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艷杰
摘 要:對于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來說,文言文的學習情況一直并不理想,得分和成績的情況一直受到教育行業(yè)的廣泛關注。隨著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伴隨著最新理念的發(fā)展,如何進一步加強提升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能力水平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從教師及學生兩個角度出發(fā),將學生作為主體角色,充分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起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在此基礎之上,探討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路徑。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初中教學;創(chuàng)新路徑
在最新的課程標準中,文言文的教學方面具備較為明確的標準,要求初中生能夠較為淺顯地理解文言文中的含義,并且能夠通過工具書等方式手段,實現對其內容內涵的理解把握。緊跟著新形勢的要求和標準,文言文的考試方面也提出了相關的要求。一方面注重文言文的學習和運用過程,也就是較為表面的背誦等學習方法。另一方面是對文言文的應用,通過對一些文言文知識的深化學習來實現自身古文閱讀能力的提升。在以往的初中階段的語文考試中,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就是文言文的考核質量明顯較現代文要更低一些,如何提升文言文閱讀的學習質量和考試成績成為廣大教職員工和學生需要面對和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1]
在新的課程標準之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其在教學工作中的主體地位都得到了概念上的強化,需要充分對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行挖掘。教學這個詞的含義是十分深遠的,既包含了教授的過程,又包含了學習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學生語文學習主體地位的現狀,教師更多的在學習過程中扮演一個平衡者、組織者、指導者的角色,教學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的共同參與和默契配合,這樣才能確保教學效果的統一。
一、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習興趣
如何切實提高學生的文言文能力,其關鍵之處就在于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在更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結合以往學生的情況來看,在文言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普遍在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自信方面都會有所缺乏,可以針對以上問題之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當務之急,便是引導學生理解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意義。并且積極通過主題活動等形式開展專項討論或者辯論賽,引導學生發(fā)表自身的見解和觀點。與此同時,可以開設多種主題班會,去探討文言文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傳遞自己的聲音,讓學生切實認識到知識的力量。另外,可以借助一些較為有趣的研究性課題,開展項目類型的學習研究小組,引導學生關注一些歷史名人和歷史偉人,通過對名人偉人的研究讓他們了解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通過一些真實的事例吸引學生的興趣,震動學生的靈魂,從內心將他們對于知識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挖掘出來,利用朋輩效應在學生的心中建立相應的榜樣,利用榜樣的作用幫助學生產生較為良好的學習動力和學習動機,并且?guī)椭麄兘⒆銐虻淖孕牛沟盟麄兿嘈抛约河心芰逗脤W習,對他們日常在學業(yè)表現中的點滴進步與成長進行鼓勵和肯定。[2]最后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創(chuàng)設優(yōu)質良好的學習情境,一個好的學習情境是學生取得優(yōu)秀學業(yè)成就的基礎所在,也是促使學生成長成才的必要條件。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非常大的好處,有助于在班級之內營造濃烈濃厚的學習氛圍,特別是對于文言文這樣較為難于理解的學科,更是有著意想不到的好處,教師可以將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利用早讀、晚讀等契機,幫助學生感受到文言文的語感之美、語義之美,深刻了解我國古代璀璨的精神文明。文言文作為中國古代語言文字的瑰寶,其中蘊含著五千年璀璨輝煌的中華文化。對于老師來說,可以教導學生匯總一些關于文言文的課外知識或者小故事,并且打造一些文言文相關的語言課程體系,幫助學生建立自身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綜上所述,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學生能夠提升自己對于文言文的興趣,就可以由過去的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的模式,從而充分激發(fā)起自身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在此基礎之上,教師才能夠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內涵學習能力。部分專家學者認為只有學生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會有較好的學習效果,從而實現智力和能力的雙重提升。初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其所選擇的內容大體上還是比較淺顯易懂的,比較容易為學生所理解,學生通過課文注釋及字典查詢來實現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把握。通過課文內容的逐步加深,幫助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突破自我,獲得成就感,消除對待文言文的抵觸情緒,給未來的文言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3]
二、深入發(fā)掘創(chuàng)造能力,探尋教學方法
在最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對文言文教學的要求如下:教師作為教學學習活動的指引人,要積極的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完善自身的教學觀念,提升理論水平,積極對現有的教材資源進行開發(fā),對文言文教學的內涵及邏輯進行系統性的領會,采取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建立對文言文的學習基礎。與此同時,作為教師來說,特別是自身的觀念需要大幅度的提升和轉化,要積極轉變以往陳舊、傳統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會在學習中利用資源,與他人合作,建立更加高效的文言文學習方法和模式。[4]
1.創(chuàng)設情境,有效激發(fā)聯想
教師可以通過構建一些較為生動的情境,幫助學生激發(fā)自身的聯想空間,幫助學生喚醒自身在以往的經歷中積累的相關知識和技能,這些已有的知識及技能對于學生文言文的學習是很有幫助,也是很有意義的。所謂的創(chuàng)設情境,其主要的方式并沒有那么復雜,通常是利用一些引導性質的語言來幫助學生更好地介入學習過程。部分文言文課文可以與相關的歷史背景等信息聯合起來進行掌握學習,特別可以利用一些民間流傳下來的小故事和歷史傳說等,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聯想,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無論是古代的傳說故事,還是新時代的動聽歌曲,只要能夠引發(fā)學生對于文言文學習的好奇心,讓學生能有一個前置性的疑問,就可以抱有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文言文的學習中。
2.開展誦讀,體會文章底蘊
現階段的語文課本中,文言文的整體質量還是很令人稱贊的,其中的文章既具有高度的學術水準,同時也是歷史上的經典名篇。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適合以該類文章作為自身的朗誦誦讀讀物。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要在老師的引導下,加深對文章主旨內涵的理解,與此同時,精準地把握到文章的寫作技巧,從中不斷提升自身對于文章的美感體驗,強化對于文言文的理解,從而加深對文章底蘊及內涵的把握。教師在開展誦讀活動的時候,既可以采取學生自我誦讀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教師領讀、學生跟讀的方式,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在于教師要積極幫助學生清楚誦讀過程中的障礙,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將誦讀的過程加上配樂,配合著音樂開展朗讀,可以在學生提升自我朗讀技巧的同時,享受閱讀過程的韻律之美和音樂之美。在文章中體會獨特的韻味,確保學生對文章形成初步的感性認識,在文言文的學習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
3.分析比較,打造知識體系
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運用比較分析的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通過這樣的模式,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文言文文章內容的理解運用,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加強知識的體系化建設,確保相關的知識及技能得到有效的整合,最終固化成為自己自身的能力。可以通過古文與現代文相比較的模式,在古今的對比中進行閱讀分析。在分析比較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自己是如何利用已經學習的知識來學習現代課文的,在此過程中體會古人獨特的表達方式,類似這樣的比較分析的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在知識的遷移中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比較實現知識的鞏固致用。教師一定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基于這種模式的比較一定不能僅僅浮于表面,而需要經常性地指導學生強化練習實踐,在實踐中加強學生的文言文能力。
4.融匯古今,形成獨特理解
對文言文的學習不能夠故步自封,學生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與現實因素相結合,將古代的故事與今天的現實生活相結合,通過理論與實際的充分對接,讓學生明白文言文中蘊含的古人先賢的哲理道理,從中體會到華夏五千年燦爛輝煌的文言文歷史。在諸多的文言文作品中,其中不乏優(yōu)秀的、具備高度教育價值的翹楚之作,處處閃耀著古代先賢的精神光芒。其中所展現的優(yōu)秀品質與民族氣節(jié)更是值得我們廣大炎黃子孫去學習發(fā)揚。這樣的學習方式可逐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并且對于社會運行的道理可以采取多角度的引導性思考,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思維模式,形成獨特的人生見解及體驗。
5.歸納復習,鞏固課堂效果
眾所周知,定期的歸納復習,對于語文,特別是文言文的學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語文的學習不能夠一蹴而就,相反是一個循序漸進、反復復習的過程,更加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并不是通過短期的突擊式學習就能夠完成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構建的。通過對近期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全局性的整理及歸納,確保知識形成自己的獨特體系,可以在面對考試和考核的時候更加游刃有余。歸納的過程究其實質,也是一個復習和鞏固的過程,通過不斷復習,學生最終能夠實現對知識點的有效把控,將每一個知識點落到實處。
三、結束語
通過以上諸多的方法,教師可以漸漸地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主動學習意識培養(yǎng)出來,從而將本來枯燥乏味的文言文學習過程改造成一個寓教于樂的文言文學習過程,讓學生能夠在一個輕松的氛圍和環(huán)境下學習好文言文,并在此過程中實現文言文的能力提升,強化課堂實效。
因此,初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其核心的創(chuàng)新路徑在于,能夠積極運用最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使得學生從過去的較為被動地接受傳輸式的知識轉變?yōu)槿缃竦闹鲃尤ネ诰驅W習中的內涵所在,引導學生在教學實踐中學會運用文言文。廣大教育從業(yè)者也當不遺余力,進一步創(chuàng)新文言文的教學路徑,不斷將傳統文化發(fā)揚光大。
參考文獻:
[1]馬麗娟.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困境及策略探索[J].新智慧,2019(8).
[2]劉丹.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11).
[3]劉永.淺談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有效策略[J].好家長,2017(66).
[4]胡劍.關于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如何開展的思考[J].學周刊,2018(25).
[5]陳明祥.探討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有效反饋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7(4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