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衛

【摘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在高校教育中,各個學科的教學也有了明顯調整。由于信管專業的應用性比較強,做出相應的教學改革十分必要。
【關鍵詞】職業標準 ?模具專業 ?課程改革 ?實施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1-0018-02
近幾年來,在很多高校中,均開設了模具專業,為了使學生掌握模具專業的相關技術,應該豐富學生的模具專業知識,使學生能夠獨立完成模具制造,進而成為應用型人才,因此,模具專業需要做出相應的改革,根據職業標準,全面進行課程改革,這是當前需要迫切實現的任務。
一、模具專業課程改革的思路
在高等院校中,對模具專業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應該明確相關課程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在此基礎上,按照既定的教學目標展開教學任務的設計,可以按照下圖的思路進行教學改革。
對于專業能力的教學目標來說,應該緊緊圍繞著職業標準進行確定,并且,還應該滿足高等學院的職業素質要求。通過國家的職業標準,可以客觀考核勞動者的培訓成果,也是重要的考核依據,可以充分反映出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方面的實際要求,不僅涉及了知識、技術,還涉及了職業素養等諸多內容,而且,這些要求也充分反應了高校教育的教學目標。在職業概況中,包括的內容比較多,比如:名稱、定義,以及職業環境等,基本要求圍繞著職業道德,以及基礎知識,需要對技能、知識進行調整,還要對工作要求、鑒定比重進行調整。經過大量的教學改革可知,在現階段中,項目化教學是當下高等教育的重要培養目標,也是有效的課程模式,可見,對模具專業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應該圍繞著項目化教學做出合理的改革,讓學生可以獨立完成相應的項目,在制作模具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進而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在整體上,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水平,從而實現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
二、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
針對有名的汽車企業,應該對其典型的模具產品進行深入了解,從設計環節,再到制造環節,以及調試環節中,都要展開深入的研究,并且,從市場需求出發,根據職業標準,明確學生應該具備的職業功能、教學內容,進而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經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明確模具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另外,在課程改革中,還應該考慮到學生的職業規劃,為實現學生的長遠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相關的塑性成形工藝理論知識可以進行保留,不過,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忽略基本理論推導,主要向學生介紹具體的應用方法,以及設計方面的注意事項等。
三、教學項目的確定
對于模具專業的學生來說,在畢業之后,往往從事在汽車制造行業中,對教學項目進行確定時,教師可以按照企業的工作崗位需求進行確定,在項目實施中,應該基于職業等級要求,對課程教學順序進行合理安排,也就是說,要從初級工逐漸過渡到高級工。在一個項目中,往往包含著相應的子項目,在子項目中,也是圍繞著工作崗位順序來實施的,一般會涉及沖孔模、拉伸模,以及圓管沖模等。在橫向方面,按照“工作崗位”進行劃分,在縱向方面,根據“技能等級”進行劃分,經過相互交織,形成了系統的知識框架。經過這些項目的實施,學習可以掌握沖壓成形的基本原理、結構工藝性、工藝計算、設計步驟等。在所有的子項目中,均具有完整的操作流程,在內容構成中,也是從淺到深的,陳述性知識與過程性知識進行了有效整合,也對學生的職業素質進行了重點培養。
四、組織與實施教學
要想項目化教學得到全面實施,對于模具專業進行教學時,可以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方式,將“教、學、做”進行有機結合。在實際教學的過程,按照學生的學習習慣來實施,在子項目進行講解前,可以利用微課,以及教學資源庫等,對學生進行線上教育,讓學生充分掌握相關模具品的特征,進而對模具知識的學習具有初步的感性認識。比如說,對沖孔模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于虛擬拆裝軟件,以及真實的模具,讓學生親身參與模具的拆裝訓練,讓學生充分了解模具的結構,能夠認識到各個零件的關系,對相關的工具進行熟練應用等,經過學生測模具的零件的具體尺寸,可以構建出相應的模具零件模型,在此基礎上,對測量結果進行深入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進一步理解相關的設計理論,有助于學生在日后的設計中,可以順利完成設計目標。利用項目載體,可以對尺寸進行調整,讓學生獨立完成類似的模具設計。學生會在項目設計的過程中,在初始階段,應該由教師主導,然后,過渡到學生為主體。經過項目的實施,不僅學生掌握的專業知識,也提升了操作技能,職業素養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五、考核模式以及考試方法
對于模具課程來說,經過項目化的教學方式的實施,對期末考核方式進行了取消,經過改革之后,可以有效防止學生的日常不努力問題,在考試前,對于臨時抱佛腳的方式已經不能取得較高的成績了。對項目考核的時候,經過過程考核的實施,以及期末理論測試的實施,在二者有效結合的方式下,取得較滿意的改革成效,其中,對于過程考核來說,占總分數60%。在過程考核中,對學生的實操能力,技術水平,以及崗位標準,以及職業素養進行了全面考核。在期末理論測試中,考試內容僅僅圍繞“職業標準”進行測試。
六、項目化教學的相關實施注意事項
(一)設計與布置課程
對于教學項目,可以成為能力訓練的重要載體,在專業知識原理教學中,也是關鍵的載體,另外,在創新設計方面,也可以成為有效的載體,在職業道德的培養中,教學項目也是重要的載體。對于專業課程進行設計的時候,應該滿足認知規律,以及相應的教學要求。在專業課程進行教學之前,作為本專業的教師,需要為學生布置明確的學習任務,制作詳細的任務單,讓所有的學生都了解學習任務。在任務內容方面,應該清楚明了,做出明確的說明,在成果方面應該具體,并且,具有明確的評價標準等。在課程的實施中,要對學生提供相應的參考資料,以及有效的教學資源。
(二)組織和實施教學項目
在模具專業教學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不過,該門課程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教師親身的演示,經過教師的指導,可以讓學生親身參與相關模具項目的實施。由于教學項目的實施規律需要遵循由簡到繁的原則,教師的指導比重應逐漸減少,經過這樣的方式,在根本上,可以有效提高本專業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教師進行項目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完成相關的設計與制造任務,提升學生的實操技能以及職業素養,讓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之后,會讓學生產生較強的自信心,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在日后的學習中,學生也會積極探索,從而實現預期的教育改革目標。然而,為了確保教學效果,在課程改革中,應該不斷糾正學生的不足,在項目實施中,指出學生存在的不足。不僅如此,還應該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全面監督,做好材料的整理工作,進而制定可行的課程改革實施方案。
七、結語
綜上所述,在模具專業課程教學中,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具有良好的技能,這是明確的改革方向,值得深入研究。對于模具專業課程,應該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在教學改革中,根據職業標準進行教學改革,從而對教學內容進行本質上的改革。基于職業標準,對模具專業課程進行改革之后,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讓該專業的教師進一步認識了職業標準中的相關知識點,經過模具專業的實施,大部分學生可以將相關的知識進行合理應用,進而解決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楊云龍.基于職業標準的模具專業課程改革與實施[J].遼寧高職學報,2017(05):67-69.
[2]戴士弘.職業院校整體教改[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5.
[3]肖亞慧.《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5(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