教師的批評、同學的譏笑、家長的訓斥容易造成“問題學生”失去上學信心,久而久之,他們就疏遠教師,厭惡該門學科的學習,對學校生活產(chǎn)生畏懼或反感,便形成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高爾基說:“只有熱愛孩子的人,才可能教育好孩子。”對“問題學生”尤其要尊重他們,了解他們,主動、熱情與他們交朋友,在思想上引導他們,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在學習上幫助他們,構建感情融洽的、民主平等的、和諧的朋友式關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愛、集體的溫暖,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引導到教育上來。
實際上,后進生不是不想進步,而是歷經(jīng)挫折后感到成功的希望渺茫而失去自信。后進生喜歡對自己和藹可親,對自尊重、體貼、關心、支持、鼓勵、幫助的教師。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消除后進生的“阻抗”,就得給以暖暖春風般的愛,打造感情融洽、和諧的朋友式關系,做到“親師信道”。可以說,用愛心打造的感情融洽的朋友式關系是后進生轉化教育的潤滑劑。
二、抓住特點,激發(fā)興趣是轉化教育的關鍵
后進生雖然在班級中為數(shù)不多,但也有其特點。教師必須對他們充分了解,找出后進原因,對癥下藥,特別是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要充分肯定他們的行為,指導有效的學習方法,通過多引導、多表揚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和驅動力,調(diào)動了后進生的學習興趣,轉化就成功了一半。
例如有這樣一名學生,上課愛睡覺,作業(yè)也不交,學習不努力,有時逃學打電子游戲,班主任批評、訓斥都用了,就是不見效果。一了解,原來是父母離異多年,常與奶奶一起生活。經(jīng)過與家長的交流,誠摯的話語感動了家長,孩子的父親表示全力配合學校教育,于是就與各科教師一起利用各種機會幫助他補習功課,抓住他喜歡打電子游戲這一特點,在課余時間安排他去學習計算機,并常常與他交流計算機的學習情況。很快這名學生成了校園計算機操作的“小能手”,也慢慢對其他學科產(chǎn)生了興趣,成績就慢慢提高了。
三、轉化有序,訓練有度是轉化教育的重要手段
后進生的轉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后進生精心設計轉化方法,特別要確定好轉化的深度、廣度,由易到難,讓他們通過努力也能夠接受分層轉化、逐步實施的過程。如教學數(shù)學兩步計算應用題要求用綜合算術列式時,課堂穿插補差,就得讓學生先學會分步計算,再逐步引導綜合算術列式。后進生的作業(yè)最初采取“少布置、簡單題、多引導、多批改”的方法,有了進步后再慢慢擴大范圍,自己找題做,仿例題編作業(yè)的層次,最后是作業(yè)解題思路的交流和訓練。切忌后進生還沒有完全理解、掌握時就急于進入下一階段內(nèi)容的轉化教育,增加作業(yè)量,加班加點搞所謂的“強化突擊訓練”等,增加后進生的負擔,勢必會引起消化不良,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教師要因材、因人施教,做到轉化有序,訓練有度,才有助于后進生循序漸進地進行系統(tǒng)學習,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使他們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學有所進,學有所感,主動全面發(fā)展進步。
四、足夠的耐心是轉化教育成功的保障
后進生取得進步以后可能有退步,改正錯誤之后可能又重犯。對出現(xiàn)反復的后進生不僅要尊重、信賴,而且要有足夠的耐心。教師要樹立終身教育的理念,做到循循善誘,要用誨人不倦、足夠的耐心、堅強的毅力和得當?shù)姆椒ㄈラ_啟學生的心扉,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與積極向上的信心和勇氣。如果只靠簡單的命令強制實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達不到轉化的效果。教師只有具有足夠的耐心進行轉化教育,加快轉化速度,才能避免后進生的反復,使后進生的求知欲望經(jīng)久不衰。所以,足夠的耐心是轉化教育成功的保障。
五、學校與家庭相結合,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家庭教育對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父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如果能夠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家庭教育,那么學生在學校出現(xiàn)的問題會少很多。減少“問題學生”的出現(xiàn),除了采用以上幾種方式,最重要的是要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充分了解“問題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氛圍,在此基礎上與學生家長共同探討學生出現(xiàn)問題的根本原因,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具體的了解方式有很多種,例如家訪,開展家長會,打電話等,保持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給學生家長灌輸正確的教育方式,改變傳統(tǒng)“不打不成才”的教育理念。
另外,在跟家長聯(lián)系的同時,要密切關注學生在學校外的一些情況,如果發(fā)現(xiàn)有一些不良現(xiàn)象發(fā)生,例如曠課、遲到、早退、課上睡覺等,就要及時跟家長聯(lián)系,了解發(fā)生原因,第一時間進行補救,避免學生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在進行家訪的時候,要注意交流方式,不要一味地告狀,而是更多地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方式。
總之,后進生的轉化教育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工作。我們只要用愛心去情感投入,善于抓住特點,遵循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通過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定能把他們轉化成功。
【參考文獻】
[1]李國強.用愛引領,用心呵護——淺談問題學生轉化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7(01):26.
[2]馬兆文.新課程理念下“問題學生”的教育策略淺探[J].學周刊,2018(16):29-30.
[3]方海東.動機探尋:破解“問題學生”難教育的行動策略[J].班主任,2017(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