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
摘 要: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極具邏輯性和抽象性的學科,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是難以理解的。面對此情況,在組織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引導學生優化數學知識結構、深刻理解所學、提升問題解決能力等。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導圖;應用對策
所謂的思維導圖其實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心智圖,其是表現發散性思維的工具。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有效地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所學知識,建立數學知識結構;還可以幫助學生發散思維,用直觀的方式展現所學的數學知識,以此明確數學問題的解決思路,提升數學問題解決能力。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地應用思維導圖進行詳細說明。
一、利用思維導圖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
數學知識是學生有效學習數學的基礎。數學本身就是一門具有抽象性的學科,其抽象性體現在數學概念、數學定理上。縱觀我們所使用的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其中包含的數學知識是紛繁復雜的。對于數學認知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有限的小學生來說,其在日常教學活動參與中,是難以對老師所講授的知識有深刻理解的,而且,大部分學生在課后回想課堂,總是不知道自己學習了哪些知識。造成此情況的原因,除了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之外,還因為學生沒有建立清晰的知識結構。基于此,我在組織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嘗試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引導學生在每節課之后,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對其進行直觀呈現。以“平移、旋轉、軸對稱”為例,在講解了新知內容之后,我鼓勵學生自主地翻閱教材,將本節課所學的知識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出來。在學生制作思維導圖的時候,我引導其將“平移、旋轉、軸對稱”作為一級中心,以此為基礎,建立“平移”“旋轉”“軸對稱”和“畫法”的二級中心。接著,結合教材內容,建立包括“方向”“距離”“角度”“判斷”等在內的三級中心。在這樣的思維導圖建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實現對所學知識的再次理解,還可以在清晰的結構圖中,對這些知識點進行對比,以此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建立較為清晰的知識結構,為其繼續學習數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利用思維導圖實現生動直觀的教學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將知識灌輸作為教學的唯一手段,其往往將課堂作為自我表演的場所,直接將教材中抽象的數學概念、定理等堆積在學生面前,然后發揮語言描述的作用,進行講解。在這樣的教學活動參與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是難以對所講解的數學知識有深刻理解的。而且,如此講解知識,還加重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負擔,不利于其繼續發展的實現。面對此情況,我在組織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立足學生的數學學習特點和發展特點,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以此滿足其數學學習需求,使其在相關的數學知識呈現下,把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以“倍數和因數”為例,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我這樣利用思維導圖為學生直觀地展現知識:首先,我利用思維導圖軟件,為學生直觀地展現了包括“倍數”“因數”“2、3、5倍數的特征”“質數和合數”等在內的一級中心,
接著,結合教材內容,展現其所涉及的知識點。在這樣的直觀展現過程中,學生的思路始終跟著思維導圖發展,并對其中所展現的內容進行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自主探究各個知識點的聯系,以此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準確地把握數學知識點,提高數學學習質量。
三、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
數學問題的解決始終是擺在廣大教師面前的一大難題,同時也是阻礙學生數學發展的一座大山。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大部分教師將知識講解作為重點,機械地利用習題演練的方式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受其數學學習能力的限制,無法把握問題條件,難以窺探到數學問題中所包含的數學知識,由此問題解決受到限制。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則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分析問題條件,理清條件關系及其中所蘊含的數學知識點,以此確定解題思路,找到解題方法,從而有效地解決數學問題。以“圓環”問題的解決為例,我先引導利用思維導圖對圓環中所涉及的數學知識點進行分析,以此為基礎,判斷此問題需要解決什么,借此把握問題要點,進而透過思維導圖探尋計算方法,解決問題。如此教學的實現,不僅可以將學生從讀題中解放出來,還可以使其在思維導圖的制作下,把握問題條件和關系,提高解題效率。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梳理所學知識,優化知識結構;直觀展現數學知識,分析其中的關系,掌握基礎知識;探尋問題條件關系,找到解題方法,有效解決問題,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冉紅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用思維導圖的探討分析[J].才智,2017(26):121.
[2]阿旺玉珍.以思維導圖促進小學數學復習課高效開展[J].西藏教育,2017(8):20-22.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