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方式和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方式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導致很多初中階段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到了高中之后因無法適應新的學習環境而出現了成績下降的問題,成為學困生。在轉化學困生的問題上,如果高中數學教師沒有做到對癥下藥,就非常容易出現學生學習興趣下降的問題,嚴重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本文就對高中階段數學學困生的成因以及轉化的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中數學 ? 學困生 ? 成因 ? 轉化 ? 對策
所謂的高中數學學困生,主要指的是智力水平正常,但是數學學習成績有待提升的學生。高中階段,由于部分學生無法適應快節奏的學習方式,導致數學學習成績不佳,進而成為學困生。轉化學困生對于高中數學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必須加強對學困生的研究,有針對性的為學困生提供幫助,如此,才能真正提升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績。
一、高中階段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
剛剛進入高中學習的學生,很多都是帶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在努力學習,為了能夠擁有更好的前途,他們努力拼搏,不怕困難,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的數學成績不斷下降,最終進入學困生的行列呢?出現這樣的結果原因有很多,具體可以從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從主觀角度來講,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經常會出現自暴自棄的情況,存在抗挫折能力差、意志力薄弱,學習的自覺性有待提升等一系列的問題,由于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相對于初中階段來說難度較高,導致部分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自信心,對于高中數學知識的學習缺乏興趣,除此之外,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數學學習的方法有待調整。
而從客觀的角度來講,首先是學生家庭方面的原因,學困生家長的教育方式主要呈現出以下兩種極端,一種是期望過高型,家長希望孩子成材的心理十分迫切,對學生的要求沒有考慮到他們的實際情況,學習成績稍有下降就采取打罵的方式來對待學生,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壓力過大,甚至有部分學生出現了厭學的心理[1]。另有部分家長對學生的學習不管不問,采取放養的方式來教育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對高中數學知識學習的重視程度就會逐漸下降,進而發展成學困生。其次是教師方面的原因,部分教師的專業素養有待提升,導致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差錯,致使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下降。也有部分教師對待教學缺乏足夠的責任心,對于數學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經常進行嘲笑、諷刺、謾罵,致使學生對教師的厭惡程度與日俱增,進而嚴重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可以說,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師。另外是教材方面的原因,和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相比,高中數學知識難度更高,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導致部分學生無法適應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方式,成為學困生。最后是社會方面的原因,“讀書無用論”思想在社會上的盛行,導致部分學生認為讀書對自己的未來發展無益,嚴重缺乏學習興趣,沉迷于各種娛樂活動而無法自拔,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數學學習。
二、高中階段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對策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獲得的每一點知識,掌握的每一項技能,學習興趣的激發,智力方面獲得的每一點發展,都與教師的辛勤教導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教師只有不斷地加強對學困生學習過程的管理,才能真正實現轉化學困生的目標。要促進高中數學學困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師就要經常和學困生溝通,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不斷拉近與學困生之間的距離,使學困生能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達到使學困生“親其師,信其道”的轉化效果,在此基礎上,充分激發學困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在教師的引導下,重燃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2]。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每個人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學困生也不例外,教學中,當學生取得進步的時候,哪怕是十分微小的一點進步,教師都要及時的鼓勵他們。同時,這也是教師對學困生進行轉化的最好時機,必須加強重視。因此,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想更好地對學困生進行轉化,就要嘗試使用放大鏡來捕捉學生身上的優點,在對他們進行鼓勵的過程中,使他們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重燃對數學學習的信心。
(二)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成年人如此,學困生更是如此,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想更好地實現對學困生的轉化,就要多為學困生創造一些能夠取得成功的機會,使他們能感受到獲得成功的快樂,重燃學習數學知識的決心。提問作為高中數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教師幫助學困生樹立學習自信心的一個好機會。
例如:在教學“指數函數”一部分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設計問題,使優等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使學困生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進步[3]。實際的教學中,多數學困生都很害怕教師在課堂上提問,對此,教師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就需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要始終堅持由淺入深的原則,使學困生也能有機會參與待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如果在回答問題時候,他們給出了正確的答案,教師可以及時的給予鼓勵,如果他們沒能給出正確答案,教師也要積極地進行引導,使他們能自己發現問題并進行糾正,使學困生在課堂上也能體會到活動成功的快樂,幫助他們重燃學好數學知識的信心。
(三)重視指導學困生的學法
很多學困生學習努力,但是數學學習成績始終不理想,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目的性不強,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就要多給予學生一些耐心,針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給出必要的解決策略[4]。教師要教會學生正確的預習方法、聽課方法和復習方法,促使學生能夠養成在正式開始新知識的學習之前,主動進行預習的習慣,在預習的過程中,將自己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重點關注自己在預習時遇到的問題,提高聽課的針對性,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除此之外,當天的知識學習完之后,教師還要指導學困生進行復習,除了鞏固基礎知識之外,還要注意尋找自己的知識漏洞,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彌補,避免影響到之后的學習。同時,教師還可以向學生傳授一些記憶知識的方法,促進學困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使學困生也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到知識,達到提升自己數學學習成績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空間幾何體”的結構一部分知識的過程中,由于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很多優等生學習起來都感到有困難,學困生更是如此。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就可以要求學困生進行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理清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和學習中還存在問題的知識點,在聽課的過程中,除了教師重點講解的知識外,還要讓學困生重點關注自己在預習過程中存在疑惑的問題,教會學困生有針對性的聽課,是提升他們聽課效率的主要手段。教學活動結束之后,教師要引導學困生進行復習,針對還存在問題的地方及時尋求教師或是其他同學的幫助,做到當天的知識當天掌握,絕不將不懂的知識留到明天。久而久之,學困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進而達到轉化高中數學學困生的目的。
(四)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轉化策略
有了之前提到的高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作為鋪墊,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針對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個性化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可以采取個別輔導的方式來解決學困生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將遇到相同問題的學困生集中到一起,統一進行輔導。教師要依據學困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情況,仔細的分析學困生的作業和平時的測驗情況,尋找學困生學習成績不佳的原因[5]。針對數學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鞏固基礎知識;針對粗心馬虎的學生,教師要采取有效地措施對他們進行以引導,可以和他們約定,如果在日常的作業或是考試中,沒有因為馬虎而丟分的情況,可以給予他們相應的獎勵,反之,則要受到懲罰。除此之外,除了日常的觀察,教師還可以采取和學困生談話的方式了解他們學習成績不佳的原因和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找到問題出現的原因,有針對性的給予幫助,提升學困生轉化的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是高中階段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學科,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說,學生數學成績的好快將會對學生的未來發展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必須要加強重視。對于高中數學學困生來說,導致數學學習成績不加的原因有很多,教師在對他們進行轉化的過程中,必須要認真分析,針對學困生遇到的實際問題,合理地制定轉化方案,如此,才能真正提升高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質量,促進高中數學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石建偉.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對策探究[J].甘肅教育,2019,(08):48.
[2]高靜波.高中用功型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07):150.
[3]吳漢文.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對策探究[J].數學教學通訊,2015,(06):36-37.
[4]陳正順,劉啟亮,洪書生,等.新課程下的高中數學學困生成因分析和轉化對策[J].網絡財富,2008,(04):12-14.
[5]申銀燕.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轉化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2006,(24):98-99.
(作者簡介:李雪云,單位: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專業:高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