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興
摘 要:少兒圖書館的存在是為了促使青少年兒童積極參與閱讀活動,能夠掌握閱讀的方法,并愛上閱讀,從而促進我國青少年兒童文化素質的提升,由此推動我國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少兒圖書開展的親自閱讀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親子閱讀不僅能夠提升親子之間的情感,還能夠促使少兒主動參與閱讀活動。本文以湖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為例,簡述其開展的親子閱讀推廣活動,并針對性地提出優化策略。
關鍵詞:少兒圖書館 親子閱讀 推廣活動 思考
親子閱讀也被稱為親子共讀,即是將圖書作為媒介,將閱讀過程作為紐帶,促使家長和少兒以多種形式分享的閱讀過程。親子閱讀于20世紀60年代誕生,新西蘭教育家系統化地分析閱讀過程,并創造了少兒與成人互動式的閱讀方式,由此提出了親子閱讀。在隨后的發展中,親子閱讀被多個國家引進,并且獲得了良好的運用效果。作為早期閱讀重要的組成部分,親子閱讀的出現不僅能夠使得少兒增長知識、開拓視野、豐富想象,還能夠增加親子之間的互動交流,促使親子感情得到提升,由此提高家庭教育質量以及家長的綜合素養。
一、開展親子閱讀推廣的意義
(一)促使家長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家長在少兒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是孩子的首位教師。由此,家長對孩子閱讀要有正確的認識,并積極投身于早期閱讀中,與孩子共同分享其中的樂趣,促使家長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讓孩子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親子閱讀能夠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促使孩子與家長一起進行閱讀,增進感情、享受樂趣,能夠為日后開展閱讀學習夯實基礎。許多家長對于早期閱讀都有正確的認識,并且意識到了親子閱讀的重要性,但是尚未明確其中存在的價值與內涵。閱讀時,大多數家長會將早期閱讀當作是識字、計算,從而使得閱讀過程機械化,使得孩子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識字、算數中,由此將孩子推入了灌輸式的教育模式中,形成了工具式閱讀,忽略了親子閱讀在培養孩子習慣興趣、閱讀能力、情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作用。
(二)培養少兒閱讀習慣
少兒掌握語言的關鍵時期、敏感時期便是學齡前,這段時間少兒大腦的快速成長會對語言形成良好的儲存能力與吸收能力。作為社會教育機構,少兒圖書館有責任義務指導少兒閱讀,是實現少兒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場所,少兒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館藏資源,通過親子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促使少兒在館內人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參與活動,喜歡圖文并茂的圖書,能夠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與閱讀習慣,長此以往在這樣的環境下得到表達能力的提升,由此,少兒圖書館成了幼兒掌握語言的最佳課堂。
(三)促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同步發展
曾有學者表示:“也許你擁有無數的寶藏,遍地黃金、滿屋珠寶,但是你仍然沒有我富有,因為我有給我讀書的媽媽”。在孩子的認知中,親情高出任何感情,孩子身心健康發展與家庭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將親子閱讀作為紐帶,為孩子與家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創設環境,不僅讓孩子感受家庭的關愛,還能夠促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同步發展。
(四)促進少兒圖書館的發展
少兒圖書館開展親子閱讀推廣活動,不僅能夠實現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開發智力、提高孩子閱讀能力、表達能力,還能夠促使圖書館的教育智能得到充分利用。親子活動的開展,是推進終身教育的開始。行之有效的親子閱讀活動,不僅是讓家長與孩子共同享受美好的閱讀時光,構建持續、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也是在愛的包圍下,促使孩子能夠熱愛閱讀、熱愛書籍,從而深深熱愛圖書館。由此可見,親子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還能夠促使孩子學會有效利用圖書館資源,這對于促進少兒圖書館的發展具有關鍵性的作用。親子閱讀活動在少兒圖書館的開展,能夠獲得公眾的認可,獲得相關部門的重視,推動少兒圖書館的長遠發展。
二、湖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開展的親子閱讀活動概述
(一)禪繞畫活動
2019年8月25日開展了親子閱讀推廣活動之禪繞畫活動。該活動已經舉辦好幾場,此次活動有20多對親子參與其中,通過幾次的學習與練習,在最后一期大家交出了滿意的禪繞作品。此次教授了“干草捆”“春天”“立體公路”“商陸根”“新月”等圖像,雖然看上去非常復雜,但是通過館內老師的講解,親子學員們紛紛消除疑慮,專注其中,一筆一畫的描繪著纏繞圖樣。活動下半場,在館內老師的帶領下,通過禪繞8步法,練習學習過的圖樣創作完成禪繞作品,親子學員們靜心禪繞,整個過程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專注其中,沒有出現較多的錯誤,跟著感覺前進,感受愉悅自在,在豐富的想象力中無限延伸,迸射出無限的可能性,獲得美好的體驗。
(二)親子手工活動
教師節來臨之際,在科普借閱室組織了以創意毛根花盆栽的主題親子手工活動,為了讓孩子理解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繼承發揚優良傳統,組織孩子們制作禮物贈予給自己的老師。由館內老師介紹了活動主題,并示范講解了盆栽的制作過程,孩子們在家長和老師的指導與幫助下,充分發揮想象力,根據自己的想法用心制作著“禮物”。小花中飽含了孩子對老師的愛意。作品完成后,孩子們非常欣喜,與家長和伙伴們共同分享自己的作品。
(三)“書中故事我來講”主題繪本活動
親子主題繪本活動會不定期地開展,大多數情況下會根據具有紀念意義的節日開展。例如:母親節主題繪本講讀《超級媽媽》,主要邀請孩子參與其中,進行繪本內容分享,同時拓展延伸,指導孩子制作手工——送給媽媽的禮物,由此增強親子情感;不定期的主題繪本活動有:《和甘伯伯去兜風》《小豬,別哭了》《小老鼠飛上天》等,在繪本分享后,館內教師會帶領著親子延伸學習,進行手工制作,在家長與老師的指導幫助下完成作品的制作,促使孩子在極富趣味性的閱讀體驗、制作體驗中,增進與家長的互動交流。
三、少兒圖書館在促進親子閱讀推廣的思考建議
(一)有效提升館內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
少兒閱讀需要在成人的指導協助下完成,所以,開展對應服務工作的人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以及文學素養,還要掌握繪本分享的方法,以及各種服務技能。對此,館內工作人員不僅要逐步提高自身綜合素養,還要積極參與閱讀方法、閱讀理念以及兒童文學、兒童心理學、行為學、教育學等專業知識的培訓,為親子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儲備知識與能力。
(二)注重家庭不同成員的積極參與
親子閱讀主要的開展方式包括了講故事,而在我國,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女性給孩子講故事,其中70%以上的爸爸極少陪孩子進行親子閱讀,也極少給孩子購買圖書。相反,70%以上的孩子都想爸爸給自己講故事,在生活中遇到問題向爸爸尋找幫助占據了90%,其中經常性作出這樣反應地有一半以上,由此可見,孩子非常喜歡爸爸陪伴下開展的閱讀,爸爸這一角色在親子閱讀的開展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其形成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父母選擇閱讀的內容會存在巨大的差異,例如,媽媽更偏向于細膩感人的閱讀內容,而爸爸會選擇富有知識、幽默、思想豐富的閱讀內容;另一方面,針對同一本圖書,爸爸或者媽媽帶領孩子進行親子閱讀會存在巨大的差異,會讓孩子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因此,注重家庭不同成員積極參與親子閱讀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少兒圖書館在親子閱讀活動的開展中,應該提倡爸爸積極參與其中,表明不同家庭成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轉變以前主要由母親進行親子閱讀的狀況,構建書香家庭等親子閱讀活動。《朗讀手冊》的出現改變了無數家庭的親子閱讀現狀,該書的作者作為兩位孩子的爸爸,認為孩子朗讀便是對他們最好的愛,由此明確了爸爸參與親子閱讀的影響力與必要性。
(三)創新親子閱讀活動的開展方式
親子閱讀活動的開展,必須充分考慮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考慮其興趣愛好,從而不斷改進與創新親子閱讀的形式,吸引更多的讀者參與其中。少兒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館內資源優勢、館內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優勢,構建網絡親子互動平臺。例如,美國相關圖書館便聯合構建了一個少兒數字圖書館,命名為“故事天地”,核心作用是為少年兒童提供手工活動、在線游戲活動、在線講故事、推薦圖書書目、為家長提供親子閱讀資料,以及提供閱讀知識等。與此同時,會定期地開展閱讀分享會,主要由推廣閱讀圖書書目、熟知如何開展親子閱讀的家長,就如何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閱讀圖書、親子閱讀技巧、親子閱讀的互動方法、親子閱讀實踐等內容進行探討分析。
(四)構建輕松的閱讀環境
人的行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干擾,孩子亦是如此,為了促使閱讀活動順利開展,必須為孩子營造輕松的閱讀氛圍,在良好的閱讀氛圍中,往往能夠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從而實現閱讀效率、閱讀質量的提升,對此,少兒圖書館的閱讀環境是用于衡量其辦館水平的重要指標。就孩子身心發展特點來說,他們對于外界有著強烈的敏感度和好奇心,能夠敏銳察覺外部環境。同時,由于階段性發展的特點,可以通過閱讀情景帶給孩子身臨其境的閱讀感,促使孩子能夠投身其中,提高閱讀質量。
在現代化社會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培養少兒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已然成了大多數家庭的教育理念。針對親子閱讀活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少兒圖書館必須立足當下,充分利用館內優勢,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親子閱讀推廣活動,豐富內容和形式,讓孩子熱愛閱讀,積極參與,從而實現孩子文化素養的培育,為孩子的發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麗紅.縣級圖書館繪本親子閱讀推廣的實踐與思考——以云和圖書館“七彩繪本親子閱讀活動”為例[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 2017(11):67—70.
[2]楊曉燕.公共圖書館開展親子繪本閱讀推廣服務的思考[J].云南圖書館,2017(1):32.
[3]王菁菁.公共圖書館親子閱讀社群建設的思考——以南京圖書館為例[J].情報探索,2018,1(5):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