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素質教育理念逐漸被人們熟知,在學校教育中,教師也更加重視素質教育,重視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體育屬于主要的素質類學科,保證體育教學質量對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發展,提高學生心理健康,鍛煉學生優良品質情操。將實踐教學引入初中體育教學中,能夠更好地保證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探究實踐教學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最后對其具體的實施策略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實踐教學 ? 初中體育 ? 重要性
體育教學是初中重要的學科,是鍛煉和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的重要學科。在傳統應試教育當中,學校和教師過于注重學生學習成績,對體育教學重視程度不高,導致體育課程安排不合理,學生很少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也沒有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大多數學生身體素質不達標,不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因此,在實施新課程改革之后,教師應該改變傳統教學理念,重視體育教學,將實踐教學充分運用于初中體育教學中,有效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一、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對教師和學生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也需要注重改革,引入更多新型教學方式。但是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具體體現在:其一,學習態度方面。初中生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在初中階段,通過體育鍛煉能夠促進學生身心發展,但是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初中生對體育學習的態度非常散漫,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也普遍不高,從而導致體育教學質量受到影響[1]。其二,教師教學方式落后。體育是一門技能性的運動,很多教師的進行體育教學時,往往習慣性采取教師示范、學生學習,然后反復重復練習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學方式比較落后,體育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很容易對體育運動產生厭煩感,從而嚴重影響體育教學質量[2]。其三,缺乏實踐活動。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精力比較旺盛,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運用實踐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鍛煉自身身體素質和心理素養,但是當前很多體育教師在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時,沒有充分意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導致體育教學偏向于理論性和技能性,教學質量受到影響。
二、實踐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實踐教學能夠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發展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身體成長速度快,心理機制和生理機制比較低,各項器官尚未完善,因此,在這個階段,是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時期,但同時,初中生的身體也不能承受太大的負荷,所以,體育鍛煉時,教師需要注重控制訓練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當中,教師的教學理念比較落后,習慣采取單一的教學模式,類似跑步鍛煉只讓學生單純的跑,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將會大大降低[3]。加上部分教師沒有考慮到初中生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控制運動量,導致運動負荷超出了學生的承受范圍,久而久之,學生更不愿意參與體育教學活動,身體素質得不到發展。運用實踐教學后,教師可以將體育游戲等趣味性比較高的內容運用于初中體育教學中,通過游戲對初中生的吸引力,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從而讓學生在體育游戲中,掌握更多體育技能,自身的身體素質也能得到鍛煉,更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
例如,在跑步教學當中,教師可以改變傳統單一的跑步形式,引入一些定向運動或者競技類的游戲,增加跑步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更愿意參與。比如教師可以在操場各處放置一些帶有標記的物品,然后將班上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給每個小組一份地圖,讓小組成員合作去尋找“寶藏”,找到“寶藏”最多的隊伍獲勝,給予相應的獎勵。在定向游戲中,學生參與積極性更高,身體素質也會在參與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升。
(二)實踐教學能夠激發學生體育運動興趣
大多數體育運動都需要經過反復的講解和練習才能掌握要領,加上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教學方式都比較單一,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體育運動興趣也不強[4]。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這種情況下,引入實踐教學模式,能夠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枯燥性,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從而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選擇體育實踐活動時,需要充分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愛好,保證選擇的體育實踐活動更符合學生需求,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籃球”教學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籃球教學視頻之后,自己觀察和學習籃球技巧,當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運球比賽、投籃比賽以及真正的籃球賽,通過這種方式,教學實踐性更強,學生也能在各種比賽當中,更好的掌握籃球技能,提高打籃球的技術。
(三)實踐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優良品質情操
在學校教育當中,除了學科知識和技能的教育之外,培養學生優良品質和道德情操同樣非常重要,所以教師在運用實踐教學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活動時,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品質與情操,鍛煉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5]。體育是一門素質類學科,很多體育運動都需要遵循相應的規則,同時,還需要團隊合作等,所以,初中體育老師可以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思想觀念,以及互幫互助的精神品質,同時,教師還可以時刻灌輸學生“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思想觀念,幫助學生樹立更好的道德信念,掌握真正的競技精神,從而在體育活動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與快樂,學生也能養成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
三、實踐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引入實踐教學策略
新課程改革當中,已經明確提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具有主體地位,因此,初中體育教師想要將實踐教學充分運用于其中,首先適應自身角色身份的轉變,在課堂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人更好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6]。
例如,在鍛煉學生力量、速度和耐力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性,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教學,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學習內容,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從而將學生學習動力有效調動起來。
(二)創設實踐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實踐教學模式的運用更加符合新課程改革相關要求,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所以,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用實踐教學開展教學活動時,還需要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啟發式教學、引導式教學,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不斷優化教學過程,保證體育教學質量[7]。
例如,在“籃球”教學中,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情緒,教師可以利用興趣小組的形式,培養學生籃球興趣。在“跑步”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創設相應的跑步情境,激發學生跑步熱情。
(三)合理選擇實踐教學內容,保證教學質量
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但是,不是所有的體育教學內容都適合采取實踐教學,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還需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對實踐教學內容進行合理選擇,確保其符合教學要求符合學生興趣愛好,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實踐教學效果。
例如,在“球類運動”中,其主要是讓學生掌握球類運動技巧,所以,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看球類運動技巧講解的視頻,當學生對球類運動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進行實踐操作,通過練習、比賽等方式,對球類運動技巧進行訓練,不斷提升自身運動技能。同時,大多數球類運動都是團體運動,在實踐過程中,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也會得到鍛煉和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是初中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在體育教學中運用實踐教學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將實踐教學充分運用于其中,有效保證體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超.淺談興趣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09):88.
[2]張玉華.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17,(30):165-166.
[3]李富營.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09):96-97.
[4]王海霞.小學體育實踐教學中學生個體差異性分析研究[J].考試周刊,2017,(12):160-161.
[5]張岑.關于初中體育立定跳遠教學的分析[J].考試周刊,2017,(82):140-140.
[6]王林.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體育學科教學策略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04):51-52.
[7]陳昌黎.初中體育教學中應用目標教學模式的實效性研究[J].新校園(中旬),2017,(06):99-99.
(作者簡介:王志,甘肅省酒泉市第一中學,體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