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萍
摘 ? ?要: 要想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就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怎樣才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呢?本文從六個方面展開論述,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 小學語文 ? ?寫作訓練 ? ?作文能力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內容,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提高寫作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綜合能力,其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但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寫作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度較大,雖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寫作能力沒有顯著提高,導致一些小學生出現不良情緒,厭煩甚至害怕寫作文。教師要尋找恰當的、有效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地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
1.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一些小學生在寫作上存在一些心理障礙,不愿意寫作,對寫作提不起興趣,認為語文寫作是一件很難的事,甚至部分學生面對寫作時感到很恐懼,作文寫作條理不清,抓不住文章中心寫作思想,生字認知能力較弱,而且遣詞造句時經常出現病句。學生出現這樣的現象,總結其原因,是閱讀量不夠,語文知識面狹窄[1](72-74)。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靈活變換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創新能力,為學生營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基于學生的興趣點,拓展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才會使他們自主投入學習中,發揮主觀能動性,這才是學好知識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關鍵。例如教學《詹天佑》這篇課文時,教學重點是介紹詹天佑的事跡。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文中人物的描寫手法,試寫一篇描述人物故事的文章,可以選擇身邊的人物進行描寫,這種訓練方法貼近學生的生活,能夠消除學生的寫作心理障礙,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教師在訓練小學生作文時,應該和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征,掌握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興趣愛好,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以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制訂人性化的寫作訓練計劃,從根本上激發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實現“因趣利導”的寫作教學目標。教師在和學生溝通的過程中,可以有效拉近師生距離,融洽師生關系。對教師產生尊重、喜愛、欽佩的感情時,學生更容易對教師敞開心扉分享感受,同時打消對寫作課程的抵觸心理,對寫作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2.培養學生的書面語言應用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要在語文學習基礎上下功夫,只有打好扎實的語文基礎,才能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語文學習基礎包括:識字能力、遣詞造句能力、閱讀能力、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等,其中書面語言表達能力是寫作能力的重中之重,作文寫作要大量用到書面語言,日常口語化的語言應用在寫作中是不標準的。因此,教師應該從小學低年級起就培養學生的書面語言能力,例如普通話訓練就是一項很好的專項訓練,普通話的訓練是鍛煉學生書面語言的良好契機。普通話已經基本普及,這項訓練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難度不大,但對于一些偏遠山區小學而言,由于受環境和師資力量的限制,這項訓練還需要加強。
教師在培養小學生的書面語言應用能力時,應鼓勵學生將書面語言應用于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促使學生在日常對話交談中提高書面語言應用能力,引導學生互相糾正、互相督促,讓書面語言融入學生日常生活,實現學生對書面語言的規范運用。
3.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求教師把好學生的“說話關”,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只有敢于表達,才能為大量練習提供先決條件。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自我表達,鼓勵學生說出觀點見解及對問題的分析,哪怕剛開始只是三兩句的表達也沒有關系,有了表達的欲望才會為寫作埋下種子,有表達就代表學生有思想,因此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的專項訓練,將表達訓練常態化地展開,在日積月累中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例如在《只有一個地球》一課學習中,教師可以這樣訓練學生,通過閱讀全文,你對保護地球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將自己的話寫下來,不要怕寫的內容不好,也不要怕寫的內容少。重要的是鍛煉學生敢于表達的勇氣,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學生將自己想表達的語言都寫完后,可以選擇一些寫得比較精彩的語句,讓學生相互學習,學習好的語句。對于一些寫得不好的學生,教師要加以指導,修改錯別字,指出用句錯誤等[2](133)。
教師可以定期開展一些課堂交流活動,設置不同的交流主題,為學生創造自由的討論環境,引導學生暢所欲言,自由表達觀點,分享和交流會主題相關的經歷和感受。通過交流討論,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可以在多樣化話題中拓展寫作思路。語言表達能力訓練是作文寫作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使學生寫作時快速進入狀態,將內心的感受用文字表達出來,達到理想的寫作成果。
4.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
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是提高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雖說鍛煉學生遣詞造句能力是為學生的寫作打基礎,但是一篇好的作文,只有好的遣詞造句是遠遠不夠的,要培養學生整篇文章的寫作邏輯性和段落之間的關聯性,通過日記提高學生的寫作綜合能力。日記是學生對自己一天行為思想活動的總結,通篇上下需要較強的邏輯性。日記的作用不能忽視,日記是一種日常的積累,如果學生堅持每天寫日記,將發現的好詞好句記錄下來,常年累月積累下來就是巨大的收獲,通過這種量變能起到質變的作用,因此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就水到渠成。但是教師對學生的作文要做一些內容上的規定,防止有些學生只是流水賬式寫日記,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日記中寫一些寫作課上的心得體會,也可以是一些課堂內容等。
教師可以倡導學生融入生活,留意觀察生活中有趣的人和事,然后將印象深刻的事件和觸動心靈的瞬間記錄到日記中,這種方式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文字運用能力,而且能發展學生的情感感受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使學生的情緒感受能力更深入、更細膩。教師可以選出優秀的日記作品在班級中誦讀、分享,使學生在優秀的日記作品中獲得更多的寫作靈感和精神感受,有效調動學生寫日記的積極性,讓寫日記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提高學生的日記質量,讓每一篇日記都成為獨立的文章作品,讓學生在日記寫作中品味生活的意義。
5.提高學生語文造句能力的規范科學性
句子是語文作文中的主要成分,學生造出的句子是否具備規范性和科學性都會影響整篇作文質量的高低,因此教師要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并指導學生造句的規范性和科學性。學生的寫作想法主要通過句子表達,無論是書面語言還是口語都要科學規范地使用,這樣的文章才是通順的、合乎邏輯的。教師要幫助學生豐富語言知識,例如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專門的筆記本,將平時閱讀中遇到的不認識的生字、不懂的詞語記錄下來,或記錄一些好詞好句,在課堂上讓學生相互交流自己收集的句子,互相借鑒欣賞。為學生甄選出一些優秀的句子寫在黑板報上展覽,這樣互相交換思想的過程能夠帶動全班學生良好互動,學生可以通過互動集思廣益、拓展思維,增加知識儲備量,從而提高語文寫作能力[3](73-74)。
6.教師對學生的作文批改要注重全面綜合性
作文批改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關鍵環節,教師需要重視批改工作,并且在作文批改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全面性和綜合性的評價。學生寫作欲望的激發是因為寫作興趣的培養,寫作興趣的培養是靠寫作自信心的建立得來的,學生只有建立寫作自信,才會愿意寫,才會激發表達的欲望,因此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要以鼓勵為主,盡管學生在寫作上還存在不足,但是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進步,鼓勵是一種潛意識的作用,通過鼓勵可以建立學生的寫作自信,使學生樂于接受教師的建議,久而久之,就會喜愛上寫作,領悟寫作的精髓。特別是針對一些特殊文體,教師要善于點撥學生,首先要幫學生找出作文中的錯別字,其次針對學生用語精彩的段落,將其標注,再次是在作文評語上為學生寫上幾句激勵的話語,提出一些寫作方法的建議。
7.通過大量閱讀鍛煉學生的仿寫能力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不能忽視的是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課外閱讀對學生知識的拓展、寫作能力的提升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通過大量閱讀,學生可以學到優秀作品中的寫作精髓,了解更多的寫作描寫手法,拓展寫作思路[4](113-114)。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征、興趣愛好等,選擇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緊密的課外讀物,例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等,都是一些十分經典的課外讀物,無論是對人物的描寫還是對環境的描寫,寫作手法都十分精湛,并且趣味濃厚,是深受小學生喜愛的課外讀物。
教師可以在教室設置一個“小小讀書角”,讓學生在讀書角互相交流閱讀的心得體會,互相分享優質的閱讀文本。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互換書籍,使學生的閱讀資源更豐富。為了促使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訓練,教師應該培養學生摘錄閱讀文本中優質詞句段落的閱讀習慣,并對摘錄內容進行仿寫訓練,達到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更有效的文學滋養,詞匯積累顯著增加,有利于作文創作。
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寫作訓練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研究發現,要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就要從各個方面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認字能力、遣詞造句能力、閱讀仿寫能力等。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任何能力的提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要應用適合學生發展的創新教學方式,循序漸進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提高小學寫作教學效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為學生更高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志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仿寫訓練探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02).
[2]李春青.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優化[J].中國校外教育,2019(04).
[3]張莉.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04).
[4]黨元香.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