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績
摘要:現階段,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標志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活動的全球化使英語日益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和與各國交往的重要工具,學習和掌握一門外語是對21世紀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然而,在我國欠發達地區的各學校,學生對英語課程的掌握程度不容樂觀。因此,教師必須根據當地實際現狀,找出問題,尋求合理可行的對策,進而提高農村初中英語教學水平。
關鍵詞:英語教學;教學理念;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2.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12-0123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進步與更新,要求英語教師的素質也要不斷提高。但是仍有許多教師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英語教學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作為一名有著十幾年教齡的英語教師,筆者深深地感受到中學英語教學的不易和身上的重擔。
一、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
1. 面對教材的變換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發展,部分教師無所適從
大多數教師總在抱怨英語課越來越難上,越來越不會上,學生沒有興趣,教師也不會教。的確,近幾年來,隨著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大力推進,教材的不斷變換,人教版、目標版、冀教版、外研版……教材幾乎年年換,而教材的更新,意味著英語教師要有與時俱進的精神,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來適應新教材的需要。如果思想陳舊、不積極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就難以適應教材的改革,因此要求教師要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
2. 部分教師無法適應新教材的教學,其教學思想跟不上教材改革
部分教師把較多的時間放在語言點的學習和語言技能的訓練上,留給學生的活動時間相對減少,忽視了交際能力的培養,結構與功能兩者之間的比重掌握不好。在教學方法上,被動多于主動,灌輸多于啟發,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的聽、記、背、練的苦學之中;重視對現有結論的記憶,而忽視學習的過程;重視教學的嚴格劃一,而忽視學生個體差異的創造才能。這種做法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自主發展與獨立人格意識的形成。思路不夠明確使得學生對課堂模式和教學方法產生誤區。教學中雖致力于知識與能力并重,但教師總感到學生對知識掌握得不夠系統,能力發展得不夠顯著。有的教師把對話課上成閱讀課,不懂得如何根據不同的課型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語言交際能力,課堂教學步驟層次不夠清楚。
3. 部分教師的文化素質、語言水平和教學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
新課程的內容涉及面廣,西方文化色彩較強,而教師本身的這類文化素質不夠,不能滿足現代初中生英語學習的需要。當前外語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總體上明顯滯后,是產生教學問題的主要根源。然而,仍有不少教師遲遲不得要領,其中有的教師英語功底太弱,無法駕馭新教材的教學;還有的教師則認為教材中的所有內容都要“講明白”。在這些教師的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能力被忽視,語言實踐機會被剝奪,情感得不到激勵,智力得不到開發,聽說訓練只走過場,對話、閱讀上成統一模式。但最后發現,內容“太多”講不完,便有了“教材內容太多”的感慨。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的心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復雜和矛盾,教學效果的差異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顯著。并且部分教師至今在課堂上仍基本用漢語授課;有的語音不準確,語調欠純正;有的口語較差,語法錯誤較多,課堂語言單調貧乏,不能很好地勝任課堂語言交際活動的顧問和組織者的角色,以致無法創設一種逼真的交際環境。
二、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改進措施
1. 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由于長期以來陳舊的教育模式,初中生在英語學習中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依賴性嚴重。有的學生上課很認真,筆記記得很詳細,但作業考試還是不行。原因是不能有針對性地聽課。如果教師在教學新內容前讓學生先預習,自己做配套練習,練習批改后,再講授。這樣既能讓學生逐步鍛煉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能讓學生針對作業中出現的錯誤認真聽講,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當然,在學生預習前,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對學生預習后完成的作業要認真批改,因為這時的作業肯定有許多不同的解答方法。教師也不能在講課時只給出一種標準答案,對于一些非客觀題,要盡量考慮到不同的解答方法。
2. 營造“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課堂教學的核心任務是讓學生學會目標知識。離開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就無法實現教學目的。有“以學生為中心”就要盡可能給學生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大膽嘗試,各抒己見。因此,教師要多給學生創造活動條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活動。如:雙人活動、三人或四人小組活動、分層活動。讓學生在使用語言進行活動的過程中使新舊語言項目結合,從而達到能熟練地應用所學語言真實、自由地交流思想。
3. “以學生為中心”應該注意面向全體學生,不要有“被遺忘的角落”。我們常常有這樣的感覺,每當我們去參加聽一些所謂的優質課、公開課的時候教師在安排學生活動或表演時,其對象往往集中在班級少數表達能力較好的學生。在平時的教學中,有的教師也是如此,總覺得讓基礎較差的學生活動或表演會浪費時間,而完不成教學任務。長此以往,造成一種現象,就是班級里只有一部分學生很活躍,還有一部分總喜歡坐以等之。因此,要改變這種現象,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課堂提問覆蓋面要廣,不要總集中在幾個尖子生身上。當然,教師可以在備課時就注意把學生也能考慮進去,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準備不同的問題,分組活動時給基礎較差的學生更多的指導。
總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應當將語法知識的學習蘊含于教材之中,但是要創新教學方式,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多樣的教學模式中更好地理解和學習語法知識,能夠在實際應用中熟練操練所學語法知識,構建學生對于知識學習的整體網絡。
注:本文系2018年度隴南市教育科學研究課題《武都區初中英語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課題批準號:LN【2018】103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城關中學 ?7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