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志 楊佳
【摘 要】我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使傳統本科教學方式的缺陷逐漸顯露出來。隨著互聯網技術與教學相融合,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應運而生,并逐步走進各大高校校門,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全新的理念促進教學改革的發展,相比起傳統“灌輸”模式,新穎的課堂設計、線上線下的師生互動更能激發本科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通過廣大高校教師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微課;慕課;翻轉課堂;電子信息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5-005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5.024
本校的電子信息專業是典型的應用型工科專業,對本科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幾千年來,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根深蒂固,在所有的教學模式中占據著主導地位,也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然而,當我們步入信息化時代后,隨著科技進步的日新月異、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與普及、高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各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層出不窮,其中最近代表性的是微課、慕課、翻轉課堂。近幾年來,高校教師勇于探索和嘗試新興的教學模式,從概念的產生到實際的應用于課堂教學過程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使得這些教學方法逐漸被各大高校所重視并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予以支持,對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也帶來了巨大沖擊,使其缺陷也漸漸的凸顯出來。
1 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
1.1 授課時間長,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高校,傳統的教學時長通常是45分鐘一小節課,一門課一次要連續上兩小節,即一次課要90分鐘。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大約是20分鐘左右,也就是在整個上課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會頻繁出現。傳統的教學模式需要任課教師持續灌輸大量知識點,由于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而導致任課教師對知識點著重講解后學生卻沒有印象的情況時有發生,而由于上課時間有限,任課教師不可能不停地重復一個知識點,這直接影響了本節課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
1.2 上課人數較多、教學方法手段單一
傳統教學通常采用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教室進行統一授課,并且經常采用合班授課的方式,由于上課人數較多,學生之間容易相互干擾,使教學質量下降。同時,由于傳統的教學手段通常采用板書、多媒體授課,手段過于單一,對于理論性過強的課程,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難以保證。
2 電子信息類學生的教學現狀
傳統的電子信息類本科專業教學通常以“講授法”為主,分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環節。理論環節學時相對較多,課堂教學內容多、教學進度快,課后學生需要通過自主復習和完成作業等形式完成知識的內化。因此,教學效果除了和課堂教學有關以外,跟課后學生自主完成知識的鞏固和吸收也有很大的關系。然而,在課后,任課教師的約束力大大減弱,能夠在課后堅持自主復習、自主練習的學生寥寥無幾,導致學生對重點難點知識消化不夠,學習效果不佳。特別是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等理論性較強的專業課程,課后的練習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科教學通常采用上大課的方式,一堂課有幾十名學生甚至上百名學生,任課教師不能及時有效地掌握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且在課上留給學生鞏固練習的時間也微乎其微,使得有一部分學生無法跟上任課教師的學習進度,從最開始跟著學,到后來跟不上、學不會,甚至到徹底放棄,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實踐環節因學時及教師資源有限,學生人數眾多,所以無法滿足每位學生的實踐需求,這同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教學質量。
3 多種教學模式相融合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逐漸落后于時代潮流,多種教學模式——微課、慕課、翻轉課堂被廣泛地應用到教學改革之中。三種教學模式都是在原有教學模式下增加了線上教學環節,需要任課教師依據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要求,以學生已學知識為基礎,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應用能力為導向,以教學視頻為主要知識傳輸載體來準備線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因此任課教師不僅要完成原有的課堂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要制作線上教學所需資料(包括教學視頻、線上作業、線上參考資料)。雖然三種教學模式都涉及線上教學,但他們具有明顯的不同點,適用的場合和起到的教學作用、教學效果也不盡相同,并且三者有機結合后可以使彼此之間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1)微課具有講授時間短、教學內容較少、主題突出、內容具體等特點,比較適合對某個具體的知識點進行著重講解,方便學生利用零散的時間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2)慕課是一種“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具有開放性、互動性,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課程教學視頻,完成課后自我測評、學習反饋、在線答疑、學習討論等活動,增強了師生間線上的學習互動與交流,使任課教師更容易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
(3)翻轉課堂是一種具有個性化、主動化特點的新型教學模式。換磚課堂的實施包括問題導向、課前預習、知識內化與升華三個重要環節。在翻轉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地位發生互換,學生成了課堂的主角。為了能夠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實踐,教師需要先制作教學視頻,對本次課的相關知識點進行講解,學生通過在課前進行自學完成知識點的學習,并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匯總難以理解的內容。在課堂上,老師通過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因此,課堂教學是完成學生知識內化與升華的重要環節。課堂教學不僅有效利用了課堂上的有限時間,盡可能多的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知識點的疑惑,并且通過討論等環節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于本次授課內容的記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微課和慕課充分利用了現有的互聯網技術以及網絡資源,使學生不局限于書本知識,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下單向灌輸知識的授課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完整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微課和慕課強調的是線上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與微課、慕課相結合,使任課教師在線下與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能夠更清楚地了解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利于任課教師及時調整授課進度及授課內容。三種教學模式相融合也起到了揚長避短的效果。
這三種新興的教學模式賦予了學生更多的主動權和更大的學習空間,以學生的自我管理為主要特征。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占據了主體地位,教師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并且要對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必要的監督。不能因為給了學生更多的自由而對考核加以松懈。相反的,在期末考試時應該更加嚴格要求,把這種考核壓力轉化為學生的學習動力,激勵學生能夠緊緊跟隨任課老師的學習進度,按時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最終順利通過嚴格的考核。
4 結語
充分利用現今的互聯網技術,可以輕松地實現在線觀看教學視頻、在線分享教學信息、在線交流互動、在線進行作業批改,從而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同時也增加了學生與老師互動交流的機會,使老師更容易針對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但同時應該適當增加考核難度,促使學生能夠更加認真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通過多種新興教學模式的引入,為高校教師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牟占生,董博杰.基于MOOC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探究——以Coursera平臺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4(5).
[2]郝林曉,折延東.翻轉課堂理念及其對我國課堂教學改革的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15(05).
[3]趙興龍.翻轉課堂中知識內化過程及教學模式設計[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2).
[4]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04).
[5]楊月梅,陳忠民,龐淑萍.“慕課”平臺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5(08).
[6]劉滿菇.慕課視閾下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