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課程改革工作在持續推進的時候,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成為當下教育教學的重點,通過多元的教學手段,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讓他們在吸收理論知識的時候,也能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基于當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狀,重點提出了一些寫作教學的實踐策略,以期為語文教師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寫作教學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理應按照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以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重視寫作教學工作,這樣在擴寬學生視野的時候,也能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從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出發,培養小學生敢于創新的精神,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一、當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狀分析
小學階段的語文寫作,如若仍舊采用單一、傳統的教學方法,會使得學生感到沉悶、無趣,而且有的教師會將重點放置在作文形式的講述上,不斷向學生灌輸寫作的布局、立意,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練習,但是最終還是無法達到寫作的要求,內容上沒有任何的創新。再者,有些學生只是將教師的寫作經驗放置在自己的身上,沒有任何的創新,按部就班的現象非常明顯,這很難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寫作的教學策略
1.明確語文寫作教學的目標,激發學生的興趣
總體而言,寫作教學同語文教學的目標是相一致的,都是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基礎,這就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聞,通過寫作表述出來,提高他們在書面語言中的運用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要想讓他們喜歡上寫作,就應該以興趣為出發點,適當地將游戲引入其中,讓學生按照自己在游戲中的體驗將整個感受說出來。以“母親的愛”為主題開始相應的寫作教學,讓學生親自體驗其中的感情,掌握人物的心理變化,這時候,教師借助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開始回憶日常生活中母親關愛自己的事例,將這些事件一一羅列在紙上,開始想象:母親對自己的關愛一般都體現在哪些方面?接著和同伴進行交流,盡量將這件事情說具體,真切表述出自己的感受,同桌也要認真聽講,對于一些不清楚的地方,適當地提出一些建議。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借助文字的方法描述母親的動態、神態等,將其寫成一段300字的作文,盡量在寫作中生動、形象地將自己的情感表述出來。
2.轉變思維,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
當學生在看到這個題目以后,應該選好寫作的話題,并且在寫作的時候,圍繞這個話題開始相應的描述,不要寫偏題。對此,借助“大題小作”的方法,從一些具體的點開始,將以往的閱讀中積累到的成語、短句進行聚集、提煉,這樣才能在簡短的篇幅內明確立意。同時,寫作過程中,學生也要尋找一些不同的角度,闡述出自己的觀念和認識,尤其是在觀察、認知事物的時候,將自己的個性化特點表述出來,這樣寫出的文章才具備創新性。寫作課堂上,當教師在提出寫作立意的時候,讓學生從這個題目中尋得相關的信息,尋找的過程中,重點在于“找”,將尋找到的信息整合在一起,進行綜合性的分析與討論,確定一個最合適的寫作方向。如何讓你向好朋友介紹自己的暑假計劃?教師讓學生圍繞著“假期”“計劃”展開相應的討論,有的學生提出關鍵詞:沙灘、游泳、購物等,然后討論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如飛機、公交等。整個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將自己的引導作用體現出來,讓學生明白自己暑期要去哪里?如何去?去做什么?
3.將寫作教學延伸到課外,提高學生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課外寫作的時候,盡量符合小學生的具體認知,秉承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從簡單到復雜,層層遞進,這樣才能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他們語言的運用能力。課外活動的開展實際上也是對課堂的一種補充,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做好課堂內的練習活動,還應該完善課外的積累,擴寬學生的知識覆蓋面,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整個教學階段,讓小學生深入到社會實踐中感知、體驗,例如自己坐車去看醫生,和朋友一起去完成某一件事情,實踐過程中,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和接觸到社會生活,這些體驗也是寫作的主要靈感。同時,還可以開展一些運動會、朗讀比賽等,將活動上的場景記敘下來,盡量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讓作文融入現實中,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總之,寫作也是培養小學生語言表述能力的一種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培養小學生對于寫作的熱情,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的能力,達到一個鞏固的效果。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多閱讀,做好素材的積累工作,對寫作有一個更為真切的體驗和感受,將情感延伸到一個更為寬廣的層面上,這樣在培養小學生的創新精神的時候,也能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孫元德.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寫作生活化教學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6):49.
[2]付雁.“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之我見[J].寫作(下旬刊),2017(10):6-7.
作者簡介:陳顯鑫,二級教師,單位名稱: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平頭川鎮中心小學,教師資格專業:小學語文,任教學科:小學數學。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