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敏
摘要:隨著課改的不斷強化,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構建優質課堂。優質課堂簡言之就是充分利用好每節課的時間,最大程度上發揮教學的功能,完成教學目標。看似容易,實則困難重重,教師們根據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水平,深度分析優質課堂的特點和模式,主動探索構建優質課堂的教學策略,對高效的方法進行實踐應用,積極改進和完善優質教學方法。以小學數學為例,為構建優質的數學課堂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研究。
關鍵詞:優質課堂;小學數學;教學研究
優質課堂受到家長們和老師們的重視,家長渴望孩子們能在學校受到優質的教育,教師們希望把最優質的教學方法呈現在課堂上,讓學生的課堂收益達到雙倍的效果,優質課堂的關鍵重任落在了教師身上,教師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不斷研究、創新、推進新的策略,找到與孩子們相匹配的教學方法,引導理論知識和有趣的實踐活動相結合,為孩子們提供更全面、更優質、更舒心的教育。
一、優質課堂的核心理念
優質課堂最核心的理念是:遵循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規律,按照教學步驟和內容,通過形式各異教學策略的運用,激發孩子們愛好學習、快樂學習、沉迷于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啟發孩子們獨立去完成課堂任務和訓練,建立起更高質量的課堂學習環境,順利達成教學任務。在優質課堂中,師生身份對調,讓孩子們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公,與學生建立起友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們聚精會神為培養高素質人才奉獻更多、更大的力量。
二、構建優質課堂的有效方法
(一)預學后教,自主有效學習
“學”和“教”是一個矛盾共同體,它們各自的主體不同,行為方式完全相悖,“學”的主體是學生,包括學習策略、技能、基本素養等;“教”的主體是教師、前輩,包括教學設計、過程、研究等,唯一的共同點是兩者有一種密切的聯系:知識的傳遞。預學后教的教學方式通過概念的引入在學生心中先有一個模棱兩可的樣形,在學習過程中再對概念的形成理解、深入,最后根據具體的掌握情況進行延伸鞏固練習運用。通過分層預習,層層遞進,由簡單過渡到困難,小組成員間互相交流學習、糾錯,把新引入的知識加深鞏固,最后教師上場將重難點教給孩子們,這樣預習式教學培養孩子有效自學的技能,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對新知識進行鞏固記憶。
以圓的周長一課為例,預學的目標由填空題(主要涉及概念)、思考題和問答題組成。同學們先對本節課學習的重點概念進行預習填空,圓周率的字母用( )表示,保留七位小數的近似值為( ),計算圓周長的公式是( );思考題:由概念引發出一個問題,半圓的周長怎么計算?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思考、動手畫一畫,區別圓的圖形和半圓的形狀有何不同。在觀察的過程中,培養動手操作技能。數學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問答題,依據課本上的案例和答題步驟,自己寫一寫,看看到底有沒有掌握,鍛煉孩子們的變通技能,不可能對課本案例進行照搬照抄,對具體的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解釋。
再以真假分數為例,借助具體的圖形來把抽象的概念表達出來,探究分數的深層含義。這節課開始前,同學們已經對分數有了大體的認知,教師就引導學生以分數為基礎來辨別真假分數。依據圖形中的陰影部分寫出分數,當所有的圖形都被寫完的時候,真的假的都被混淆在其中,依照圖引出定義進行大概理解,通過分類整合比較,學生能分別總結出真假分數的特征,在鞏固舊知識的前提下學習了全新的知識,一舉兩得,其樂融融。
(二)把生活情景引入教學,提升學習熱情
以以往的數學教學來說,老師根據課本一字一句地灌輸式傳遞知識,完全不顧大局,只有一部分愛學習的孩子們能跟上老師的步伐,大部隊基本都在后面。因為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對抽象的數學內容不易掌握,學到的知識效率也較低,教師若不采用有趣的模式,不關注后面孩子的進度,就一定達不到優質課堂的目的。這時數學教師就需要結合教學目標創設一定的情景,顯而言之:知識能貫穿到生活中去,同樣生活也能被引入到課堂上。根據孩子們的可承受能力,選擇恰當的情景和有趣的活動引入教學,吸引小學生的專注力,提高對數學學習的活力。
在學習“雞兔同籠”時,數學教師以帶孩子們去農場參觀引入課題,詢問孩子們都看到了什么動物?你喜歡的動物有哪些?教師讓孩子們自由發揮,把自己想到的動物都說出來。難度升級,把剛剛回答過的動物們歸歸類,兩只腳的動物為一類,四只腳的動物為一類。有趣的搭配組合:兩只腳的和四只腳的放在一起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呢?引出雞兔同籠類型題。再譬如,學習“兩位數和三位數加減法”的時候,怎么樣計算又快又不會出錯。298+35的計算中,先湊齊整百,再從百里減去多余的,不容易算錯。引入生活中的案例,幫助孩子們解開謎團:周末你和媽媽去購物,媽媽看中一條裙子售價為298元,媽媽拿出300元去收銀臺結賬,收銀員找回媽媽2元,通過裙子結算的過程理解減去2元的含義,對于接近整十、整百的數,先換算為整十整百,再把不必要的減去,生活情景式學法將抽象的課本知識變得客觀、具體,對提升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掌握計算技巧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三)培養團隊意識,合作解決問題
可謂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合作所產生的效益是不可比擬的。為落實建立數學優質課堂,要著重開展多形式的交流活動,以便更好地促進知識的升華。科學家曾做過一項實驗:一個人動腦動手操作所學到的技能與另外一個人由別人灌輸掌握到的技能,哪個在身體上和大腦中留存時間更久,經時間的推移顯示,前者存活的時間比后者要久得多,后者只是從腦子中過濾了一遍,好比左腦進隨之跟著右腦出來,根本沒有多大實際意義。通過進行小組實踐交流分享,把數學技能落到實處。
譬如,在學習“三角形的面積”時,通過不同圖形的裁剪轉換,觀察如何求得三角形的面積。數學教師把孩子們劃分好小組,一起去探討,把一堂數學課變為有趣的手工勞作課。一些孩子們把平行四邊形沿著對角線分離開,剩下兩個三角形,細心的小組成員會總結出三角形的底和高與平行四邊形完全是同一個,但卻是兩個三角形才組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也就得出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的二分之一。再如“元角分”這節課,可以分角色扮演超市購物的情形,每個小組分別有售貨員、理貨員、顧客、收銀員這四個角色,每個人員選好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進行表演。像小孩子玩的過家家一樣有趣,通過成員間的交流、互動,更好地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的。
(四)趣味求知,提升學生參與度
如何提高優質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其一,故事導入型。小孩子對有吸引力的故事書有很大的興趣,因為里面塑造的任務和故事情節能夠觸動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教師可以把故事片段應用到教學內容中,引導學生積極動腦思考。比如在學習乘法的時候,可以引用一則故事:貪吃的豬八戒被師傅派遣去化齋,在經過一戶大戶人家時,男主人愿意將飯食送給他們吃。但豬八戒卻看到了院子里有一棵粗壯的仙人果樹,結了很多果子。假如他們師徒四人,每人想吃3個的話,那豬八戒一共要采多少個仙人果呢?孩子們一聽到豬八戒,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對于老師最后提的問題也很愿意思考,想要更快地解出答案。當然,數學教師還可以運用多種多樣的漫畫人物、動畫人物來講故事,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度。
其二,趣味游戲型。游戲對孩子們來說是最富吸引力的。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做一次競賽游戲,比比誰的數學口算口訣記得多,因為孩子們樂于表現,好勝心強,對成功的渴望性強烈,在這個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會特別認真,也特別鍛煉小學生的反應力,對于別人掌握的自己還不會的,孩子會產生學習的勁頭。
其三,趣味口訣型。小孩子記性好、學習快,使用一些技巧,可以方便孩子們記憶。比如乘法口訣死板記憶的話不好背下來,數學教師把乘法口訣制成順口溜或者是歌的形式,讓學生來記,記住了順口溜,也就記住了口訣。通過理解記憶的方式順口順嘴,記憶效果最佳。
(五)高效利用錯誤資源
你可知道錯誤資源有多重要?查找出錯誤并有效改正是進步最好的臺階。錯誤資源的收集整理在復習課上簡直是考前的加分器,一錯再錯、不長記性的錯誤何時才能改正,數學教師要引導孩子們重視錯誤資源。考前的錯誤復習是關鍵,對升高分有很大的空間。對于錯誤大部分同學不在乎,只是當時知道錯了改正過來,而不去分析失誤的原因,總結失誤的教訓,就只會停留在原地。對同一類型的錯題進行合并整理,養成錯誤的累計和歸類整理的習慣,合理高效利用資源。
(六)不時追問,解決心中疑惑
小孩子問題多,在心中憋不住,好奇心又重,對問題的答案渴望性強,所以一節課難免會有很多問題冒出來。在課堂上,同學們的追問可以鍛煉孩子們的思維技能,說明他的大腦在運轉,老師樂于解決這類同學的問題,他們把知識的深度引向更深處、更透徹。孩子們的疑惑多,如果不及時解決,就會影響下面課程的開展,還有孩子們的注意力會被問題分散,不能集中聽老師講。有些小學生內向,有問題不敢大聲地表達出來,問題就一直在累積,這對他之后的學習異常不利。數學教師要告誡孩子們有問題就說出來,我們尊重每一位同學的想法,每一位大膽舉手發言的同學都值得被贊揚,增強孩子們對追問問題的自信心,在心中不留疑惑。
每一種教學方法的應用都是一堂堂課的探索,總結經驗改正后的成果。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大膽順應改革的潮流,教師們大膽創新思路和想法,對課本內容進行優化,讓好的變更好,不僅對孩子們進行知識的熏陶,還對孩子們進行素質教育的改造,利用有效的教學策略,讓改革天地開出一朵花。數學教師更是以十倍的苦心、百倍的汗水與努力投入到教學探索中去,豐富教學的深度和寬度,客體與主體合理對調,數學教師與學生打成一片,營造出高昂的學習氛圍,讓孩子輕輕松松學進去,知識記得牢牢固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