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華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核心素養成為熱點話題,而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成為眾多教育實踐者探討的課題。從闡述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基本特征和構成要素出發,在探究了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并在分析當前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現狀的基礎上,以小學五年級為例,提出了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策略。
關鍵詞:數學教學;核心素養;小學五年級
從數學學科特點來看,數學不僅具有較強的抽象性、邏輯性,還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它需要學生既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又具有運用數學方法解決數學問題的實踐能力。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涉及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等多個層面,包括了數學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數學交流、數學建模等多項內容,因此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能夠大大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對其今后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基本特征
自小學數學核心素養這一關鍵詞被提出,眾多研究者對其基本特征進行了探討,綜合看來,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具有以下幾點特征:
其一,綜合性。如上文分析,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包括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等多個層面,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能夠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時,在評價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過程中使用到的知識與技能,還應當把握學生所體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此外,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不僅僅具有鮮明的數學學科特點,也具有跨學科性特點,是數學與其他學科的有機融合。
其二,實踐性。數學核心素養需要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意味著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與自身的經驗相結合,與之建立聯系。同時,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發展的階段,因而問題的解決需要情境,需要結合學生的實踐經驗,從而通過具體的問題情境實現數學知識與數學素養的遷移。而這也提醒了教師,在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過程中需要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積極為學生創造實踐機會。
其三,時代性。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數學作為改革的重點學科,在其培養目標、培養內容、培養方式方面均作出了相應的調整,使之更符合現代教育的培養要求。而數學核心素養就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提出來的,它順應了教育的發展要求與特點,著力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它不僅強調學生要掌握相應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還要求學生所掌握的數學能力更具有綜合性與時代性,而這正是現代教育所倡導的。
其四,功能多樣性。隨著數學核心素養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功能也愈加充實,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就需要小學生學會和掌握如何去運算、如何進行有效推理、如何進行高效的數學交流等,可見當學生將數學核心素養內化之后,數學核心素養的功能多樣性特點能夠大大地幫助學生提升數學能力。
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需要個體在數學活動中積極運用數學思維去分析解決各種數學問題,從而最大限度發揮數學的價值與作用。因此,就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而言,主要包括了以下幾點:
第一,數學意識。所謂數學意識,通俗來講就是學生能夠應用所學的知識對數量關系、空間幾何等內容進行解釋,并能夠主動應用數學的思維來思考問題。所以,數學意識不僅是培養小學生數學技能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點之一,只有當學生具有了一定的數學意識之后,才能進行更進一步或是更復雜的數學思考。
第二,數學思考。所謂數學思考,主要是運用推理、建模等思維方式來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在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應用等過程中,都離不開數學思考,且數學思考會依據問題的需要而改變,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在學習數學知識中進行思考能夠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在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思考能夠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同時,數學思考能夠讓學生不斷反省自身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彌補。
第三,數學交流。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生成,需要借助一定的數學活動,也離不開一定的數學交流,通過合作交流,學生需要將自己對問題的思考進行表述,對問題的解決方式進行表達,這不僅是一個數學交流的過程,也是一個思維碰撞的過程,通過交流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問題,理解知識點,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第四,數學應用。如上文分析,實踐性是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基本特征之一,正是如此,數學應用也成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而數學應用,主要是讓學生將課堂上、書本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從而達到解決數學問題的目的。
三、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
當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如此受到重視,主要原因是核心素養對小學生的價值是不可否認的,主要體現為以下幾點:其一,正確認識數學價值。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能夠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數學與歷史文化也有著緊密的聯系,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學生關注并理解數學文化,從而正確認識到數學的價值。其二,鍛煉數學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內容包括幾個關鍵能力,如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數據分析能力、建模能力等,這意味著學生需要運用數學思維來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將抽象知識簡單化、形象化,從而既能高效解決問題,又能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有效鍛煉。其三,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數學知識本就具有抽象性、邏輯性強等特點,在小學階段,數學知識的學習是一個難度相對較大的任務,而教師有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小學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現狀
1.培養范圍較窄
當前,部分小學數學教師認識到了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存在培養范圍較窄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部分教師認為,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不適用于所有的數學教學內容,以致部分教師只注重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數學意識、數學思考、數學應用等方面的培養。這樣的培養意識顯然是具有局限性的,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應當具有廣泛性,不僅包括數學能力,還包括數學意識、數學應用等,只有正確認識核心素養,綜合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才能為小學生奠定扎實的數學基礎。
2.概念理解混淆
正如上文分析,部分教師片面地認為培養學生的數學技能就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就正好犯了概念理解混淆的錯誤。同時,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認為分數是體現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更有甚者將其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這都是對數學核心素養的不正確理解。實踐證明,通過機械化訓練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而只是讓學生成為會考試的“機器”。
五、培養小學五年級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
1.正確認識核心素養,搭建素養生成平臺
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首先教師自身需要正確認識和理解核心素養,明確核心素養的一般性質、學科特質,了解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具體構成,認識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與價值,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確立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才能更好地依據培養目標搭建核心素養的生成平臺。核心素養生成的情境性、過程性與主體性等特點,決定了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需要設置相應的情境,開展一定的數學活動,因而這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活動方案,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去思考和探索,從而使其核心素養得到生成與發展。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五年上冊“多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引導學生自制三角形教具,去摸一摸、指一指、說一說,在充分了解三角形特征的基礎上,向學生提問“三角形的面積是什么”“要怎樣求出三角形的面積”等問題,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三角形面積的正確解法,也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的思維充分得到鍛煉。
2.結合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數學本就源于生活,因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應當結合數學實際,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這既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的應用價值,又能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來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更容易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調動學生參與到問題解決中的積極性,從而進行更高效的問題思考,并且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更為豐富的情感體驗,而這些體驗都將會成為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基礎。因而,教師需要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有選擇性地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并創設問題情境。如在五年級上冊“觀察物體”這一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學生都熟悉的動態情境——跳水比賽。此時可以引導學生“可以從哪些角度進行觀察,為什么”,這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而且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為什么在跳水運動比賽中有時會以慢鏡頭的形式呈現。同時,也可讓學生在以這樣的情境中,學會聯系生活進行思考,提升學生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
3.加強師生交流,把握課堂生成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離不開師生交流,因為“交流”是教育生成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教師需要注重課堂中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通過交流向學生傳達數學意識、數學思維、數學技能,并且了解學生目前的掌握情況,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往往會生成課堂中重要的教學資源,而核心素素養的培養不僅僅存在于提前設定的教學目標之中,更存在于這樣不經意的生成資源之中,但如何把握和有效利用這些生成資源成了對教師最大的考驗。部分教師由于經驗不足,會忽視這些生成資源,這也提醒了教師需要加強自身的實踐教學能力。由此可見,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交流互動的平臺,讓學生呈現出真實的學習狀態,進而有效把握其中的生成資源。如在學習小學五年級上冊“小數乘法”這一內容時,有學生會錯誤使用小數點,這時教師便可抓住這一生成資源,著重講解“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的關系”,進而利用錯誤來引領學生核心素養的動態生成。
4.重視核心素養評價,建立有效評價機制
評價是任何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通過評價可有效推動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但值得注意的是,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評價不僅只是關注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還需要重點評價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學科思維,而這也就需要教師認真把握核心素養的科學內涵,同時可借助相關科學的評價工具,有選擇性、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并且將學生學習的過程視為評價的重點,綜合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情感態度的體現等等,從而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王麗,王奕萍.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15):78.
[2]張江林.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中的運算能力養成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68-69.
[3]朱坤鋒.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命題的創新[J].亞太教育,2019(4):12-13.
編輯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