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晟
摘? ? 要: 初中班主任的學生管理工作在教學工作中占據重要地位。在新課改背景下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有著深刻的時代內涵與意義。與以往的學生管理不同,新時期初中班主任的學生管理工作要更注重學生心理,深入了解學生的狀態,運用更有效的方式管理學生。本文立足于此,對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學生管理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 新課改? ? 初中班主任? ? 學生管理
班級管理工作的主體雖然只有師生,但由于學生眾多且學校事務繁雜,管理難度較大。初中班主任與其他任課老師不同,承擔的責任更重大,要顧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心理狀態和未來發展,加之初中生正處于生長發育關鍵期,學習壓力大,情緒難免出現波動,容易導致一些突發情況[1]。因此,初中班主任的學生管理工作要兼顧學生特點和教學任務,在一定策略指導下進行學生管理。筆者試從老師、學生與其他三個角度進行闡述。
一、班主任角度:了解現狀,擔負責任
(一)了解學生現狀。
做好班級學生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學生現狀,具體包括:初中生的思想、學習狀況、身體素質、家庭條件等各方面的實際情況與現實狀況。班主任要積極做好學生的了解工作,有側重地詳盡了解,如學生的家庭狀況。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所以班主任要有針對性地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實際,綜合學生的家庭狀況、家庭教育,分析他們產生某種行為的原因,多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問題,培養師生之間的同理心。初中生在生理上已接近成年人,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思維越加靈活,看待事物的能力有所提升。但是,社會經歷不夠豐富,社會經驗較少,心理上仍處于半成熟向成熟轉變的過渡期,情緒處于不穩定狀態,容易產生極端心理。因此,班主任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對學生的發展狀態與心理狀態多加重視,而不是一味地關注成績,忽視這些容易影響學生學習與成長的因素。
(二)樹立高度的責任意識。
班主任與其他任課老師不同,具有更加重大的責任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幫助他們健康成長。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容易受到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如社會客觀環境、學生主體變化影響等,許多既定的目標也許受到干擾而無法進行下去。這就需要每個班主任保持帶班的信心,把握育人過程中不利因素之間的作用,堅持樹立信心,全身心投入學生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僅要做初中生成長階段的引路人,更要做學生信賴的知心朋友,以高度的責任意識擔負起管理工作重任,積極履行好班主任的職責。
(三)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
在實際學生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必須服眾,樹立威信,這種威信來自班主任自身的作風。如果班主任戴著有色眼鏡對待學生,那么他就得不到學生的尊重,也就是說,班主任樹立威信的第一個要素就是公平公正。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一視同仁,不以學生的成績優劣、家境好壞或學生與自身的關系進行評判,積極做公正事、說公道話,才會贏得學生的欣賞與認同,才會在心中認可班主任的管理。其二就是率先垂范。班級管理體現了班主任的能力水平,要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盡早實現管理目標,班主任就要先帶頭,嚴于律己,身體力行,以實際行動感染學生。如要分小組打掃衛生,班主任要積極行動起來,參與教室打掃,而不是當甩手掌柜,指揮學生做事。只有讓學生感受到平等與榜樣的力量,才會心悅誠服地服從班主任的安排,努力完成各項任務。在新課改大背景下,教師更要與時俱進,主動更新思想觀念,積極學習互聯網領域新的知識內容,勇于接受新的教育管理觀念與教學方法,在實際班級管理中予以驗證,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站在學生的視角,以學生為本
(一)以學生為中心,實施民主管理。
教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學生管理也是如此。只有以學生為主體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2]。新時期教育方式與以往不同,班主任的專斷式教育不能適應學生自由發展需求,民主管理才是時代的主流。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不論是學習方面還是為人處世方面,班主任都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參考學生的意見與觀點,給學生留有一定的空間進行自我管理。
在實施民主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嚴把度量關,將主要管理與次要管理區分開來。主要管理在于自己,一些細節可以讓班級學生管理,從而實現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既能貫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又能增強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促使他們積極參與管理活動,增強管理事物的能力。因此,學生會減少對班主任管理的反感或抗拒情緒;通過管理練習,學生在學習中會更富有邏輯性,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有利。
(二)加強溝通交流,組建班委團隊。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級規范建設至關重要。初中學生尚未成年,自制能力和心理都沒有成熟,需要班級管理加以規范,班規是班主任規范學生的基本內容。班主任要主動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傾聽他們的想法,特別是有些獨生子女長期在家受著老一輩的溺愛,性格上難免存在一些小毛病。教師要從學生角度看待問題,找到合適的方法與學生間建立起心靈與心靈的溝通,促使學生加強對老師的信任。例如:在制定班規、舉辦班級干部評選或班級榮譽建設等重大事項時,可以采用班會討論等形式,讓學生自主發表意見與看法,教師可就平時對班級學生的關注,為學生們提供意見,盡量選取一致受到他人擁戴的學生。其中,筆者認為學習委員與文體委員的選擇尤為重要,學習委員要有積極向上的面貌,主動承擔起聯系各學科老師與班級同學的重責,樂于幫助偏科的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文體委員主要負責班級文明體育娛樂活動,初中學生每天面臨較大的課業壓力,需要通過體育鍛煉與豐富多彩的校內外實踐活動,親近大自然放松心境,一起積極參與到集體形式的競賽活動中,增強體質。班主任在組建班委團隊時一定要綜合考量,教師可將部分權利交給班委團隊,促使學生時刻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帶動班級形成良好學習氛圍。
(三)激勵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學生管理的最終目標是健全人格,實現理想。在應試教育體系下,學生的共同目標是順利度過高考,取得良好成績。因此,班主任要立足這一點,積極鼓勵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目標,制訂合理的計劃,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要有信心地走到終點。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挖掘他們的潛能。對任何水平層次的學生都要采用激勵方式,堅決不放棄對他們的教育。如有的學生喜歡英語,有的學生擅長體育,這些都是學生的閃光點,班主任要鼓勵他們繼續發揚下去。有的學生也許性格內向,但想法獨特,班主任要鼓勵這樣的學生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觀點。也就是說,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積極鼓勵每一位學生,通過不同的激勵方式讓他們樹立自信和正確的價值觀。
(四)綜合能力培養,大力推動創新。
在新課改標準下,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應該更加具有系統性,班主任要主動向其他學科教師了解學生的情況,結合學生近期的整體情況調整管理策略,有的放矢地推進班級管理。班級是一共同集體,容納著不同性格、富有個性化的學生,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興趣組織一些綜合性較強的活動,班級與班級之間可以經常聯合組織活動,如:“科普知識分享會”等,加強生生、師生間的交流,主動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悟與體驗,建立和諧的友誼。特別是在團隊協作時,每一個學生都勇于奉獻自己的力量為集體爭得榮譽,促使學生協調組織能力與團隊意識。新課改下提倡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需要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密切注意每個同學的興趣愛好及發展意向,并且以此為基礎幫助學生形成創新意識,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級內部或聯合整個學校開展創新研討會、創意繪畫比賽、創新設計比賽等,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與創新熱情,引導學生正確合理地使用互聯網平臺,努力將創新意識融入日常教學和生活中,讓學生真正愛上創新、享受創新。
三、其他角度:班風建設與家長作用
(一)打造班級文化,優化班風建設。
良好的班級文化有助于學生日常學習與觀念培養。班級文化涉及許多方面,如環境、制度、活動等,良好的班級文化是營造和諧班級環境的助推劑。因此,班主任作為管理者,要積極打造健康的、陽光的班級文化,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正確地看待自己看待他人。同時,班主任要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與文明習慣,讓他們更好地管理自己、適應社會。總而言之,要充分發揮班級文化的積極作用,發揮班主任的培養教育能力,提高學生的管理質量。此外,班主任還要優化班風建設,所謂班風即班集體呈現出來的風氣。任何一個班主任、班集體都希望自己所處的風氣是優質的、是正能量的。因此,班風建設需要多方面主體共同努力。其中,開展有趣的班級活動是營造和諧向上的班風的有效途徑。如舉辦班集體讀書交流會,或者運動聯誼賽、辯論賽等,活動形式多種多樣,重點在于需要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感受活動的樂趣,營造良好的氛圍。學生們在活動中提高管理與組織能力,同學之間相互促進感情,有利于增強班級凝聚力,對優化班風建設大有裨益。
(二)拓展教學資源,德育教育多方向開展。
道德行為是評判一個人道德水平高低的唯一標準。只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道德教育才得以深入開展,最終內化為自身品德。除了日常班隊會、政治課程中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的開展還可結合周邊環境與資源,周末或寒暑假,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向英雄、偉人致敬與學習他們身上的優秀品格和無私奉獻、敢打敢拼的精神。學校還可組織學生到敬老院送愛心,幫忙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聽老一輩的人分享他們的人生經歷,從而培養學生對長輩的尊重與孝敬之心。實際上,我們身邊可以利用的德育教育資源非常多,班主任在組織德育教育工作時要充分利用身邊資源與學生生活相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磨煉學生的道德品質。
(三)家校合作,雙重管理。
為取得更加優良的管理效果,家校合作是行之有效的好辦法。長期以來,一些家長忽視自身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認為教育只與學校有關,自己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參與教育。殊不知這樣的思想并不利于學生健康發展。因此,在班主任學生管理工作中,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有助于工作進程的開展與工作效果的增強[3]。班主任要積極與家長溝通,取得他們的支持與配合。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各種信息技術隨處可見,為班主任管理指出新的方向,平時可適當利用先進的管理設備、新媒體技術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可利用社區、QQ、微信等通信手段與學生家長及時溝通,發布活動消息,在彼此交流過程之中還可以互相交換觀念,融合多種教育方法,深化學生管理工作。在與家長溝通時,班主任要注意因人而異,綜合考慮家長的年齡、知識水平等多方面情況,對于家長提到的建議或意見要耐心接受,對于家長提到的一些要求要冷靜理智地對待,只有以平和的情緒溝通,才能達到互相理解與配合的目的,才更有助于學生管理工作。
四、結語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對于學生健康發展及教學任務的開展有著重要意義。因此,班主任管理時要注意學生特點,注重方式運用,以民主的、溫和的方式進行系統管理。筆者對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學生管理的具體策略分主體進行了探討。其一為班主任自身,重點在于了解學生的現狀,樹立高度的責任意識及以身作則地進行管理;其二是站在學生視角,呼吁班主任以學生為中心,貫徹民主管理方式,還要激勵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其三在于班風建設與家長配合,著眼于學生綜合管理效果增強。總之,初中班主任在學生管理中責任重大,要使管理工作有效開展,任何一個主體與影響因素都不應該忽視。
參考文獻:
[1]徐潔.淺談初中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3(11).
[2]旦增曲扎.淺談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策略[J].新課程(下),2013(02).
[3]郭穎.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J].學周刊,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