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莉
摘要:新課改進程的深入推行,讓學生團隊協作學習精神的培養愈加變得關鍵,所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創設方式愈加廣泛。在小學時期語文課程的實際教學中,創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于學生掌握語文知識與提升語文核心素養而言都是非常關鍵的,其能夠切實培養學生個體的聽說讀寫能力。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相關知識內容的闡釋,切實展現出其無可替代的關鍵性。著重闡釋小組合作模式在實際教學中的落實實施,探究在小學時期語文課程實際教學中創設小組合作模式的方式,以切實提升學生個體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時期;語文課程;實際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創設
小組合作學習,也就是要把幾個層次不同的學生進行有效組合,之后基于小組單位為實現同一個學習目標而努力,獲得的成績就是這個小組總體的成績,教師可以基于這個成績對組內成員進行衡量。在這個學習活動中,某一個學生或者幾個學生獨有的優勢,都無法替代整個學習小組的衡量標準,需要所有學生一起努力,找到探索研究的機會,從而實現所有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在小學時期語文課程實際教學中創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意義
1.團結協作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培養學生個體的團隊協作精神,基于合作、交流等活動的展開,創設出積極、正面、向上的學習氛圍,并且為了實現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成功,學生之間一定要相互鼓勵與幫助,這樣才能通過團結協作實現學習目標,
2.以人為本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創設一定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個體的意愿與情感,這是以人為本最為顯著的展現。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在這個過程中,不光要讓學生知道小組是一個集體,是學習中的主體,同時也要認知到每個同學也是獨立的個體,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要予以尊重,并且傾聽組內各個成員的想法與思路,傾聽其他小組的想法與思路。
3啟發與互補
組內學生成員的學習能力、智力能力、認知能力、認知風格等層次都是不同的,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創設,能夠使學生之間實現相互啟發與補充。此外,組內成員之間存在的觀點差異通常會在交流過程中碰撞出全新的觀點與想法。
4.深化記憶
不同層次的學生,其各自的長處也是不同的,組內成員之間進行相互學習,能夠深化學生個體對知識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強化課堂教學的成效。
二、在小學時期語文課程實際教學中創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需遵循的原則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當前新課程改革及素質教學背景下積極倡導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蓪⒋朔N學習方式看作是對傳統課堂中學生學習方式的挑戰和突破。新課程改革之后就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進行強調,教師不僅要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要求,還需將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作為教學重點,進而引導學生向更加積極、主動且獨立的全新學習方式進行轉變。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符合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眾多需求,所以說當前眾多小學語文教師紛紛適應改革趨勢就小組合作學習方法進行積極應用,但是綜合來看,其應用結果過于側重形式,并未將此種學習方法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下面就小學合作學習方法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遵循的原則進行簡單整理。
1.獨立思考原則
就合作而言,其通常與交流存在密切關聯。所以說獨立思考是交流及合作的基本前提。小學合作學習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進行應用,可將小學生之間的合作過程看作是交流的過程,為了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小學生在進行交流合作之前要具有自己的獨立想法,并將獨立思考貫穿小組合作始末,只有如此才能確保合作學習的效率以及質量,小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受益。
2問題設計原則
小組合作學習中應用的探究問題不僅可側面呈現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于小學生對教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有積極意義。因此,教師就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應用的問題進行設計時要確保其具有開放性及挑戰性,進而確保此問題可就小學生探索問題的意識進行有效激發,使其可通過問題的自我探索過程獲得知識并拓展知識面。嚴禁出現教師為了迎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就低效甚至無效問題進行設置的情況,徹底解決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過于嚴重的問題。
3.合作契機原則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時間相對有限,因此無法頻繁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所以教師要利用有限的時間積極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抓取最有利的合作學習實際進行應用,當學習結構相似的知識點時教師要積極組織小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通過思維碰撞解決相似知識容易混淆的難題;如學生存在獨立思考障礙但是問題解決方法相對多樣化時,教師也可就合作學習形式進行應用,讓小學生通過相互討論和探索就問題進行解決;如小學生需要就某一階段的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時,教師可讓小學生將歸納的知識點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同學之間取長補短,不僅可激發小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可切實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于小學生整體學習效率的提高有積極意義。
三、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表現形式的具體創設
1.小組合作相關的要求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創設也是如此,要著重強調合作學習的對象和內容,對象就是組內的各個學生成員,內容則是教師向學生提出的問題。各個小組的組成形式,無需對學生進行強制組合,學生可以自由地進行組合,組內各個成員的合作也都是平等的。組內不能存在靜默與獨裁的行為,每個組內成員都要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互相之間進行合理有效的交流與溝通,確保學習目標能夠順利地實現,只有將上述幾點都做到,才能切實培養學生個體的聽、說、讀、寫能力,并且最終完成學習目標。
2.著重培養學生個體的聽說讀寫能力
小學時期語文課程的實際教學,最為關鍵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個體的聽說讀寫能力,針對學生活潑好動的特征,使用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強化對學生個體的有效培養。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新的教材知識時,教師可選擇一個組員來閱讀教材內容,這樣,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就會知道自己不認識的字詞具體應該怎樣讀,也會知道這名學生哪里出了錯,這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不但能夠強化與同學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還培養了其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意識,強化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3.激勵形式
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激勵的形式有兩種,即物質上和精神上的,當小組合作學習實現了學習目標,而且每個組內成員都獲得提升之后,班主任教師所給予學生的獎勵都有巨大的鼓勵作用,班主任教師可以把書、筆、本等文具用品,也可以用流動紅旗、獎狀等,或者自由活動時間等,這些都可以用來當成是獎勵品獎勵給學生,但是班主任教師一定要注意,獎勵給學生的物品以及方式要基于學生的年齡與喜好,也就是說一定要與時俱進,使設置的獎勵形式能夠激發學生個體的學習積極性。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定要有針對性,設置的高度、維度不同,收到的學習成效也是不同的,要求班主任教師在為學生創設小組合作學習目標的時候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層次與特征上存在不同的學生,要設立不同的學習目標,這樣才能確保所有學生的努力付出都會有所收獲,這樣才能夠調動學生個體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四、在小學時期語文課程實際敦學中創設小組學習模式的方式
小學時期語文課程的實際教學,最終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個體的聽、說、讀、寫能力。因為小學時期的學生一般都較為活潑好動、表現欲較強等,因此班主任教師要針對這些因素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創設。
1.生字
為學生講解生字的時候,一般都是教師先為學生拼讀與講解,之后創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強化學生的記憶與練習。比如,在教師為學生講完生字后,引導學生組成二人合作學習小組,一個學生像教師一定進行講解,另一個學生判斷正誤,這個過程既能幫助學生明確正確答案,又能夠深化學生對生字知識的記憶,學生在相互之間的聽寫練習中,不僅會認識并且記住更多的生字,而且整個合作學習過程中聽和寫的能力。
2.詞語
每個學生所接觸的現實生活都是不同的,其對知識內容的理解與認知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在引導學生進行詞語的基礎練習時,會有很多近義詞、反義詞的相關知識,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一般也就能說出四五個,可是如果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回答,通常都能回答出十幾個,幾個學生的交流與溝通,不但能讓學生把自己理解的那部分闡釋出來,而且能夠激發學生個體的想象力與創新能力,創新出更多的詞語。
3.朗讀
在對課文進行朗讀教學的時候,教師課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基于文章特征來明確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例如,在為學生講解《三打白骨精》一文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分飾文章的不同角色并進行朗讀,用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課堂中進行演示,讓學生基于各個小組學生朗讀、傾聽與交流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沒有對話旁白的課文內容,兩人小組就可以了,一個學生朗讀,另一個學生傾聽,發現問題的時候及時進行糾正,不但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且能夠實現共同進步發展的目標。
4.寫作
小學時期語文課程的學習,在寫作過程中通常都會出現錯字、重復、病句、欠缺條理性、詞不達意等情況,而以上情況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卻能夠得到有效解決,組內成員相互關鍵寫作內容,并且進行有效的提出、傾聽、探究討論與改正,之后將優秀的文章在班級中進行展示,切實提升學生個體的寫作能力。而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教師一定要在一旁認真觀察,以給予學生及時有效的引導。
在小學語文課程的實際教學中創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但能夠培養學生個體的團隊協作精神,而且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效,組內成員能夠相互傾聽、闡述與寫作,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個體性格,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創設中,班主任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諸多方面進行了解與把握,這樣才能將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發揮出來,切實促進學生個體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