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銀
摘 要:作為小學階段的主要科目之一,小學數學教學的作用以培養學生學會學習、數學思維、創新能力等為主。基于此,主要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從課前準備、課堂問題解決、課后總結等方面細化微信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期為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提供良好的支持。
關鍵詞:微信平臺;小學數學教學;應用策略
伴隨著學生學習特征、需求等要素的不斷變化,小學數學中傳統教學模式、方法所暴露出來的問題逐漸增加。這些模式及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新時期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微信平臺教學模式是信息時代形成的新產物之一。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而言,微信平臺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積極性、調節小學數學教學氛圍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因此,分析微信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不足主要體現為:第一,師生互動不足。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分析可知,數學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較少。而事實上,學生作為數學課堂的主體,師生互動的缺乏,不利于學生疑惑的及時解答。長此以往,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學習成效等可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第二,學生學習積極性偏低。通過對小學階段學生的調查分析可知,數學已經成為小學各年齡段學生公認的難點科目之一。除了數學課程難度因素的影響外,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案設計、教學方法的應用,也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加強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化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微信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這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針對微信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研究。
1.課前準備方面
微信平臺教學是以微信公眾號為依托,以文字、視頻、圖片等形式的教學資源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求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而言,微信平臺教學模式所表現出來的主要差異在于:這種教學模式將小學數學的傳統單一課堂教學轉化成由課下自學、課堂教學構成的整合性教學。為了保障基于微信平臺模式的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小學數學教師首先應做好教學材料的設計。
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材中的“多邊形的面積”部分為例,在設計這部分教學視頻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可結合教學大綱、學生數學知識基礎等,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在時長12分鐘的教學視頻中,分別引入生活中常見多邊形的認識、多邊形的底和高、多邊形向長方形或正方形的轉化三部分內容。這一內容設計方法符合由簡單到困難順序的要求。學生可在視頻內容的引導下,逐步加深對多邊形的認識。
2.課堂問題解決方面
在基于微信平臺模式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教學無疑是一項關鍵環節。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微信平臺教學模式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點轉變成問題的提出與解決。
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材中的“長方體的認識”部分為例,當學生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教學視頻掌握這部分數學知識后,小學數學教師可采取動手實踐的形式,考查學生的知識掌握狀況:以小組為單位,為各小組學生分別發放12根小木棍及膠帶等工具,其中10根小木棍的長度均為8厘米,另外2根小木棍的長度為10厘米,要求學生探索怎樣組合出體積最大的長方體并計算出其體積。這一問題解決模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為學生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3.課后總結方面
教學總結無疑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主要環節之一。結合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可知,師生互動不足問題較為普遍。在微信平臺教學模式下,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小學數學教師可引導學生借助微信公眾號的留言功能,開展師生互動總結。
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材中的“分數的意義”部分為例,課堂教學結束后,小學數學教師可采取發布文章的形式,與學生共同回顧本次教學活動中的主要內容(分數的意義與作用、分數的計算等)。而學生則通過留言互動形式,于教師所發布的微信公眾號文章下,表達其在教學活動中的收獲或產生的疑問。數學教師根據學生的留言內容,選取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內容進行回復。這一在線互動模式的應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并起到一定的強化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作用。
綜上所述,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較多不足,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及數學學科作用的發揮。為了改善上述狀況,可將微信平臺引入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借助適宜的教學策略,實現微信平臺與小學數學教學的充分融合。此外,為了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持續提高,小學數學教師還可結合微信平臺模式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不斷總結課堂優化技巧,以便充分利用微信平臺改善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王羅那.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小學數學微課的設計及應用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