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平
摘 要:反思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非常重要,老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反思,才會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才能夠不斷地改進、改變;創新自己的教學教法,從而實現更加有效、科學的教學,推動數學教學的長遠發展,實現教學目的。
關鍵詞:新課標;數學教學;反思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課堂教學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變。作為小學數學老師,不但要在課堂上重新審視自己角色定位,還要正確認識由于過去的教學活動主宰、主導過程引起的教學問題。比如,教學方法單一、教學過程繁瑣、交流互動過少、教學目標不明確等。對此,老師只有在新課標的指引下進行深刻反思,才能徹底摒棄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進而改善數學課堂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用全新的教學觀念與手段靈活踐行小學數學課的課堂教學,提高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最終實現對學生數學思維、數學能力及數學素養的提升,全面促進小學生的健康發展。
一、教學觀念相對陳舊,影響教學改革
新課標教學理念對數學教學提出了更合理、更高、更適合于小學生學習、發展的數學教學目標。但許多老師在教學中,沒有理解新課標的教學理念,領會它的教學意圖,卻依然堅持著固有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到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以,在面對當前新的教學形式下,小學數學老師必須做到順勢而動,提高自身的新課程教學意識,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引導下,積極、有效地開展教學。首先,教師要更新自己固有的教學觀念,打破那些陳舊的教學模式,從走近學生、了解學生開始,和學生一起營造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讓學生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鐘時間里學到更多的東西。其次,作為小學數學老師,要時常更新自己的觀念,緊隨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改變長期以來那種“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淡化老師的主導作用,切忌將學生看成消極的知識容器,進行填鴨式的教學。而應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參與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互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學生在不斷的嘗試、探索、失敗中尋找正確的方向,體會成功的喜悅,收獲真正的知識。因此,作為數學老師,我們要在新的教學思維的引導下,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不同層次,適時、適度地進行引導、點撥、溝通,把學生變成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二、對學生習慣的養成不夠重視,影響學習效率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而此時,作為小學數學老師,更應當清楚地認識到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對他們學習、成長的重要性。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要求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積極發言、認真聽講,同時還需要通過老師的有效引導去提升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完善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最終達到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所以,在實際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老師需要提高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重視度,并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學習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培養策略。比如,部分小學生性格內向,在積極發言與認真聽講方面都表現不佳,此時老師便可通過多加提問的方式鍛煉學生的“膽量”,使其注意力得以集中,同時給予其及時的肯定與有效的表揚。而對于其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錯誤,老師則應該采取較為溫和的方式進行指正,同時給予積極的鼓勵,消除學生的受挫心理。再比如,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讓學生展開合作探究,可以使學生在相互之間的合作交流下,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掌握所學知識,并達到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證。
三、對基礎知識的重視不夠,影響學習質量
小學數學是數學學習的基礎階段,對學生以后學習更難、更深的數學知識具有決定性作用??墒窃谶^去的教學中,有些老師總是忽視本階段的基礎性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對所謂的典型例題,大題、特殊題型進行了重點講解,以便應付將來的考試。這種教學模式完全忽略了基知識對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堅實的基礎,再好的成績也只不過是泡沫工程,雖華麗卻空洞無物,它既不能代表學生的真實水平,又不能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實踐證明,只有對基礎知識進行實實在在的學習,并做到熟練掌握,學生才能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才能形成將強的分析能力、應用能力與變通能力,才能使一切難題迎刃而解。而作為小學數學老師,我們必須改變陳舊的教學觀念,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理解、掌握,對一些概念、定理、性質、口訣,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對于每個定義、定理必須讓學生牢記于心,并了解其推導原理,以及運用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將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充分地展現出來,并且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征程上穩步前進,最終完成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新課程教學理念關注的是學生的發展,倡導的是老師與學生的合作探究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理念以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作為小學數學老師,我們要在集思廣益、博采眾長的教學基上,使教學思想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并結合恰當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最大的受益。“老師的成長=經驗十反思”,數學課堂上不只是學生在學習,對老師而言也是一種不斷學習與積累的過程,因此,老師要和學生一起探索、研究、思考、分析,使課堂收益最大化,這不但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還是老師在教學路上不斷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楊春云.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的研究[J].才智,2015(15):191.
[2]王愛.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16(9):79.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