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契合具有必要性。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當前閱讀與寫作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原因,本著“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原則,將閱讀與寫作有機整合起來,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契合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教育背景下,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應當強化學生的語言基礎能力培養,方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而在語文教育中,將閱讀與寫作有機整合起來,通過閱讀拓展學生知識面,通過寫作反促閱讀,是促進學生語言基礎能力不斷提升最佳途徑。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結合教學的需要,積極指導學生閱讀,積累大量的、優質的寫作素材,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經驗,探索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切合的途徑。
一、 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契合的必要性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切合,具有必要性:首先,廣泛的閱讀是積累寫作素材的最佳途徑。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閱讀可以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尤其是一些優美字詞句的積累,是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關鍵;其次,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把握寫作的技巧。寫入小學語文課本的文章,都是名家名著,不僅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同時蘊含著豐富的寫作技巧。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把握故事情節、人物特點等,有利于把握其中的寫作技巧。此外,很多優秀的課外閱讀,也蘊含著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大量的閱讀,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把握寫作技巧,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見,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教育背景下,閱讀與寫作的有機整合,具有必要性。
二、 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契合的現狀
(一) 學生缺乏好的閱讀習慣
好的閱讀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身。小學階段作為學生語文學習的啟蒙階段,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培養學生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通過閱讀,積累寫作素材,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小學生缺乏好的閱讀習慣:首先,缺乏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語文閱讀不僅包含課內閱讀,同時也包含課外閱讀。而由于課時限制,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當強化學生的課外閱讀。然而,筆者在執教中發現:很多學生缺乏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沒有將閱讀作為自己業余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最終導致學生閱讀習慣缺失,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其次,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缺乏好的積累習慣。這里的積累,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學生要學會消化、吸收一些優美的語句,對于短時間不能消化吸收的,應當通過記錄本的形式記錄下來,在長期的積累中把握素材。但是,實際的閱讀過程中,部分學生的閱讀有“走馬觀花”之感,過于膚淺,缺乏深度而最終難以成為寫作的助推器。
(二) 閱讀與寫作之間相互脫離
讀寫結合,以讀促寫,是現代語文教育較為推崇的一種辦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立足閱讀,促進寫作,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然而,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并沒有將閱讀與寫作整合起來,閱讀與寫作的相互脫離,束縛了學生成長的步伐,降低了教師教學的質量。
三、 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契合的有效途徑
(一) 培養閱讀習慣,指導科學積累
針對當前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習慣不好,不懂得科學積累的現狀,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指導學生科學積累,通過大量的積累,推動寫作能力的提升。首先,指導學生大量閱讀。學生的閱讀,不僅僅是課內閱讀,還包括課外閱讀。教師應當立足課外閱讀,拓展課外閱讀,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同時把握寫作的技巧,促使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其次,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積累的習慣。小學生知識基礎薄弱,經驗不足,教師在閱讀指導的過程中,應當培養學生積累的習慣。例如,摘抄優美的語句,將這些優秀的句子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尤其是一些歇后語、成語、名家名家等,都可以成為學生日后寫作中的最佳素材,教師要指導學生積累,在長期的積累中夯實寫作基礎,促使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 強化自主閱讀,培養寫作技巧
新課程改革明確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指導學生語文閱讀的過程中,應當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模式,強化學生自主閱讀,并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寫作的技巧和方法,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首先,課堂閱讀中的讀寫結合。讀寫結合是閱讀與寫作有機整合的最佳途徑。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內閱讀中通過仿寫等方式,探索寫作方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其次,課外閱讀中寫隨筆。課外閱讀是學生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指導學生積極課外閱讀,并借助閱讀,寫讀后感、寫隨筆等方式,在反復的閱讀、練筆過程中,促使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
(三) 開展多樣化的語文活動,激發閱讀寫作興趣
多樣化的語文活動,有利于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積累知識,培養習慣。筆者在執教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缺失的現狀,通過多樣化的活動開展,取得了好的效果。例如,“閱讀月”活動的開展,筆者通過一個月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在業余實踐開展課外閱讀,并結合自己的閱讀寫感想,在月終進行評比,了解學生的讀書情況、質量等。這種帶有競賽性的閱讀活動,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的興趣,讓其在不知不覺中愛上閱讀,為后續的閱讀、寫作教學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當深入分析當前閱讀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本著“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原則,將閱讀與寫作有機整合起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促使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駱勝男.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途徑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7(3).
作者簡介:
楊梅,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三甲街道普翁小學。