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尚學
摘要:《林黛玉進賈府》節選自《紅樓夢》第三回,這一部分主要講述了“初識”榮國府內建筑結構和結識大部分女性長輩的過程,堪稱《紅樓夢》的真正開篇。語言是反映人物性格的重要載體,所謂“言出心聲”,從人物語言的刻畫發現人物的整體性格,見微知著。王熙鳳的善于逢迎、八面玲瓏,林黛玉的寄人籬下、小心謹慎皆隨著作者語言功力的運用,躍然紙上。每個人物都是獨立的個體,栩栩如生,值得學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本文將從人物語言的角度剖析紅樓夢中的人物形象,感悟經典著作,走進小說人物內心。
關鍵詞:林黛玉進賈府;語言鑒賞;實踐探索
《紅樓夢》的語言具有一定的藝術高度,他的語言運用秉持著“用意七分,下語三分”,將平常生活中信手拈來的語言藝術處理,將高度凝練后的語言依然可見濃厚的生活氣息,在平凡之處可見神奇之處。作者將人物語言這一利器運用純屬,宛若上帝手中的刻刀,一筆一筆的刻畫出豐滿的人物形象,形身兼備,讓讀者未見其人,卻得其形,身臨其境的感受語言的美好和小說里的世界,感受作者書中傳遞的種種。
一、王熙鳳八面玲瓏,潑辣機靈
王熙鳳可謂是《紅樓夢》開篇中最令人耳目一新,留有印象的角色,堪稱為作者筆墨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比。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在“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制度森嚴的賈府中,她的出現伴隨著“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這句平淡無奇的話語,足以可以突出她潑辣逞威的性格和看出她在賈府中的地位可見一斑。接下來對于她初見林黛玉夸獎林黛玉的語言可以窺探出她同時也是個杰出的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她的交際手腕極其杰出,并且對于賈母的逢迎也十分的充滿聰明才智,讓人對她的逢迎是樂于接受而不心存方案,足見她八面玲瓏的心思手段。她對林黛玉首先夸贊了“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點名夸獎了林黛玉的美貌,緊接著就說“我今兒才算見了”,“真”、“才”二字表現了她說這話是真誠的不是恭維,讓別人接受她的夸贊時更加熨帖,顯得不是非常虛偽。夸完林黛玉的美貌,緊接著就評判林黛玉的氣度。注意在這里,她就換了另一種說法,林黛玉明明是賈母的外孫女,她卻說“竟是嫡親孫女似的”,這里就可以看出王熙鳳的社交高明之處,這里不但夸獎了林黛玉氣度非凡,同時因為迎探惜三春也在場,也悄無聲息的捧了她們一把。賈母作為整個家族的大家長,王熙鳳時時刻刻揣摩這位大家長的心思,自是知道賈母更想聽到什么樣的話語能夠開心,她夸林黛玉的這句話也正好迎合了賈母的心理想法,一句平淡無奇的話語起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令人嘆服。王熙鳳初識林黛玉的一番話就展現出了一個說話滴水不漏,富有心機,善于逢迎的大家族的掌事媳婦的氣度,王熙鳳的形象就借著作者寥寥幾筆便在讀者心中立住了,可見作者語言運用能力之高。
二、林黛玉心思縝密,憂思多慮
黛玉進賈府本就是因為母喪這一原因,因為賈母心疼她幼年失母才接到身邊撫養,不過她終究只是賈母的外孫女,在賈府居住依舊是寄人籬下。雖然在初到時,賈府上下對黛玉都表現出“關心備至”,各方長輩都給予暖心寬慰,賈母的話語中充滿慈愛,王熙鳳則帶著體貼,但是林黛玉仍舊處處小心謹慎,在與長輩的交談過程中也是謙遜有禮,進退得宜。在面對這些親人時,林黛玉并沒有感受到半分心安的感覺,足可以看出這些親人的安慰孰真孰假,里面又有幾分真情在了。偌大的一個賈府,對于孤身的林黛玉來說不過是一個陌生的牢籠罷了,里面的人對她的好都是各有目的,賈母是因為她過世的母親是她最疼愛的小女兒,王熙鳳對她的體貼是為了逢迎賈母。在她拜訪邢夫人,邢夫人去請賈赦,賈赦推辭不見便可以看出賈府對林黛玉的態度了。“連日身上不好,見了姑娘彼此倒傷心,暫且不忍相見。勸姑娘不要傷心想家,跟著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樣。姊妹們雖拙,大家一處伴著,亦可以解些煩悶。或有委屈之處,只管說得,不要外道才是。”賈赦面對一個落魄的外孫女和繁雜的公務,自是公務要緊,對于外孫女相見自是不重要,但是為了顧及體面,還需要一番冠冕堂皇的言語來圓場,足以看出林黛玉在賈府中的處境需要處處小心,時時留意。
三、各人見機行事,察言觀色
林黛玉因為寄人籬下的原因在整個賈府中的地位是十分尷尬的,再加上她多思的性格更易處于尷尬的位置。但是,在賈府這個大家族中,交際應酬是避無可避的,那就需要林黛玉從別人的處事手段進行學習和借鑒用來應付。從她拜見邢夫人遭賈赦推辭不見時,之后在邢夫人留她用飯時,她說的是“舅母愛惜賜飯,原不應辭,只是還要過去拜見二舅舅,恐領了賜去不恭,異日再領,未為不可。望舅母容諒。”,這段對白可以看出黛玉看出邢夫人并不是真意留她用飯,但不能傷及體面,只能婉拒,既拒絕了邢夫人留飯的請求,也給了邢夫人很好的臺階,可以看出林黛玉在這個環境下便可以察言觀色,熟練的運用語言的藝術,擺脫尷尬的局面,讓雙方都能舒心。也讓她認清了賈府這個大家族中處處充滿虛偽,她則需要運用語言的藝術成全這些虛偽,圓滿各自的體面。
四、表達人物性格,躍然紙上
《紅樓夢》中的涉及人物之多,但是作者憑借著自己高超的語言運用功力使每個角色都是獨立存在,每一個角色都擁有著自己鮮明的性格,讓讀者可以感受到真實的人物性格。在《林黛玉進賈府》中還有一幕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寶玉摔玉”這一情節想必大家都是不陌生的,因為黛玉沒有玉,寶玉認為這塊玉便不是好東西,怒而摔玉,足以看出寶玉的真性情,也可以看出寶玉在階級森嚴的賈府中的地位,并且寶玉在賈母心中也是飽受疼愛的,與黛玉的處境形成鮮明的對比。緊接著,賈母便摟著寶玉編出一段故事來哄寶玉“你這妹妹原有這個來的,因你姑媽去世時,舍不得你妹妹,無法處,遂將他的玉帶了去了:一則全殉葬之禮,盡你妹妹之孝心;二則你姑媽之靈,亦可權作見了女兒之意。因此他只說沒有這個,不自己夸張之意……”。從這段話足以看出賈母是抓住了寶玉摔玉的真正原因,讓寶玉從這段話中獲得黛玉原是有玉的信息,在關鍵點上進行安慰才能獲得最大化效果。賈母這段勸解有理有據,條理清晰,可以看出賈母對寶玉的疼愛是發自內心的,是真誠的。《紅樓夢》中涉及的人物數量眾多,職業也不同,但是作者恰恰可以抓住他們的個性特點,讓每一個形象都栩栩如生。
參考文獻:
[1]馬華.《林黛玉進賈府》的人物描寫[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2(12).
[2]林忠港.言語教學的起點與落點——以《林黛玉進賈府》為例[J].語文學習,2012(10).
[3]馮建忠.從“小”處領略作品的無窮魅力——以《林黛玉進賈府》教學為例談文本細讀[J].語文天地,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