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
摘 要:一年級的學生普遍具有極強的好奇心與想象力,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在數學課堂上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本文通過分析在數學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以及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深入探討了一年級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可行的策略。
關鍵詞:一年級數學 小組合作學習 探討
一、引言
“十三五”規劃中,國家對當前教育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推進教育現代化與人才強國、人力資源建設。創新型人才作為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國家應對發展環境變化、增強綜合國力的重要保障。小學一年級是兒童發展的關鍵時期,數學又是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在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有著極大的作用,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也至關重要。
二、一年級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盡管教育模式改革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傳統的授課方式“填鴨式”“滿堂灌”仍然存在,這從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教育的發展,也有悖于我國人力資源建設的大方向。因此,當今社會需要的不再是只會學習的機器,教師的授課方式也應當有所調整,使教學方式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在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模式也讓合作交流的友好氛圍中培養團結互助的精神,進而鍛煉人際交往的能力,這對于學校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策略也有著顯著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模式不僅僅是提升學生成績的需要,更是我國人才建設的需要。
三、一年級數學教學開展小組合作的原則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合理運用,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積極主動地解決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也要遵循一些原則,特別是對于低齡段的一年級學生,更要講究方式方法,從而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第一,分階段建立學習小組的原則。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直接進行多人的合作討論比較困難,初始階段更應該采取雙人合作的模式,一位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另一位對其進行觀察和評價,再交換進行。當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學生建立起了合作的意識,就可以根據課本內容的需要選擇開展兩人還是多人的合作。第二,“組間成員水平均衡”分組的原則。一年級作為幼小銜接的關鍵節點,學生在入學時普遍存在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并且小學生的自制能力較差,隨意的分組很容易導致小組學習的完成速度和完成情況不一,完成速度較快的小組可能會干擾其他小組的討論,整體水平都較差的小組可能完成不了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經過多年的實踐,公認的效果最好的分組方法就是“一優二中一差”的分組原則,有利于小組內的學生優勢互補,快速有效的完成學習任務。
四、一年級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
教師作為一年級數學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的引領者,最基本的就是面向全體,特別是在分組之前,要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和評估,在尊重學生個人意愿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能力進行分組,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為每個小組分配一個小組長,在討論起到組織和帶頭作用。但是也要注意照顧少數群體,在觀察學生小組學習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習困難的孩子不懂就問,勇于表達自己的方法,避免在小組合作時處于被動的狀態甚至被忽略。此外,教師要隨時注意各小組開展合作學習的情況,當學生提出有價值的觀點時就要及時表揚,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習慣。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也要對討論的有效性進行及時的評價,幫助學生解決交流中提出的問題。
(二)明確學習任務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如果不能明確數學課堂的教學任務,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往往是隨意或漫無目的的。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提高數學課堂有效性的一種方法,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自主的完成教學任務,進而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比較實際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上一定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明確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
(三)注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年級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要注重采取一定的方法。具體地說,教師可以為小組合作學習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比如在學習加減法運算時,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模擬商店物品的買賣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輕松地掌握數學知識,進一步掌握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此外,還要對學生的合作方法進行一定的引導,比如學生在討論時表達不清楚自己的觀點,或者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時,都要耐心的指導。
參考文獻:
[1] 胡春艷. 適合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數學內容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
[2] 范玉靜.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實踐[J]. 中國校外教育,2015(29):75.
[3] 高陽. 淺談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J]. 中國校外教育,2016(28):91-92.
[4] 朱巧林. 一年級數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嘗試分析[J]. 中華少年,2016(2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