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 張守忠
摘 要:作為省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藥品生產專業探索構建“產教對接、實境育人”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校企雙方共建學徒制專業建設委員會,從醫藥企業實際崗位對知識和能力要求出發,結合醫藥行業標準校企共同探索“產教對接、實境育人”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開發人才培養方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產教對接;實境育人 人才培養模式
為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精神,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根據《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有關要求,山東省從2015年起,確定一批職業院校作為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探索建立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的長效機制。
本院藥品生產技術專業成功申報為山東省2018年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針對山東省藥品生產企業對藥品生產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以及人才緊缺的現狀,充分利用區域優勢,依托區域企業,積極探索與實踐現代學徒制,開展“產教對接、實境育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校企共同修訂課程體系,大力推進校企共同開發課程步伐,致力于藥品生產專業人才的培養。
1.“產教對接、實境育人”人才培養模式開發過程。
校企雙方共建學徒制專業建設委員會,根據現代學徒制的特點,從醫藥企業實際崗位對知識和能力要求出發,結合醫藥行業標準校企共同探索“產教對接、實境育人”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開發人才培養方案,將職業資格標準和行業技術標準融入課程標準。
2.創新“產教對接、實境育人”人才培養模式概述
“產教對接,實境育人”人才培養模式是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將專業設置、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考核評價等方面與藥品產業對接,校企共同培養人才;以藥品行業典型產品為載體,在生產化教學情境中實施教學;將人才培養分為“專業基本能力培養—專業核心能力培養—專業綜合能力培養”三個階段,學生能力逐級遞升。
(1)產教對接
根據藥品產業企業需求,學校與企業共同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制定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崗位標準,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深入企業車間,通過與企業員工溝通交流,確定崗位工作任務,將崗位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工作技能、工作規范等轉化為課程教學內容,設置課程項目,實現崗位任務與課程項目對接;充分調研企業對從業人員職業資格類別、等級以及知識技能要求,根據企業要求合理調整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實現職業標準與課程內容的對接;依托藥品生產化的教學環境,依據產品生產過程合理安排教學,將產品生產與教學過程對接;聘請企業一線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承擔實訓項目和頂崗實習教學,并將企業新技術、新知識融入教學中,實現企業骨干與專業教師對接;將企業對學生工作能力、勤于學習、吃苦耐勞精神等的評價納入教學評價及學生考核體系中,實現企業評價與學校考核對接。通過實施產教對接,行業、企業、學校結為一體,共同發揮自身優勢,實現資源共享、成果共享、利益共享,優勢互補。
(2)實境育人
營造生產化的教學情境,以典型產品為載體,依據產品生產過程,合理安排教學過程,將教、學、做、評有機融合。實境育人,可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工作過程,感受企業氛圍,提升學生愛崗敬業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
以藥品檢測實訓為例,校內引入第三方檢測機構,校企共建實訓室,營造生產化教學情境;引入真實生產項目,企業技術人員和校內專業教師共同組成“雙導師”進行專業教學;依據產品生產過程,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安排教學過程,指導學生完成工作任務,實現在真實環境下完成真實生產任務的專業教學;同時融入企業文化,學生了解企業的工作環境、工作流程,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校企聯合對學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進行評價,將“教、學、做、評”融為一體。聯合魯南制藥有限公司等建立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在企業真實的環境中進行生產實習,以“準員工”的角色進入真實的崗位,直接參與企業的生產,在崗位上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應用能力。
3.“產教對接、實境育人”人才培養模式實施過程
根據學生成長規律,校企共同設計,合理安排學習和工作的具體項目及時間比例。學徒制組班時采用每 3-4 名學生選配1名企業師傅、配備學院指導教師的雙導師制。按“1.5+1+0.5”分段式、工學交替的模式安排教學過程,學生第1-3學期以在校學習為主,完成通識課程、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識崗的學習與考核,同時企業師傅到校進行企業員工基本素質教育,通過本階段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能力,使學生成為能基本滿足企業職業崗位要求的“新手”;第4、5學期,短期工學交替,在企業完成跟崗、實訓及部分企業課程的學習與考核,各小組在核心崗位群內輪換實踐,校企教師同時為學生開設如藥品管理法,GSP實務等企業課程。通過本階段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使學生由“新手”轉變為“準職業人”;第6學期在企業全程頂崗實習。學生學習期間要接受學校和企業的雙重管理與考核。通過六個階段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使學生成為“懂醫藥、通生產、會營銷”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產教對接、實境育人”人才培養模式首先使參與試點的校、企、生三方受益,實現三方共贏;其次,經驗推廣將使更多實行現代學徒制改革的參與方受益;最終為提升職業教育發展水平探索新路。
參考文獻:
[1] 張婧.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內燃機與配件,2018(19):243-244.
[2] 郭青青,劉李雅.現代學徒制下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科技風,2018(30):208.
[3] 馬建林.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在高職旅游類專業中的應用——以重慶商務職業學院旅游類專業為例[J].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2018(10):195-196.
[4] 甘智龍.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2018(10):201.
[5] 葛麗麗.淺談高職院校食品專業群實行現代學徒制的必要性[J].考試周刊,2018(85):9-11.
作者簡介:徐冬(1961-),男,浙江省桐鄉市人,山東職業學院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管理;
張守忠(1972-),男,山東職業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藥品生產技術專業建設,課程體系開發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